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縱橫談(上)——談古論今話管理之六

一篇短文,能同時在歷史文獻和歷史小說中皆倍受關注並廣泛流傳,這實屬不易,同時,這也表明這一篇短文的魅力和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

這篇短文就是《隆中對》,它是一篇很出色的戰略策劃書,當時,劉邦三顧茅廬,年輕的諸葛亮(當時26歲)見其真誠,便向劉備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大勢,並獻上了興復漢室的戰略性的計策。記載這一策劃的就是《隆中對》,這是一篇三百多字的短文,本來,此短文沒有篇名,它乃節選於《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眾所周知,《三國志》為西晉史學家陳壽所編,而書中的短文並沒有稱“隆中對”,短文的標題是後人加上去的,開始,該短文被取名為《草廬對》,後來才稱《隆中對》,在當代,《隆中對》的說法被普遍認可了,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教材時,便是將其短文以《隆中對》之名編入的。

《隆中對》縱橫談(上)——談古論今話管理之六

隆 中 對

《隆中對》的事情發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年),而陳壽編寫《三國志》的“諸葛亮傳”時是太康十年(290年),陳壽(233-297年)是三國時人,蜀國滅亡時他三十一歲,所以,他編寫《三國志》寫的是當時的“現代史”,是他親身經歷、耳聞目見的,顯然,他於《三國志》中所編寫的關於《隆中對》的文和事應該是真實的。

《隆中對》出現的背景值得注意:公元197年左右,諸葛亮來到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結廬閒居。諸葛亮和徐庶拜大智者冰鏡先生(冰鏡還是水鏡,司馬徽別號存爭議)司馬徽為師,他們廣交江南名士,與龐德公、龐統、黃承彥、石廣元、崔州平等名士是很好的文友。諸葛亮不但智謀超群,而且志向遠大,他到隆中不是為了隱居,而是在等待機會,他自比春秋時的賢相管仲、樂毅,愛唱《梁父吟》;他不同於一般隱逸閒居的文人名士,他時刻關注著時局的發展變化,非常用心地觀察天下形勢;他被稱為“臥龍先生”,“臥”是暫時的,“臥龍”待機飛騰才是真的,顯然,諸葛亮在襄陽隱居,是隱而待顯,是伺機飛躍,目的是“飛龍在天”。

終於,諸葛亮等到機會了,他遇到了同樣志向遠大但卻是出身低微的劉備。劉備賣草蓆出身,但在當時被稱為“英雄”,因為劉備有皇族血統,有皇叔的招牌。他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的後代,是當時皇帝的皇叔。他雖然平凡落魄過,但素來有雄心壯志,在漢王朝搖搖欲倒的特殊歷史時期,劉備立志振興漢室,重振劉姓的輝煌。劉備在鎮壓黃巾起義時認識關羽、張飛,三人結為異姓兄弟,鎮壓黃巾後,劉備被封為安西縣令,後因張飛鞭打督郵而棄官出走,投奔公孫瓚,被封為平原縣令。曹操攻打徐州時,劉備向公孫瓚借兵馬,也借了猛將趙雲,救援徐州。後來,趙雲投靠劉備,於是,劉備有了最初的武將班底:關羽、張飛、趙雲。

曹操退兵後,劉備進徐州,盡力向徐州牧陶謙示好,後來陶謙病故,劉備便成功地領了徐州牧。可是,曹操戰敗呂布時,劉備為表仁義,讓呂布居小沛,呂布卻偷襲了徐州,劉備回住小沛。袁術派大軍攻小沛,呂布通過“轅門射戟”救劉備。但因張飛和呂布矛盾,呂布又攻小沛。劉備只好往許都投曹操。曹操表奏劉備為豫州牧,劉備自此被稱為“劉豫州”。劉備奉命進攻稱帝的袁術,戰敗後又投曹操,但怕被曹操殺害,藉口攻袁術而逃離許都,後被曹操戰敗,劉、關、張三兄弟失散。劉備投靠袁紹。

不難看出,劉備一直努力拼搏,但卻總是折騰不出名堂來。他執著奮爭,領過將,統過兵,佔過城,當過地方官,但折騰來折騰去,最後依然是寄人籬下,但是,他又不願意屈居於人下。一直折騰不好讓劉備有所檢討,有所悟,他意識到,靠他自己折騰是不行的,他需要有足智多謀的軍師來輔助,於是,就有了“三顧茅廬”的故事。

《隆中對》縱橫談(上)——談古論今話管理之六

諸 葛 亮

說來也巧,劉備正躊躇滿志之時,遇到冰鏡先生司馬徽,司馬老先生向劉備推薦“臥龍”、“鳳雛”,並言如得一人可得天下,劉備十分興奮,開始尋找兩位大智者。

此時,諸葛亮正躬耕隆中,等待著明主來訪,兩人似乎心有靈犀,一個在找,一個在等。

作為高明智者,諸葛亮深知賤賣低價的道理,他是不會賤賣自己的。自古有“姜太公釣魚”的故事,諸葛亮明白他必須擺擺架子,為自己增增值。不過,諸葛亮不是用“釣魚”的辦法,而是以“躬耕”法子來引明主,他種著田,卻通過荊襄知識分子巧妙地為他進行宣傳推廣,他穩坐隆中,等待著思賢若渴的明主找上門來。

聽了司馬老先生的話之後,劉備心裡著急,他一直沒有能見到大智者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必是徒有其名,並無真才實學。”劉備說:“當年齊恆公要見東方野人,五次才見到。”張飛說:“這般村夫,哪能是大賢人,此次大哥不用去尋,待小弟將他捆來。”劉備駁斥道:“三弟沒聽說周文王當年謁見姜子牙之事嗎?文王尚且如此,三弟豈能無禮?”第三次顧茅廬,劉備終於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在隆中誠懇、真摯地接待劉備,與劉備推心置腹,這位未來蜀國的軍師與未來蜀漢的開國君王進行了著名的“隆中對”,共同謀劃蜀國的開國戰略。

茅廬之中,諸葛亮與劉備秘密對話,劉備謙虛地說:“大漢危矣,奸雄曹賊竊掌國政,皇上已在落難,備不自量力,欲伸張正義於天下,但智短識淺,今仍寄人籬下,顛沛流離,難成大事。請先生賜教,如能讓備脫離困境,將是萬幸!”

見劉備的態度如此真誠,諸葛亮向劉備獻出了他關於蜀國如何創業和立國的戰略計劃,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隆中對》縱橫談(上)——談古論今話管理之六

隆 中 對

《隆中對》在《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記載得很清楚,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又巧妙地將其收入其中,使得這篇短文流傳很廣。

當然,也有一種觀點認為:《隆中對》的內容與後來蜀國發展的史實太符合了,應該是經後人修改或者補寫的,但是,一些嚴肅的歷史學家如呂思勉先生就認為:當時蜀國所面臨的局勢只能如此選擇,《隆中對》該是諸葛亮的真實建議。

諸葛亮的這篇策劃書雖然很短,但卻十分出色,行文務實平穩,見解精明獨到,分析有理有據,計劃有短有長,具有相當的科學性。

《隆中對》第一部分,講的是當時的“天時”,即蜀國所處的局勢和所遇到的機會。

看原文:“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這裡講的是:漢朝衰落了,天下大亂,董卓篡權以來,各地豪傑紛紛起兵,佔據幾個州郡、幾個城池的人的為數不少,諸侯、群雄各自為戰的局面已經形成。亂世是困境但也是在為“英雄”創造好機會。

第二部分,講的是“人和”因素,原文是:“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說的是:曹操與袁紹相比,名氣要小,兵力薄弱,但曹操之所以能夠戰勝袁紹,改變弱者的地位而成為強大者,不僅是遇上好時機,而且更是有人為的積極因素,是謀劃得當所致。顯然,和平時期靠地位、名義、實力,而亂世的機會更多,靠的是膽略、智謀。當時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持皇帝來號令諸侯,這是劉備不能與他爭勝的。而孫權繼承父兄的基業,佔據江東大部分地區,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有才者被他重用,孫權只可作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之。也就是說,曹操戰勝袁紹之後,北方大部分地區都被他佔領,兵強馬壯,皇帝被他控制,他可借皇帝名義發號施令,不能硬拼,而孫權所佔地盤好,人才不少,都誠心跟著他,要攻取很難,只能作為聯合力量。但是,劉備也不必太悲觀,既然弱勢的曹操能有機會戰勝強勢的袁紹,那麼,諸葛亮提醒劉備的潛臺詞即是:劉備也照樣有機會從弱勢中崛起,劉備同樣也是遇到了好時機(天時),只要能謀劃得當,發揮優勢,廣結人緣(人和)也是可以由弱變強,獲得成功的。同時,諸葛亮這裡分析的是一種基於“人和”的策略,他讓劉備明確當前的敵友關係,雖然還不能正面與曹操對抗,但曹操是主要敵人,而江東的孫權是暫時可以聯合的盟友,“可為援不可為圖”,從而,這也就是確立了蜀國聯吳抗曹的基本策略。

第三部分,講的是“地利”因素,即荊州、益州具備很好的條件,可以用來做建立蜀國偉業的根據地。原文稱:“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諸葛亮在這一部分分析了當時可選擇的有利地盤和能佔領該地盤的有利條件。

首先,荊州北面據有漢、沔二個水系,連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連接吳郡和會稽郡,西面連通巴、蜀二郡,是兵家必爭之地,但現在的主人劉表沒有能力守住,這好地方是老天爺用來幫劉備的。

其次,益州是險要關塞,有廣闊肥沃土地,物產豐饒,地形險固,漢高祖憑此而成帝業。而益州牧劉璋昏庸懦弱,張魯佔據漢中,構成威脅,劉璋對民眾的殷勤富裕、國家強盛不懂愛惜,睿智的人都渴望能得新明君。荊、益的主人是昏庸懦弱之輩,搶奪此兩州,是能做到的,也是有利的。這是“地利”因素,是諸葛亮為劉備選擇的立業根據地。

第四部分,諸葛亮在分析了“天時”“人和”和“地利”的條件之後,結合劉備的優勢以及對蜀漢政權設想,提出了建立蜀國的整體戰略。

原文是:“將軍是漢朝皇帝的後代,威信和仁義聞名於天下,廣泛招攬天下英雄,真誠渴望得到賢能的人,如能佔據了荊州、益州,憑藉兩州險要的地勢,西面結好各戎族,南面安撫夷越各族,對外跟孫權結盟,對內改善政治;天下形勢如發生變化,就派一上將率軍向南陽、洛陽進發,您自領益州軍隊出擊秦川。老百姓會用竹籃盛飯,用陶壺裝酒來歡迎您。果真那樣,霸主之業便能成,漢朝政權也可復興。”

這一段文字非常巧妙,是一份近、中、遠期的戰略策劃書。

近期戰略:佔據荊、益兩州為根據地,改變寄人籬下的被動局面,先站穩腳跟,而後才能伺機擴展,漸漸成就大業。這是近期要努力實現的目標。

中期戰略:借荊、益兩州險要的地勢,西面與各戎族結成友好關係,南面安撫夷越各,民族,對外跟孫權結成聯盟,對內改善管理,實行開明政策,創造政通人和的局勢。

遠期戰略:將來,實力更強時,劉備可以領軍北伐中原,復興漢室,使民富足,滿足漢朝百姓的意願。這也是藉助漢朝名望來號令天下,為創業舉起繼承正統的正義旗幟。

試想,當時劉備正處於無家可歸,落魄狼狽的艱難處境中,聽了諸葛亮的這一番精闢獨到的分析,一定是異常高興,非常興奮的。劉備雖是漢王朝皇族後裔,但當時手中軍隊很少,沒有自己的地盤,不用說比不上曹操、孫權,就連劉表、劉璋、張魯都不如,經諸葛亮一點撥,劉備的雄心被喚起了,信心十足,有了稱雄天下、復興漢室的新希望。所以,劉備對他眼前的充滿睿智、有雄才大略的諸葛亮,自然是刮目相看的,他慶幸自己能遇上這麼一位好軍師。《隆中對》讓蜀國的軍師和蜀國的開國君王有緣相會了,此後,便演繹著轟轟烈烈的創業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一些有識之士也有類似看法,比如,東吳魯肅和甘寧曾向孫權建議,攻取黃祖地盤,乘勝率軍西進,佔據楚地關隘,而後佔巴蜀地區以圖霸業。

後來,劉備集團在諸葛亮出山後所實施的戰略行動,基本上是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實施的。當然,期間因關羽剛恢自用,貪功輕敵,貿然北進,致使與東吳的關係破裂,關羽大意失荊州,造成蜀漢戰略計劃的實施過程出現重大失誤。而且,劉備報仇心切,感情用事,輕敵冒進,中了陸遜的火燒連營之計,關羽、劉備魯莽行事,犯了大錯,違反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總戰略方針,蜀國遭受了重大打擊,劉備死後,諸葛亮及時修好與東吳的關係,重建蜀、吳聯盟,江南才有力量繼續共拒曹魏,重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但是,劉備死後,蜀國的力量畢竟沒有以前強大了,與東吳的關係也不如以前密切,諸葛亮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竭力北伐,終究難以成功,最後只能遺憾地長眠五丈原。

《隆中對》的戰略方案是不錯的,但執行過程出來問題,蜀國最終敗了,三國歸晉。所以,有一種觀點認為:諸葛亮的戰略很正確,是關羽、劉備破壞了他的戰略,犯大錯,致使蜀國慘敗,諸葛亮有功,而劉備、關羽有過。但是,也有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隆中對》的戰略方案本來就是錯誤的,蜀國照該方案行動,所以失敗,即便沒有劉備、關羽的失誤,蜀國依然會失敗。那麼,究竟應該如果評價《隆中對》的得失呢?關於《隆中對》的爭論是怎樣的呢?請看《縱橫談(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