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海龜保護區建設升級 啟用綜合性馴養中心

惠东海龟保护区建设升级 启用综合性驯养中心

1月14日上午,在惠東稔平半島的最南端的海灘上,一隻重似巨石的雄性綠海龜,在兩個人的幫助下,隨著潮水向大海深處游去。這是惠東國家級海龜保護區建設以來,第二次舉辦大規模海龜增殖放流的活動現場。據悉,本次活動共幫助100只憨態可掬的綠海龜重返海洋。

惠东海龟保护区建设升级 启用综合性驯养中心

海龜是恐龍時代遺留下來的“活化石”,不僅是維持海洋生態平衡的重要生物,也是監測生態環境的變化的指示物種。作為我國大陸唯一的國家級海龜自然保護區,惠東海龜保護區也是我國大陸1.8萬公里海岸線海龜的“最後一張產床”。

惠东海龟保护区建设升级 启用综合性驯养中心

近年來,該保護區加大科學投入,成功攻克海龜人工繁殖難題,並建成現代化海龜馴養中心,為野生海龜種群恢復及海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切實有力的技術保障。

惠东海龟保护区建设升级 启用综合性驯养中心
惠东海龟保护区建设升级 启用综合性驯养中心

保護野生海龜上岸產卵8萬多枚

在海龜增殖放流現場,記者看到部分大型綠海龜背甲上都多出了一根“天線”,令它們更顯“萌態”。據該保護區高級工程師葉明彬介紹,綠海龜背上的裝置為衛星跟蹤發射器,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在海洋中追蹤使用兩年,並可主動向基地發送位置、溫度等信息,將成為更加科學的海洋保護區制定過程中的數據參考。

“本次放生的海龜個體重量普遍較大,在野生環境下的成活率將會很高。”葉明彬介紹說,這批放生的海龜總共100只,包括人工養殖近2歲的綠海龜63只,其他則是來自全國各地執法救助的海龜,平均體重可達到3—4公斤。

據瞭解,由於人類活動干擾、棲息地喪失、非法貿易等威脅出現,全球海龜資源呈下降趨勢,甚至有的族群瀕臨滅絕。而在惠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綠海龜種群也面臨著諸多威脅。

1949年以前,每年在惠東海域上岸產卵的海龜有近500只,年產龜卵多達10萬—20萬枚。2000年以後,上岸海龜少於20只,到了2012年,僅有兩隻海龜上岸產卵。

“除了捕殺、買賣海龜的以外,濱海旅遊和房地產業的發展,也直接搶佔了海龜的產卵地。”惠東海龜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對海龜的保護迫在眉睫。

海龜保護區建設30多年來,為海龜種群恢復和海洋生態平衡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據瞭解,該保護區除了日常監測與護理、人工孵化外,還為海龜建立了電子身份證系統,對海龜種群開展長期追蹤監測和研究,通過衛星追蹤海龜洄游規律,開展種質保存及DNA遺傳多樣性研究等。

2017年,在保護區技術團隊的研究努力下,5只人工養殖的成年雌龜上岸產卵,孵化出700多隻小海龜;2018年,再次成功誘導3只雌龜產卵700多顆,填補了我國綠海龜全人工養殖的空白。截至2018年,該保護區累計保護野生海龜上岸產卵8.3萬多枚,孵出稚龜6.8萬多隻。

計劃實現年人工繁育1萬隻海龜

日前,農業農村部專門組織編制併發布了《海龜保護行動計劃(2019—2033年)》,明確了我國海龜保護的7項重點工作和18項重點行動,接下來還將推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修訂工作,並把海龜的保護級別上調至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對於惠東海龜保護區而言,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環境僻靜,絕佳的地理環境形成了海龜保護的天然屏障,真正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係,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是接下來海龜保護工作的核心內容。

對此,保護區在此次海龜增殖放流活動中,正式啟用了全新海龜馴養中心,其將成為集合海龜馴養繁殖、保護救助、科學研究及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的科技場館。

據介紹,海龜馴養中心配套了完善的自動化水質監控系統和恆溫系統,實現了對馴養中心水質、水溫等條件的全程可控,水質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水溫可控制在22—28℃的最適海龜生活的溫度,確保海龜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季也能夠處於最佳生長髮育狀態。

“預計10年後可以實現每年人工繁殖綠海龜1萬隻的目標。”該海龜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表示,保護區接下來還將打造海龜洄游科普廊道、修建改造海龜繁育基地等老設施,並進一步做好海龜管護工作,加大科研投入,增加海洋生態和海龜保護的科普教育宣傳,提高全民保護意識,營造海龜保護的良好氛圍,助力海龜保護工作“軟硬實力”雙提升。

惠东海龟保护区建设升级 启用综合性驯养中心惠东海龟保护区建设升级 启用综合性驯养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