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腿子“的人生感悟

掐指算来,离开生养我的小乡村已有二十五的光阴,可我一直像一只丧家犬一样,在别人的城市里挣扎、沉浮和寻觅。

一个跨越年代的却留在光阴里的小镇~隔岸却是现代化的都市,走在街头恍如穿越时光

由于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习惯了乡村的环境,因而在城市里的我,显示出了极大不适应。老实说生活习惯上我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种不适应倒不是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城乡差异,我真正在乎的是某些城市人,天生那种近乎无知的傲慢与偏见,总是时时处处地被城里人称为”农民工或者乡下人“的我带来伤害,特别是在刚来城里打工的时候,在他们看来,农民工或者乡下人这个概念,总是与脏、与臭、与虱子、与跳蚤、与马粪、与牛粪等连在一起。更有甚者,他们怀疑你身上有某种瘴气,有些他们会看不惯你的一些,你的一举手一投足在他们看来都是令人生厌,甚至连你说话的口音也被他们拿来嘲笑和鄙视。他们以他们的生活标准为规范,你稍有不同即被认为异端与古怪。如果他们认为苹果削皮才能吃,那么你不去皮的吃法就会令他们呕吐。

京郊新农村环境整洁 吸引城里人乡村游玩

例如小儿出生那年,我的母亲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千辛万苦从家乡给我带来一些特产,出于一片好心好意,我把有限的一部分,分给我租住房屋的邻居,当着我的面他们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第二天我却在楼下的垃圾桶里发现了那些原封不动的特产。我不能说这是对我一种侮辱,送给别人的东西,人家当然有处置权,但起码对我来说是一种打击。这种打击每每想起心里总有一种酸楚。

危地马拉的垃圾幸存者

在乡下人面前,城里人永远保持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慢和优越感,而乡下人或者农民工也从来都在城市人面前表现的畏惧与胆怯。在城市里是这样,在农村也是这样,当年知青下乡,虽说去的目的是向贫下中农学习,但他们在那里从没谦虚过,到成了贫下中农向他们学习了。

而我认为,所有的这一些都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你不能说谁对谁错,农民工胆怯自由胆怯的原因,而城市人傲慢也有傲慢的理由,认真说来,城市原来也是乡村,那么城市人也曾经是乡下人,但你有什么办法呢?一旦环境改变,人心也随之自然而然的改变,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

我知道这样说肯定会招来许多人的反对,理由是城市人也不见得个个都如我所说,皆一味的偏狭与无知,也不都是对农民工存在偏见。当然,我所说的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一点我也不能不承认,但凭我在城市生活二十五年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我还是不能不痛切的指出,城市人的那种近乎愚昧的傲慢与优越感,的确是与生俱来,并普遍存在的,只不过你有时并没意识到而已,但一有机会这种弱点就会暴露无遗。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1954万人 流动人口为2.45亿人

我不想过多地叙述城市人的各种无知,也无意渲染和夸大城乡差别的事实,更不想矫情地以自己出身于乡下而骄傲、自豪,也的确没什么骄傲的,因为目前这个社会是以金钱来衡量自身价值的。

离乡二十几年,”泥腿子“的我对于生我养我的那片乡土愈来愈疏远了,而我对于现在所居住的城市,也从不适应慢慢过度到适应,城市人那种无知的傲慢与偏见,有时在我身上得到体现,从前被别人嘲笑和鄙视的我,而现在也常嘲笑和鄙视别人,我不知道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每每想起我都会恨自己,但不管怎么说,这座城市再好也无法取代我心目中的故乡,这些年来,我总是想尽千方百计的回去看看,尽可能多打听了解一点故乡的消息,使自己不在继续疏远生我养我的那片热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