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情懷|任煒雄:越秀山,就是我的“祖場”

任煒雄,職業球員生涯分別效力過愉園、流浪、南華、天天、駒騰和發景。1981年入選香港青年隊和代表隊,1990年代表香港參加北京亞運。退役後曾擔任港隊守門員教練。之後曾在東莞東城、深圳寅午和寶新擔任教練工作,也曾經為職業球隊作亞洲賽事的對手分析工作,2006年成功協助東莞東城以香港公司聯華國際的名對加入港甲。2009年率領屯門普高頂替華家堡出戰港甲保級成功。目前,他在東莞橫瀝鎮開展青訓工作,在省港兩地之間吉吉推動草根足球。

越秀山,就是我的“祖場”

越秀山情懷|任煒雄:越秀山,就是我的“祖場”

廣州隊第一代門將任文根在訓練中

“龍門天道今猶在……”。

4月28日晚上,當我上山踏入越秀山城樓,面對富力新主場的一片深藍;百步梯人上人下、球場上球來球往,近半個世紀的時空穿梭。回憶彷彿又像一席盛宴,未待“起筷”,百般滋味湧向心頭,是興奮、是憂鬱、是聯想、還是沉思……不禁念起先父任文根晚年曾題寫的一道上聯。

父親是第一代廣州隊門將

父親少年時代是運動場上的多面手,對足球、籃球、游泳、田徑、體操、拳擊各項皆能,足球守門尤為出色。1953年成為廣州青年隊的主力門將參加全國青年錦標賽冠軍,是越秀山下第一代廣州隊門將。1955年和蘇永舜一起,選入國家青年隊,後轉入天津足球隊。60年代中期,父親曾回到廣東隊參加全運會,七十年代結束幹校的日子後,回在越秀山業餘體校任足球教練。

“……一個拳擊手,一個守門員出擊時的果斷、剛毅、迅速的性格”,這是父親的好朋友蘇永舜在他的著作《球場不平》中對他的獨特描述。

越秀山情懷|任煒雄:越秀山,就是我的“祖場”

1953年參加全國青年錦標賽的廣州青年隊,任文根是主力門將(後排右二)

記憶中年青年青的父親外表十足《列寧在十月》的瓦西里,為人儒雅沉實、觀察力強且注重感情。沒有他就沒有我足球的生命,我當下做的僅是一種承傳和一種思念。

越秀山城樓三樓計時大鐘的左翼,是我一家自1972年自英德五七幹校回穗短暫安家的地方。第一頓慶祝重回羊城的家常餃子,我狼吞虎嚥地往嘴裡塞,當晚因過飽在城樓上來回踱步了一整夜。樓下住的是專責打理球場草皮、敦厚的“蘇伯”的和憨直的“牛叔”,城樓同住的還有杭振隆教練,以及打理客隊接待室的“金姨”(越秀山一門兩傑呂雪松和呂建軍的媽媽),景像時不時在我腦海裡閃現。

70年代受訓于越秀山體校

廣州或者廣東的足球在八十年代初的輝煌,和1972年全面復辦業餘體校息息相關。越秀山體校有名宿林效才、程鴻森、梁珊城和父親任文根等,各人分擔每兩年一個年齡段的梯隊;東較場體校則有名宿黃福孝、胡鴻斌和林伯濂等擔任教練;工體場體校亦有「鋼條」關輝舫;還有海珠區的洪德和寶崗體校也有眾多退役名宿領銜。

各體校除平時的訓練,亦通過體校主客交流賽建立了一個良好練賽系統平臺,為省市隊提供雄厚的具實戰經驗的後備人材。應該說,這一套青訓體系,即使在今天也並未完全過時。

越秀山情懷|任煒雄:越秀山,就是我的“祖場”

本文作者任煒雄少年時代是在越秀山體校接受足球啟蒙的

越秀山體校就是我足球夢開始的地方,越秀山既是我的主場,也是我的“祖場”。平時球場不對外開放,我常常獨自一個沒有玩伴,每當下午或周未體校的訓練時段,我總愛在足球班、田徑班、手球班中周圍「搭舢」。

也許是好奇,又或許是“扮野”,我穿起父親專用的“金盃牌”手套,學人守“龍門”。當年和我一起學守門的,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國腳麥超。當年我十歲,麥超才八歲,但是麥超的400米賽跑從無對手,而且在足球場上有勇有謀,年少的他正是當年廣州隊重組時唯一“未夠秤”的隊員。

1977年,廣州隊在我中學母校21中隔壁的建設新村裡的一塊土場上重組。當時球隊雲集一眾市內各體校提拔的苗子,在瘦狗嶺的市中心體校集中苦練經年,但大部分又未能入選省隊。由於該隊主教練是名宿羅榮滿,“籮底橙”當時成為了這支球隊的綽號。然而,該隊自強不息不甘雌伏,三年後以“全年不敗”戰績衝上甲級,至今仍是廣州足球歷史的一段佳話。

職業生涯第一戰就在越秀山

為了家人能過上好日子,祖國一開放父親就把握國家政策上的優惠,拔根南下移居香港。我也在1979年6月,17歲生日之際加入了愉園,開始了職業球員生涯。

我首次代表愉園甲組出戰的首場賽事恰好就在越秀山亮相,對手又恰恰是當年一起成長的對手和同伴,結果愉園以1比0小勝廣州隊。直至1996年7月,我因投身體育電視節制作而退役。

越秀山情懷|任煒雄:越秀山,就是我的“祖場”

作者1980年第一次代表愉園甲組隊出戰時就是在越秀山對陣廣州隊

退役後,我在父親的感染下進修和實踐青訓工作。借鑑當初越秀山業餘體校的模式,我在港九新界創立了多個以地區為中心的地區足球會。我接觸草根足球和青訓至今己越25年,樂於和同道中人分享和研討。

足球經歷中的種種得失起落,我無悔也無怨,不忘初心,以足球作為信仰的生活依然在延續。有關越秀山城樓大鐘忽慢忽快的故事?還有當年山上的經典大戰等等,學當年廣州電臺“講古”高手張悅楷所言:“且聽下回分解!”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