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光環,重新認識《隆中對》的本末和成敗利鈍


因為演義小說、影視作品的影響,諸葛亮的《隆中對》在民間幾乎家喻戶曉,諸葛亮具有神奇的預見能力,堪為智慧化身。不僅民間如此,在後世評價中,因為對諸葛亮忠貞與智慧形象的喜愛,也對《隆中對》多有褒揚。然而,近年來,網上則又出現了不少分析《隆中對》戰略失誤之處的文章。

某不才,試著儘量從當時的歷史,來重新認識下《隆中對》的本末和成敗利鈍。

褪去光環,重新認識《隆中對》的本末和成敗利鈍




·《隆中對》的提出時機與內容

《隆中對》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即赤壁之戰的前一年提出的。當時劉表還活著,劉備寄託在劉表的荊州下,為之屯守新野。這時候的荊州正處在最後的安寧期,曹操隨時可能大軍壓境,劉備面對此困局迫切地希望找到出路。而此時諸葛亮的《隆中對》,無疑是提給給了劉備一個基本正確且可行的政治選擇,此後的歷史發展也基本驗證了其正確性。

亮答曰: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簡單分解下,《隆中對》主要內容包括:

一、形勢分析

1. 北方的曹操過於強大,暫時不可爭鋒。

2. 江東的孫權很穩固,可以聯手不可圖。

3. 荊州用武之地,劉表和其繼承者必不能守,可圖。

4. 益州國富而沒有明君,也可圖。

二、近期戰略

1. 取代劉表佔領荊州

2. 取代劉璋佔領益州

3. 承認孫吳力量並與之結盟

三、遠期戰略

1. 守荊益,和戎撫夷,治理內政

2. 從荊州攻取宛、洛,從益州攻取秦川,興復漢室

褪去光環,重新認識《隆中對》的本末和成敗利鈍




·分析天下形勢,諸葛亮表現了出色的研判能力

先來看形勢分析。要認識到曹操的強大不可爭鋒,這點不難,應該是當時有識之士的共識了。要認識到孫權的穩固不可圖,以及荊州和益州可圖,這個就有難度了。要知道劉表治荊州和劉焉劉璋父子治益州的時間都不短,如果孫吳從孫策取江東實際算起,他們治這兩州甚至比孫吳的江東實際都要久,無論人才還是土地人口等各方面資源都不輸江東,那怎麼就不孫吳穩固而荊益都不穩固呢?

諸葛亮認為,問題都出在“其主”身上。在《隆中對》中他評判孫吳,是說“賢能為之用”。而評判荊州則是“其主不能守”。這個應該是諸葛亮本身是荊襄人士,而且和荊州集團的上層有親密關係(劉表論關係是諸葛亮的姨夫)所掌握到的信息,而得出的準確判斷。後來的發展也確實驗證了這個判斷,曹操大軍一到,蔡、張、蒯等荊州大族就聯合投降了。再評判益州,則直接指明“劉璋闇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後來的歷史發展同樣驗證了他的判斷,益州的“智能之士”張松、法正等人迎劉備來取代劉璋。

古代信息流通不容易,諸葛亮能做出這些精準的評判,除了顯示其出色的洞察力,還應該和他與荊州高門士族的身份關係,還有經常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這幾個郡都是後來天下有名的大士族輩出之地)這些人往來獲取了很多關鍵信息,有很大關聯的。所以別簡單就相信所謂“秀才不出門,足知天下事”,只閉門讀書,不與人交流,是成不了戰略家的。

所以,當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時,劉備很高興,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魚離了水就活不下去了,而諸葛亮的《隆中對》在當時確實對劉備的生存發展方向有很重要的指路作用。

褪去光環,重新認識《隆中對》的本末和成敗利鈍



·近期戰略從一開始就出問題了,實行者也不是諸葛亮

但是,我們先看近期戰略的實行和歷史發展,其實已經和《隆中對》的設想出現了偏差。

首先,取荊州是在赤壁之戰後才實現的,而不是諸葛亮設想的整個取劉表而代之。還有整個戰略中很重要的孫劉聯盟,實際上主導的並不是像演義裡說的那樣是劉備這一方,而是孫權這一方,主導人是魯肅。

在曹操赤壁戰敗後的劉備取荊州,實際上是殘缺不完整的取荊州,這個和諸葛亮的戰略設想已經有很大出入了。首先, 劉備取的荊州實際上只是原來就有的經由劉琦之手得來的江夏,還有荊南地區即長沙、桂陽、零陵和武陵四郡,而非荊州全部。而這荊南四郡本身就是荊州相對比較落後的地區,比較發達的荊北地區如襄陽、樊城仍然在曹操手裡。其次,荊州的主要兵力尤其是水軍,還有人才資源也只有少部分為劉備所取有。

褪去光環,重新認識《隆中對》的本末和成敗利鈍


而取荊州的過程,一方面因為孫權希望劉備在荊州方面頂住曹操壓力而沒有取,於是劉備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後,率軍南征,這四郡太守很快就投降了。綜上,取荊州(部分)的過程,諸葛亮的主要作用就是擔任與東吳結盟的使者。

而到了取益州,其觸發點也確實如諸葛亮預判的那樣,蜀中的人希望換個君主,但劉備取益州待的主謀之臣是龐統,諸葛亮和關羽被留下鎮守荊州。

再到後來劉備取漢中——取漢中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並沒有被提及,帶的主謀之臣是法正,諸葛亮被留下鎮守成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記載是:

“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到這裡基本上可以看出,劉備更多地將諸葛亮當成蕭何在用,而非《三國演義》裡水鏡先生所比喻的張良。那麼,是不是劉備認為諸葛亮沒有軍事謀略能力呢?甚至陳壽也在《三國志》中評價說諸葛亮“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這裡我不簡單這麼看,這個應該和劉備在兩個關鍵時期得到了龐統和法正二人,有了足夠的軍事謀略人才,而卻在治理體系方面的人才缺乏有關係。但這是另一個話題了,此處不細表了。

到此,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歷史脈絡還原:劉備在實行《隆中對》戰略的發展過程中,又先後獲得了龐統、法正等出色謀臣,這些人的謀略一方面也和《隆中對》戰略契合,甚至更進一步豐富了劉備的戰略路線,而使得劉備更多地倚重他們來實施戰略,而更多地利用和發揮諸葛亮的治理才能。

褪去光環,重新認識《隆中對》的本末和成敗利鈍




·關於遠期戰略,劉備來不及部署了

《隆中對》的遠期戰略中關於興復漢室,有一條明確的進攻路線規劃:從荊州攻取宛、洛,從益州攻取秦川。而雖然荊州沒有完全拿下,但是拿下漢中,應該說劉備已經具備了開展這一遠期戰略的條件了。

從劉備取下漢中後,馬上自稱漢中王這個稱號,應該說還是看出劉備有進一步取關中的心思的,所以曹操聽說劉備自封漢中王才會大怒。為什麼呢,因為當年劉邦就是被迫接受項羽安排的漢王,以巴蜀和漢中為根據地,很快就還定關中三秦,並最終取得天下。而劉備當時有沒有由漢中取關中的可能呢,完全是有的。首先劉備和關隴勢力關係不錯,原來的關隴軍閥馬超投奔了劉備,另一個關隴軍閥韓遂在關中敗退時曾對成公英表示,想要從羌中進入蜀地投靠劉備。其次,在漢中被斬的夏侯淵同時還是關中地區的長期鎮守重將,關中有軍事部署的真空期。

但是緊接著發生的關羽失荊州——劉備進位漢中王和關羽敗走麥城都發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使得劉備來不及準備這些部署了。

褪去光環,重新認識《隆中對》的本末和成敗利鈍


有關關羽為何會失敗以及其和《隆中對》戰略得失的關係,網上很多文章甚至很多歷史學者都進行了分析,都有其道理,這裡不再深入討論。但必須得說,從一開始沒有完全取得荊州,《隆中對》就已經是一個需要隨時因應形勢調整的戰略了,而不能簡單地把其後的歷史拿來驗證其最初的內容了。

而從諸葛亮在無法勸阻劉備東征的時候,感慨說如果龐統、法正在,定然能勸阻劉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劉備集團的整個戰略在後期已經得到了這些謀士的進一步改良和豐富了,劉備在軍事戰略上更倚重龐統和法正,這個也是事實。可惜這兩位謀臣死得早,加上關羽之敗和劉備東征放棄了原有的聯合孫權路線,所以我們很難再還原這個經過豐富後的戰略其遠期規劃是什麼樣的了。



最後,總結陳詞如下:

應該說,從整個脈絡看,諸葛亮《隆中對》的提出,其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作用是為劉備在赤壁大戰前進行了一次全面而精準的形勢評判,並指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方向。而在後續的實行中,雖說從一開始就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但龐統、法正等人的加入,一方面契合了《隆中對》的近期戰略規劃,另一方面也改良和豐富了其戰略,並幫助劉備實現了這些戰略。而劉備生前則更多地是看重了諸葛亮治理內政的才能而委任之。

褪去光環,重新認識《隆中對》的本末和成敗利鈍


而在劉備死後,諸葛亮需要獨當一面時,雖說六出祁山看似是在著手實施其《隆中對》中的“出益州取關中”的遠期戰略,但此時的“成敗利鈍”,已經是“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了。於是乎,“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