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分數線不高,但考研考中人數太少,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考研分數那麼高,每年還有那麼多人考上呢?這個問題很有談論的價值,考研現在是很平常的事情,社會對於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想要好的未來不得不有更高的學歷,沒有經歷過考研的人都會在內心產生共同的疑問,正在準備考研的人也會產生對於考研難度的相關問題。小編結合了一些考研前輩的建議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內容,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考研分數線不高,但考研考中人數太少,這是為什麼?

從全國大面積範圍內來看,考研的競爭相當於戰場的廝殺。高考的特點是985、211名校難考,但是想要上大學卻不是什麼難事,我國大學數不勝數,對於培養各式各樣的人才,也有專門的學校。而考研不一樣。考研相較於高考來說,招收每年人數少之又少,想要考上普通學校不容易,那些想上大牌名校的就更是難上加難。從往年全國平均錄取率來看,前幾年報錄比大約是4:1。馬上將要來到的2019年考研,報考人數在二百七十萬人之間,但是按照比例實際錄取人數預計大約五十萬,平均錄取率低的讓人有點小難過,數據的不容樂觀,直觀反映出考研競爭壓力真的很大,狼多肉少用來形容考研大軍一點都不誇張,考研的成功可能是在少數人手中。考研初試分數看起來不高,但中間是有小秘密的。

考研區別於高考最大區別是高考我們有多年的主要內容學習,它的內容一直覆蓋在我們的學習中,再加上各科老師專門指導,我們的高考路上並不孤單,考研差不多就是“一個人的戰鬥”,基本上全在於自己,從資料蒐集到實際備考複習,別人幫不了你。這種模式的備戰可能會使我們感到不適應,會使得很多人很難考高分,因此考研錄取線(國家線)也自然不會高。

不同的專業,不同學校,不同專業課無論是考試規定還是各方面其實都是有差距的,甚至閱卷的評判標準也有自己的規定。總體上來說,越好的學校,專業課出題越難,得分的機會就更低。某些名校專業課出題讓人抓狂,會出現所謂“壓分”現象,使得大家分數都很低,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壓力的作用。北大清華、復旦交大等頂尖名校,你看他們的考研複試線並不高,文科往往三百五左右,理工科甚至只有三百三分左右,雖然分數看起來不高,但是考起是真難。

考研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難的挑戰,考出分數來時候,如果發現分數很低,其實不必有太大的壓力,因為你還有可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考研是我們人生中一個重大的考試,我們要以平常心應對考試,這樣才能考出自己的最佳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