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流的淚,都是管教孩子時腦子進的水

人的一生要做數不清的選擇,從早飯吃不吃、一天要喝幾杯水、菜攤前買蘿蔔還是買豆角,再到職業選擇、嫁娶的對象、是否移民等等,每一個選擇似乎都像是啟動了一串擺放複雜的多米諾骨牌,影響一大片。<strong>家庭教育亦如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就可能讓孩子走上不歸路。所以說,家庭教育中流的淚,都是管教孩子時腦子進的水。

家庭教育中流的淚,都是管教孩子時腦子進的水

前不久,鄰居和他兒子小羅吵了一架,小羅一氣之下離家出走,鄰居費了好半天的工夫才在網吧找到他。

鄰居的兒子小羅今年14歲,正值初三關鍵階段,卻喜歡上了同班的一個女孩,每次下了課,小羅都主動找女孩聊天,據說每次說話的時候,眉飛色舞的,連眼睛都會放光。

起初,鄰居對這件事情並不在意。直到有一天,班主任和他打電話,說小羅可能在談戀愛,鄰居一下慌了手腳。

初三這一年,是孩子殺入高中的關鍵一年。作為父母,絕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這個關鍵時刻掉鏈子。鄰居給孩子做了很多思想工作,甚至是動用了“武力威脅”,可是小羅就是死活不聽。最後是孩子的班主任出面進行調解,鄰居的兒子才勉強答應,斷絕了和女孩的交往。

家庭教育中流的淚,都是管教孩子時腦子進的水

和女孩斷絕關係後,小羅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可鄰居始終覺得,時間會撫平一切傷口。

人要頹廢起來,是非常快的,小羅回來之後,整個人似乎都頹了,眼神空洞乏力,別說什麼學習,整日就知道上網打遊戲,成績一落千丈。

鄰居覺得自己做錯了,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做才是對的。

家庭教育中流的淚,都是管教孩子時腦子進的水

鄰居問我,該怎麼做。我向他解釋,青春期階段的主要變化是性意識覺醒,青春期對異性的關注增加,出現異性交往增多,是為了滿足內心的本能需要,是極為正常的現象。只要不越過界限,不影響學習都應該理解。如果在這一階段,沒有出現對異性感興趣的傾向,那才有問題。

我問他,長時間壓抑孩子性意識的覺醒容易導致孩子的心理變態和扭曲,這個他知道嗎?他坦誠地說,“知道一些,不過大家都反對孩子早戀,所以我覺得我也該這麼做。”

<strong>很多事兒,都壞在我們“以為就應該這麼做”上,因為不具備教育領域專業知識的我們,很多事情,都是想當然。缺乏相關知識便看不清問題的根源,以此為基礎的選擇,有時會錯到離譜。

家庭教育中流的淚,都是管教孩子時腦子進的水

如果懂得了抑鬱症是腦部的一些組織發生了病變,如控制情緒的區域發生了變化,導致情緒反常,而非簡單的情緒問題、心理問題,就不會對患有抑鬱症的孩子不聞不問。

如果懂得未成年人大腦發育不完善,負責考慮結果的前額皮質沒有長成,就不會讓孩子做很多重大決定,也不會苛責孩子為什麼思考問題不成熟、丟三落四、腦子像缺根筋。

如果懂得睡眠時身體才能修復、短期記憶才能轉化為長期記憶、腦部才能代謝廢物, 就不會讓孩子熬夜學習、背誦,更不會通宵達旦地玩遊戲、泡網吧。

<strong>具備了相關知識,視界更明朗,很多"選擇”就不需要選擇。

家庭教育中流的淚,都是管教孩子時腦子進的水

知識就好比探索世界的地圖。具備的知識越多,你對世界的認知也就越清晰。思辨和選擇才有根基。否則是沙地建高樓,樓越高越危險。

想學習做個有知識的父母嗎?想學會如何做出選擇嗎?想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嗎?那就先從自我的學習開始吧,夯實基礎,不斷學習。多吃點學習知識的苦,少點後悔無助的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