青山湖区委书记熊运浪:学懂用好“两论” 推动高质量发展

青山湖区委书记熊运浪:学懂用好“两论” 推动高质量发展

青山湖区委书记熊运浪:学懂用好“两论” 推动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青山湖区委书记熊运浪在理论网(http://www.cntheory.com/)刊发文章《学懂用好“两论”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如何学懂“两论”、如何运用好“两论”推动青山湖区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剖析。现分享全文以飨读者:

1937年,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陕北窑洞中写下了名篇巨著——《实践论》《矛盾论》,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走上了一条充满阳光的胜利大道。82年过去了,“两论”中闪耀着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依然璀璨夺目并将永放光芒,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的理论原则。

学懂“两论”,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两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具有奠基性、开创性,其所概括的真理、揭示的规律,为我们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两论”作为案头卷、必读书,读懂、弄通、用好,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要增强调查研究的本领。早在1930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实践论》也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调查研究就是“同那个事物接触”,是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毛泽东同志在进行社会实际的调查时,明确地提出了调查研究就是在“实事”中“求是”。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他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这都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一致。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调查研究,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找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困境和矛盾,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为实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创造条件。

“透过现象看本质、抓本质”,要增强把握规律的本领。规律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真理,是因为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毛泽东同志的“两论”同样如此。《实践论》揭示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们认识发展的总规律。《矛盾论》揭示了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规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规律,等等。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引领我们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要按照已经认识到的规律来办,在实践中再加深对规律的认识,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动态性、特色性、创新性、普惠性,准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错位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在把握高质量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要增强化解矛盾的本领。《矛盾论》通过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继承中国传统的矛盾辩证法的优秀思想,深刻阐释了对立统一规律,形成了逻辑严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等唯物辩证法原理,指出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斗争的形式、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指出“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 要认真贯彻这一要求,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根本方法,正确看待矛盾,敢于正视矛盾,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抓住发展这个化解矛盾的关键,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形态不平衡、公共服务不平衡、人文素质不平衡的问题,着力解决动能转换不充分、城市更新不充分、改革创新不充分、文化建设不充分、生态提升不充分的问题,通过高质量的发展解决新矛盾、新问题。

用好“两论”,抓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青山湖区正处于重大发展机遇的叠加期、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跨越赶超的攻坚期,更加要求我们用好“两论”所蕴涵的哲学智慧、哲学思维、哲学方法,抓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要抓住产业升级这个“主心骨”。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的现实困境,倒逼我们拿出最大力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快推进以现代轻纺产业为核心的传统优势工业转型升级,从技术创新、企业培育、人才引进、品牌塑造等关键环节入手,一手抓体量,一手抓质量,巩固放大传统优势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着力打造千亿级轻纺产业“航母”。同时,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扩张、链条扩粗、优势扩大,打造百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向总部楼宇经济发力,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科技金融、文化创意、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产业,打造“垂直的印钞机、立体的开发区”,形成“点、线、圈、体”兼备的现代服务业格局。

要抓住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坚持把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作为最关键、最核心的“三大动力”,以动能大转换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在改革上求突破。重点是理顺江西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突出园区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入园、抓企业培育、抓产业发展的主责主业,支持园区探索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灵活的薪酬激励机制,把园区做大做强做优。在开放上求突破。紧扣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群体、重点节点精准发力,积极参与世界VR产业大会、世界低碳经济大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重大国际会展活动,积极举办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积极开展“请乡友回家、请校友回母校、请战友回驻地”等活动,积极创新以商招商、飞地招商、轻资产招商等招商模式,进一步提升招商实效,力争在补链延链、招大引强、招才引智等方面有新突破。在创新上求突破。重点是加快推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轻纺等重点产业研发中心建设,充分用好江西省科学院科技园、南昌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园区,大力实施创新创业型企业成长培育计划,争取涌现出更多的科创型企业。

要抓住改善民生这个“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时代表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教育公平上,引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把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向教育薄弱的地区倾斜,全面普及公平、有质量和包容发展的基本教育,让教育成果惠及全民,让青山湖区的每一个孩子都能读上好学校。在公共服务上,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公共资源均衡化,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实现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让人人都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加快文体设施建设,推进文商旅结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更多特色亮点。在社会治理上,深入推进法治、平安青山湖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让生活在青山湖的居民更有安全感、归属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