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丨律師介入不良資產處置需做哪些準備?

看點丨律師介入不良資產處置需做哪些準備?

近年來互聯網像星星之火一樣席捲了整個金融行業,支付、徵信、借款、證券等行業都在深刻被互聯網所改變。不良資產處置行業也成為一個冒險家的樂園,至今還沒有被互聯網改變,因此常有人喊出“下一個萬億風口”,把它看成一個經濟週期性下行時的逆週期投資機會。對於律師來說,這或許是一個真正的發展機遇和風口!

行業需求迫切

據官方公佈,當前不良資產規模約人民幣1.3萬億元,民間估算約5萬億元,而外國機構估算甚至超過10萬億元。

儘管如此,據估算,專注從事不良資產處置領域的律師比例不足全國律師的10%,專注不良資產服務的團隊數量更少,規模難超10人,專業技能水平不高,基本上沒有跨地域服務的能力和體系,整合資源的能力也不足,管理和業務均沒有流程化、標準化,未能形成品牌。

面對萬億級的不良資產盛宴,當前的從業律師顯然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司法環境利好

當前司法環境對債權人實現債權卻更為有利:行政干預司法的現象大為減少;法院加大打擊逃廢債務的力度,著力懲治失信人;運用信息科技及互聯網技術查找債務人的財產線索和行蹤;最高院提出在三年內解決執行難。如此種種,都十分有利於律師介入不良資產行業。

做足功課備戰

不良資產行業的一個重要痛點是信息不對稱。知道誰是老賴但不知道他有什麼財產;知道了某人有財產但卻不知道他欠誰的債務。反過來,其贏利點的核心基礎之一也正是利用信息不對稱。

所以,介入不良資產領域的首要前提,律師應該自建數據庫。分別建立債務人數據庫、財產線索數據庫和特殊機會數據庫。收集各類資產、債務及處置信息,分門別類;利用第三方的數據庫(例如裁判文書網、政府網站)搜索信息;要有意識結交相關行業(如金融企業、AMC、法院、評估行、拍賣行)人士,從中獲取第一手債權資訊;需有能力也有效率地從中篩選具價值的信息。

其次,不良資產行業對律師的專業技能要求很高。要求律師熟悉相關法律法規:涉及債權債務關係的法律,如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商業銀行、房地產管理法等實體法;涉及不良資產行業的專門司法解釋、指導意見、會議紀要等;涉及程序方面的如民事訴訟法、有關強制執行的司法解釋及法律條文。

再次,律師要掌握挖掘財產線索的技能。掌握到工商、國土房管等部門調查核實財產的技能;掌握在信貸檔案、工商檔案、財務報表中挖掘財產線索的技能;掌握通過互聯網或案例庫挖掘財產線索的技能。

還有就是律師需要了解相關業務知識。有關信貸、評估、拍賣、財務、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等基礎知識。當然還要掌握其他必須的技能,如商務談判技能、營銷技能、訪談技能等。

不得不提的是律師必須要儲備人脈資源。要想左右逢源,還需與相關機構及人士建立、保持良好關係及互動。有了這些人脈圈和關係網,無論在信息採集、項目篩選、信息核實、項目收購、個案處置等各個環節,都將勝人一籌。

最後,保持對信息的敏感度。律師需時刻保持對不良資產行業信息的敏感度,對新頒政策、新增司法解釋、各地法院的司法實踐慣例、行業信息等堅持學習和研究,提高應變應對的能力;要具備時常留意報紙、媒介、網站涉及不良資產行業的債務、財產、資產處置等方面信息的習慣;對獲得的信息加以整理,舉一反三,在債務和財產的匹配、搜索、篩選及判斷等方面痛下功夫,才能創造和抓住投資機會。

不良資產處置,實在是一個特殊的行業。經濟越下行,不良率越高,這個行業越是逆勢繁榮。正因為如此,“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被捧上風口。而站在風口上律師,是乘風而上?還是落地為塵?學問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