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国民党方记载才能确定名字?红十军团21师师长胡天桃烈士事迹

无意中搜到粟裕的老同事,红十军团21师师长胡天桃烈士的事迹,

发现所有我们的官方史料都语焉不详,甚至一张照片都没有,只有画像一枚,但却搜到有心人查找的资料和网上国民党方面的照片。

想想挺让人寒心的,革命烈士为这个国家而牺牲,而有司为他们做了什么?连一张照片都没找到,连烈士到底叫胡天桃还是胡天陶也搞不清楚.......

2015年11月23日上午,曾经在浠水县委党史办帮忙做事的卢楚波老师特意来办公室告诉说,前段时间叫他帮忙寻找的红军师长胡天桃烈士有关信息在兰溪镇有了线索。

吃完午饭,从浠水县城出发,出翟港路,过火车站桥洞,沿宝塔街向西前行,经遇客岭到六神港。天色阴沉沉的,可能是近几天下雨,寒潮来临,气温下降不少,路边的树叶随风飘落,但心里充满热切的希望。

探访烈士故里的念头,最初是源于看了金一南著的《苦难辉煌》(第九章“烈火真金”第269至270面)、《浴血荣光》(第七章“狂飙突进”第61讲“令国民党将领闻风丧胆的‘无名师长’胡天桃”第236至238面)和温相著的《蒋介石亲信爱将王耀武传奇》(第二章“同室操戈”第107至134面)。几本书里面均记载了“当年,在寒冬中,衣衫褴褛、脚穿两只颜色各异草鞋、干粮袋内只有一个破洋瓷碗的红军师长胡天桃与一身将校戎装的国民党悍将王耀武谈论国家兴亡、民族命运、个人生死”的精彩对话。我被这位红军青年将领的理想信念、意志决心深深震撼。但在一般军史、战史中很难找到关于胡天桃的记载。前不久,又接到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政协原文史委主任冯军全的电话,他们县在筹办一个革命史展览,展示在他们那里战斗过的革命英烈的事迹,特别提到希望能提供胡天桃的有关资料。我答应了他们。崇尚英雄、了解英雄、宣传英雄、学习英雄,我感觉到了重重的责任。

胡天桃(陶)是浠水人,在浠水党史著作里记载甚少。在《浠水县志》(1992年5月第一版。第一百三十七章人物录765面)和《浠水县军事志》(第十章“军事人物”第二节“名录”第258面)里均记载为“胡天铎(1901-1935),字修雨,方铺人。1919年入县普通中学肄业。1926年冬,从湖北法政专门学校休学回乡,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春,胡前往武汉在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学兵团入伍,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第七军调往南京,胡由组织安排调湖北省高等法院任书记官。“七一五” 分共后,武汉卫戍司令部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胡由组织介绍进入江西,在红十军工作,因战功升为该军师长。1934年中央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胡随方志敏部北上。1935年1月在弋阳战役中被俘牺牲。”查浠水县民政局《烈士英名录》记载“胡修雨,男,浠水县兰溪镇蒿子岭村胡上湾人,1901年9月出生,1925年8月参加革命,武汉大学地下宣传员。1925年考进武汉大学,在学校参加地下革命活动。1927年10月回家,经常对亲友宣传革命真理。一个月后,从兰溪搭船去黄石港,行前,他说到黄石搭船出国留学。自走后,一直无音讯。”查阅网上,也有不少介绍,但相差很多。这就更坚定了我们这次探访烈士故里的决心。

出六神港,沿浠水河堤堤顶路顺流而下,经谱戏场到竹林墩,先找到带路人李会山老人,再一起出发到蒿子岭。一路上岔路很多,通村路不是很宽,尽管我们很小心仔细,但还是被告知走错了路。好在李会山老人认得一位正在路旁粉刷宣传墙的同志,帮我们在附近找到了要找的胡海涛同志。李会山问起胡海涛:“打电话怎么没人接,这电话号码还是花几天时间找你女儿问来的。”胡海涛说,电话没带在身上,放在家里了。看来冥冥之中,还真是多亏走错路了,否则,就是我们到了胡海涛家也难找到他本人。

据胡海涛介绍,他们这一支胡姓是明末清初从散花镇胡大祠堂搬到兰溪镇蒿子岭村2组胡上湾的,背靠湾后坐山,面南而向。后来人多分散,一部分搬到本村3组胡下湾和胡海涛所在的5组胡背后湾,还有外迁到谷城、竹山等地的。在胡海涛家里,我们在2008年刊印的《胡姓通谱》浠水分谱中查到“胡聪贤生有长子胡良富,次子胡良贵。”“胡良贵,字修雨,法政专业学校毕业,号天铎,亦号舜先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十军的师长,战斗时牺牲在1935年,葬不详。贵生于光绪辛丑年九月初四日子时,娶董氏,生于光绪壬寅年九月二十一日酉时,以胞兄良富三子会直为嗣,氏卒于民国癸未年十一月十二日,葬老观山向南。”在 “谱头”章节还查到如下记载:“胡天铎,曾任浙江法院推事”“法政学校毕业”。

看完家谱,胡海涛带我们到对面的2组胡上湾。绕过门前塘,沿一条长满杂草的上山路,来到胡上湾坐山,在山岗左拐有一条小路,路左边山坡上有几座坟茔。前行近20米,在两棵一人多高的松树间矗立着一个麻片石底子镌刻着红字的墓碑,碑文是“胡修雨烈士之墓”“浠水县人民政府 二0一三年十月”,碑底座是黑底黄字的简介“胡修雨,男,汉族,兰溪镇蒿子岭村人,1901年9月出生,武汉大学地下宣传员。1927年11月后无音信。”胡海涛介绍,这是2013年县政府分送下来的,胡修雨的孙子胡纯柏就将它安放在这里。按照胡海涛等人的意见应该与胡修雨的妻子董氏放在一起,董氏葬在胡海涛家右后面的老观山上。至于墓里随葬了什么物品,我们不得而知。瞻仰完烈士墓后,来到胡修雨孙子胡纯柏家。正碰上胡纯柏准备出门到方铺小学接即将放学的小孙子,他把我们迎进了屋。

据胡纯柏、胡海涛等人讲,胡修雨是穷苦出身,好在胡氏家族有祠堂供族人读书的规定,他读书就是由胡大祠堂每年50大洋供给的。传说胡修雨结婚那天,房子被敌人包围,他在家人的帮助下从天井逃脱,从此一去未归。其妻董氏清光绪壬寅年(1902年)九月二十一日出生,散花镇董河村人,终生在胡家守候,于民国癸未年(1943年)十一月十二日去世。族人以胞兄良富的第三子胡会直出继给良贵为嗣,胡纯柏即胡会直之子。胡会直于1965年3月去世,当时胡纯柏只有8岁,因此,对祖辈的事情知之甚少。我们询问有没有祖传物件,胡纯柏在大厅供奉祖宗的条台底下翻出一个一尺长短的红底木牌,上面写有“烈属光荣”几个黄颜色的字。颜色有些磨旧了,字迹还很清楚。他只记得是大集体的时候(应是文革前)县政府统一发的。几次搬家做房子,但这木牌被细心保存下来了。最后,在胡纯柏带领下,我们去察看了胡修雨故居遗址,当年带有天井的房子已经不见了,地基上新做的是烈士子侄们的楼房。可惜,无论是家谱还是族人们的回忆,其生平事迹鲜有流传,更难见到一张照片。

天色慢慢暗下来了。胡纯柏也要去接孙子,我们就此告辞离开。走过胡上湾后山岗,回望胡修雨烈士故居宅基上新做的房子,再遥望烈士妻子董氏长眠的老观山,眼前浮现着胡修雨烈士新婚被围从天井逃脱的情景……


靠国民党方记载才能确定名字?红十军团21师师长胡天桃烈士事迹



靠国民党方记载才能确定名字?红十军团21师师长胡天桃烈士事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