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已至|不妨講講這些知識……

立,建始也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這是說冬季自此開始

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

此時

草木凋零、動物蟄伏

萬物都趨於休止,開始養精蓄銳

為春季的勃發做儲備

不妨講講這些知識吧~

冬已至|不妨讲讲这些知识……

立冬三候

立冬分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一候“水始冰”,是說水從這時起,就會漸漸結冰,尤其是北方地區;

二候“地始凍”,再五日,氣溫降到零度,土地表層開始凍結;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其中雉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三候時,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冬已至|不妨讲讲这些知识……
冬已至|不妨讲讲这些知识……

史話立冬

古時中國是農業國家,立冬就和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他節氣一樣,反映氣候變化及相應的物候情況,對農業生產有著切實的指導意義。“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因昭示不同的季節,尤為重要。

冬已至|不妨讲讲这些知识……

古代皇帝號稱“天子”,不僅是一國的行政首腦,同時也身負溝通天、人的使命。所以,每當“四立”來臨,傳統上都要求天子率滿朝文武,去郊外迎接。

比如,立冬前三天,太史要稟告天子:今年某日某時立冬。於是,天子乃齊。齊,顧名思義,就是整齊。整齊的目的是為了讓身心達到一種清潔虔敬的狀態,為此要沐浴更衣、不飲酒、不食葷,更嚴格的,還要求不能同妻妾共寢。

到了立冬那一天,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立冬是在北郊迎接,立春、立夏、立秋則是在東、西、南郊迎接。

冬已至|不妨讲讲这些知识……

立冬習俗

立冬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今天,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許多饒有興趣的風俗習慣流傳至今。不知道你的家鄉過不過立冬呢?

吃餃子

有俗語說,“立冬節氣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此外,餃子諧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

冬已至|不妨讲讲这些知识……

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如今,我國許多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創新,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冬已至|不妨讲讲这些知识……

冬泳

在黑龍江、河南、江西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會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冬泳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是冬季人們喜愛的一種鍛鍊身體的方法。

冬已至|不妨讲讲这些知识……

補冬

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有諺語稱,“立冬補冬,補嘴空”。認為此時進行食補,可補充元氣抵禦冬天的嚴寒。飲食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另外多喝水,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飲烈酒。

北方立冬習俗典型代表是餃子,而南方立冬大都以肉類為補,如羊肉、牛肉、海鮮等等。

冬已至|不妨讲讲这些知识……

立冬詩詞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之夜,懶於寫新詩,圍一個小爐,溫一壺美酒,醉看那一地的雪花竟像月光一般。不禁想起了家鄉。

冬已至|不妨讲讲这些知识……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溼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細雨生寒,草木青黃,春去冬來,獨聞一綻梅花香。寒冷之節也能生出好心情。

冬已至|不妨讲讲这些知识……

秋已逝,冬已至!

冬天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