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丨喝酒傷身誤前程,入獄三次中狀元,未及赴任死家中

“好好好,真是好!”

說這句話的人名叫“李贄”,泉州史上第一狂人。也許你不知道泉州,那也沒關係,即便稱呼他為“福建史上第一狂人”也沒啥毛病。李贄出生於明朝中期的泉州,他出生的那一年,明朝著名的心學家王陽明剛去世沒幾年。這裡之所以提到王陽明,是因為李贄所出生的大環境泉州是朱子理學根據地。泉州從宋朝理學家朱熹開始一直到封建王朝結束,不曾改變的是全民信仰朱子理學的態度。——全民!除了讀書人,普通老百姓也是。今時今日可能泉州人沒感覺到,其實所謂的閩南文化中很大一部分來源自朱熹的理學。

在這樣的理學環境當中,李贄走上追隨心學家王陽明的道路。這個事情很嚴重,嚴重到李贄晚年都不回故鄉泉州。理學和心學同產自孔夫子的儒家之學,而這一門兩出學問卻勢同水火。那感覺就像洋人的基督新教和天主教,雖同出一門,互相總是很不對付。甚至可以說,理學和心學完全是“反義詞”。

回到標題,本文的主人公並不是李贄,李贄沒中過狀元。他很反對科舉制度,雖然他在考中舉人之後就走上仕途當官去了。文章開頭李贄連連叫好的原因是,他當時正在看《宋史》的《陳亮傳》,用閩南語泉州話講就是“砍蘭”,用國語普通話講就是“牛”!

陳亮出生於南宋初期,今浙江人。南宋著名的思想家,人稱“龍川先生”。他的“狂”比李贄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狂得讓李贄心服口服。中國歷史上能讓李贄瞧得上眼的人並不多,秦始皇算一個,武則天算一個。

歷史丨喝酒傷身誤前程,入獄三次中狀元,未及赴任死家中

可能李贄覺得《宋史》對龍川先生生平的描述還不夠精彩,於是自己動筆為其寫了一篇《陳亮傳》,後來收入在自己的文集《藏書》當中。故事還是一樣的故事,只不過是措辭不一樣罷了。畢竟,李贄離著龍川先生三四百年的光景,他也不可能當面採訪龍川先生的英勇事蹟。

這位龍川先生是和李贄所不喜歡的那位朱夫子同時代的人,兩人還是好朋友,雖然在思想上有諸多的爭端。他曾對朱熹說他想做的是“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的大事業,簡而言之,他就是文人版的“岳飛”,和金人有不共戴天的血仇。

可能是出生的家庭環境使然,二十四歲考入太學,成為一名有資格向皇帝上書的太學生之後,他屢次向當朝皇帝宋孝宗上書。簡而言之就是要向金人復仇,收復失地,中興大宋王朝。

他的這些言論當時在朝野都很有影響力,重要的是孝宗也覺得不錯,更重要的是孝宗壓根沒放在心上。龍川先生自度是自己用詞太溫和了嗎?於是,他採用更大膽的批評用詞,絲毫不給孝宗留臉面。孝宗很生氣,生氣完了就沒有然後了。宋朝有個好傳統,士大夫怎麼罵,皇帝都得忍。雖然此時的龍川先生還只是一名太學生,但他也是將來的士大夫。

皇帝能忍,皇帝身邊的那些被龍川先生視為奸臣的大臣可不能忍。有一次,孝宗開了金口,說:不如讓這小子直接來當官吧,在太學裡浪費了。

可惜派去找龍川先生的官員是屬於龍川先生眼裡的奸臣的一員,故意怠慢了龍川先生。龍川先生一生氣,直接對孝宗說:我上書言事是為了國家社稷,難道是為了博得一個官噹噹嗎?

孝宗沒有接受龍川先生的政議,龍川先生也沒有接受孝宗的官職。雖然他不身處朝堂,卻在朝堂之上豎立了死敵。

歷史丨喝酒傷身誤前程,入獄三次中狀元,未及赴任死家中

死敵想致龍川先生於死地,抓準龍川先生愛喝大酒的喜好,想方設法接連誣告三次,成功地將龍川先生關了三次大獄,每次都差點被砍了腦袋。

所謂得道多助,害他的人不少,幫他的人也不少。他才總算熬到新皇帝宋光宗登基後才出獄,這個時候他已然五十多歲。

光宗上任後的新政讓他看到希望的曙光,於是毅然決然地重新踏進科舉考場。本來主考官只向光宗建議定他個進士第三名,也就是探花。光宗看完卷後說:小陳啊,朕等你等得好辛苦啊!第三名怎麼能行?第一名!新科狀元就是你啦!

這個時候的光宗,和太上皇孝宗的父子關係處得非常尷尬。也許光宗這個時候心裡的小得意是,太上皇那個老頑固都收服不了的人才,居然能為朕所用,真是幸哉!

歷史丨喝酒傷身誤前程,入獄三次中狀元,未及赴任死家中

結局是,太上皇拍拍光宗的肩膀說:別失望,這個人註定不為我趙家所用啊!

龍川先生考中狀元回到家中就病死了,光宗幾乎要哭了。也許是大喜過望,這種大喜過望不是對“狀元”的渴求,而是新的皇帝擺在眼前,那是真正常識自己才學的皇帝擺在眼前,自己一輩子的抱負終於有機會施展了,強壓在肩膀上幾十年的重擔可以卸下了。心一鬆,人就沒了。感慨萬千啊……

這個故事給我們現代人真正意義上的啟發是:酒不是什麼好東西,儘量別喝酒,喝酒也別酒駕!

《宋史》—《陳亮傳》

《藏書》—李贄

《甲辰答朱元晦書》—陳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