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又一款兒科神藥蒲地藍走下神壇,寶寶及孕婦慎用!

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蒲地藍幾乎成為很多家庭的常備藥,不僅是孩子,很多孕婦、哺乳期的媽媽出於對頭孢等西藥副作用的擔憂,也把蒲地藍作為消炎的首選用藥,很多家長甚至把其作為常用藥進行儲備。

官宣:又一款兒科神藥蒲地藍走下神壇,寶寶及孕婦慎用!

根據最近國家藥監局通知,對蒲地藍消炎製劑,孕婦和過敏體質兒童、脾胃虛寒者均需慎用。

公告

蒲地藍使用需謹慎

在很多人眼中,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蒲地藍製劑屬於中成藥,正因如此,這款藥可能會比頭孢等消炎藥副作用小,更加安全,所以其也成為很多患病孩子和哺乳期婦女的首選消炎藥。

近年來,蒲地藍逐漸成為很多寶媽心中的"神藥",併成為很多有孩子家庭的常備藥,常年儲備於家中的小藥箱之中。

日前,國家藥監局發佈《關於修訂追風透骨製劑和蒲地藍消炎製劑處方藥說明書的公告(2018年第77號)》。

官宣:又一款兒科神藥蒲地藍走下神壇,寶寶及孕婦慎用!

在公告中明確指出,蒲地藍消炎製劑對於孕婦和過敏體質者、脾胃虛寒者需要慎用。

而且通告要求藥品生產廠家,對藥品說明書進行修改。

官宣:又一款兒科神藥蒲地藍走下神壇,寶寶及孕婦慎用!

例如在關於藥品不良反應一欄中,明確註明,該製劑有以下不良反應: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乏力、頭暈等;皮疹、瘙癢等過敏反應。

在禁忌一欄中註明對本品及所含成份過敏者禁用等。

河南商報記者通過查詢對比發現,蒲地藍製劑主要分為片劑、膠囊和口服液三種,而在孩子和孕婦市場中,使用最多的為蒲地藍消炎口服液。

而在此之前,在蒲地蘭消炎口服液的說明書中,有關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三欄中,均僅僅註明尚不明確四字。

官宣:又一款兒科神藥蒲地藍走下神壇,寶寶及孕婦慎用!

當了解到國家藥監總局對於蒲地藍製劑的最新通告後,鄭州的李女士和許多當媽媽的市民,都表示很驚訝。

"想著中成藥沒啥副作用,我懷孕的時候就吃過,孩子生病也經常吃這個藥,有時候即使醫生開了頭孢,我還會要求給孩子多加一支蒲地藍口服液,如果孕婦慎用,那小孩子是不是也需慎用呢?。"李女士說。

"那以後我也不敢給孩子吃這藥了。"另一位女士表示。

釋疑

兒童可使用,但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據瞭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明星兒科藥被叫停,這說明舉國上下都在對兒童用藥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

像丹參注射劑、雙黃連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等因含可待因藥品感冒清製劑都被藥監局列入兒童用藥的黑名單就是很好的證明。

針對眾多家長關於兒童是否可以繼續使用蒲地藍的顧慮,河南商報記者採訪了兩位專家,咱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蒲地藍具有清熱解毒、抗炎消腫及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腮腺炎、咽炎、扁桃體炎等。其主要成分是蒲公英、板藍根、苦地丁、黃芩等。”鄭州市婦幼保健院藥劑科副科長張梅介紹。

像前三種藥都是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而黃芩的功效是清熱燥溼的功效,修訂中所提到的慎用其實和禁用有著本質的卻別,慎用並不代表不能用,而是要對症,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使用,孕婦如此,兒童也是如此。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醫劑科韓曉鵑藥師也表示:"修訂之所以加上孕婦慎用的提示,主要是由於孕婦是特殊生理狀態人群,能不用藥就儘量不用藥,公告僅是根據最新的研究對說明進行的一種補充,並不是因為藥品成分對胎兒有明確毒性。"

出現不適症狀要先停藥

由於在門診中,這款藥一週歲以下小孩用得都很多,既然現在沒有新的證據表明小孩不能用,而且修訂也沒提到,所以按照以前使用就行。”

根據蒲地藍的功效,脾胃虛寒的患者是一定要慎用的,此外如果孩子有拉肚子、腹瀉的情況,醫生一般也不會為其開這種藥。”張梅提醒。

在此次新增加的藥品不良反應一欄中,明確註明,該製劑有可能有腹脹、腹痛、腹瀉、乏力、頭暈等不良反應,所以如果在用藥後出現以上症狀,一定要先停藥,如果情況嚴重,要及時到醫院向醫生尋求幫助,進行進一步治療。

“由於蒲地藍是處方藥,家長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切勿自行,盲目,盲目用藥。”

此外,張梅提醒:“在購買和使用藥品之前,家長一定要仔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如果兩種藥物功效相近,儘量不要使用禁忌、不良反應等標註為尚不明確的藥品。”

鏈接: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的功效和禁忌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於癤腫、腮腺炎、咽炎、扁桃體炎。

從處方組成上來看:

蒲公英:(清熱藥之清熱解毒藥)主要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溼通淋,清肝明目。性苦、甘、寒,歸經肝、胃經。因性苦寒,用量過大可導致緩瀉。

苦地丁:(清熱藥之清熱解毒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尤其以治療“疔毒”為特長。性苦、辛、寒。歸心、肝經。因性苦寒,體質虛寒者忌用。

板藍根:(清熱藥之清熱解毒藥):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善於清解“實熱火毒”。苦,寒。歸心、胃經。因性苦寒,體虛而無實火熱毒者忌服,脾胃虛寒者慎用。

黃芩:(清熱藥之清熱燥溼藥)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苦、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尤善清中上焦溼熱,且具熱毒所致的胎動不安症。但因本品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