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真 的 兵 心 · 純 的 兵 味

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川藏線天路72拐

位於西藏昌都市八宿縣境內

30多公里路段落差達1800多米

在川藏線上

海拔最高、災害最多、路況最險


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綻放在天路72拐的最美芳華

雪域雲端生命線

川藏線左貢縣田妥村至八宿縣怒江溝共90公里路段的搶險保通任務,屬於武警某部交通三支隊養護十七中隊。

天路72拐是這90公里的名片。

不懼險、不怕累、不畏苦,官兵們在這段蜿蜒於雪域雲端的祖國生命線上,演繹著不一樣的芳華。


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石頭跟下冰雹似地往下掉

養護十七中隊四級警士長 劉文祥

2017年8月,川藏線怒江溝發生泥石流災害,我駕駛皮卡車前往運送物資。進入天路72拐K3716處,我們發現路上掉了兩塊石頭,覺得有點影響通行,就一起下車去搬,剛準備搬第二塊,上面呼啦啦就飛下來4、5個石頭,大的直徑有20多釐米。清理完落石,一路下山,足足5公里左右路段全是落石,跟下冰雹似的,引擎蓋被砸得“碰、碰”響,但總算是安全穿越。



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有時候還一槽槽下來

養護十七中隊中隊長 陳鵬

這裡的石頭,只要下來一個小的,後面就會跟著來一串。因為山體特別陡峭,大多都是風化性的沙礫和岩石,一個帶一個,有時候還一槽槽下來。

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風吹石頭跑

養護十七中隊下士、安全員 李亞東

去年8月份,怒江溝裡發生塌方災害,400多立方米堆積物將道路掩埋,100多臺過往車輛受阻滯留。搶通中,陳鵬中隊長指揮著裝載機和自卸車裝料、倒料。進行了大約1個小時,我看著風越吹越大,上面有掉石頭的現象,就趕緊吹響了哨子。人員和機械剛剛撤出30米左右,上百顆大小不一的石子就跟子彈一樣地往下射了。 這個地方,不僅下雨天要掉石頭,吹風也掉石頭。說風吹石頭跑,一點都不誇張。我們作為安全員,寧願讓大家多跑幾次,也不敢有任何僥倖心理。


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整個過程只有5秒

養護十七中隊下士 石存民

我2014年5月第一次跟著班長到嘎瑪溝給道路沿線防撞墩刷油漆,遇到兩塊直徑約50釐米的石頭,從上方80米處翻滾而下,速度非常快。我們撤退後,其中一塊石頭不偏不歪剛好砸扁了我捨棄的油漆桶,整個過程,大約只有5秒鐘時間。

養護十七中隊四級警士長 袁廣奎

雖然是和平年代,但川藏線上這些落石災害,就是我們的“槍林彈雨”,隨時隨地都要做好應對準備,思想上容不得半點鬆懈,行動上容不得半點緩慢。


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兩手發抖起血泡

四級警士長 賀青松

天路72拐下面,嘎瑪溝到怒江溝一帶,很多地方都是粘性特別強的泥土,下雨之後,同石子裹雜在一起衝進邊溝,凝固後硬的跟混凝土差不多。這樣,像打隧道一樣清邊溝的時候,鋼釺、大錘、十字鎬、鐵鍬就是大家必須要用的工具,3個人一組,先來大錘、鋼釺組合,再來十字鎬、鐵鍬組合,1天能清15米,那就是了不起的成績。一天下來,兩手不但發抖,而且第一天的血泡沒好利索,第二天的新血泡又冒出來了。

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天路72拐三大累活

新兵 葛冬銘

補坑、清溝、修路肩,是天路72拐三大累活。

修補瀝青路面坑槽,先要用電錘將坑槽鑿撬規整,拿笤帚清掃乾淨,再往底面潑灑一層瀝青溶液,最後將瀝青養護車燒製好的拌合料出爐,以最快的速度攤鋪碾壓。剛出爐的瀝青拌合料有160多度,冒著濃濃的黑煙,站在上面幹活不僅腳底滾燙,還特別燻眼睛,嗆得讓人想吐。有一次楊作善班長帶我們修補坑槽,那天太陽實在太毒了,直接把我累得暈倒在路邊,班長還給我掐了一會兒人中。


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不怕缺氧,就怕太陽

裝載機操作手 劉樂

在天路72拐一帶,每年11月份到來年4月份,都是霜雪不斷,最低氣溫能達到零下攝氏40多度,凍土層能達到1米多深。雪災嚴重時,搶通過程中,強烈的太陽紫外線通過雪地反射,會形成雙重傷害,戴墨鏡都不管用,每次回來眼睛都要發紅、疼痛、流淚,一晚上要滴好幾次眼藥水,才能勉強睡會兒。


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堅守72道拐

養護十七中隊官兵雖然都很普通、很平凡,但他們就像這裡的格桑花一樣,讓更多的行人有了詩和遠方......

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兄弟,再走川藏線,經過天路72拐,請向他們問聲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