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红色故事汇」发生在毛泽东与袁吉六先生身上的故事

「邵阳红色故事汇」发生在毛泽东与袁吉六先生身上的故事

<strong>“此老通古今文史,斯人教天下英才”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偌的一次交谈中,深情的回忆求学时的往事:

<strong>“学校里有一个国文老师,学生给他起了个袁大胡子的外号,他嘲笑我的文章,说它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他是一个半通不通的人,我不得不改变我的文风,去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的用字。所以我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如果需要的话,仍然能够写出一篇过得去的古文。”

这段回忆记载于《西行漫记》,袁大胡子即袁吉六,它深刻地表达毛泽东对袁吉六先生教诲的无限感激之情,更深刻地反映了袁吉六对毛泽东的深远影响。

袁吉六(1868-1932),名仲谦,雅号袁大胡子,苗族,邵阳市隆回县罗洪乡白莲村袁家凼人,家境贫寒,三岁丧母,其父是个穷秀才,以卖豆腐为生。袁吉六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才华横溢。29岁中光绪丁酉科拔贡,后因病未能入京会试,设馆教学。他先后在保靖、古丈、永绥、乾城办学执教50余年,培养了无数莘莘学子。

「邵阳红色故事汇」发生在毛泽东与袁吉六先生身上的故事

袁吉六故居

1913年春,袁吉六被调到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同年春,毛泽东以第一名成绩考入该校,编入袁吉六所教的预科一班。袁吉六与毛泽东遂成师生关系。

1914年,第四师范合并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袁吉六又是毛泽东所在的本科一部第八班的国文教员,直到1918年暑假毛泽东毕业,袁吉六先生教毛泽东国文达5年半之久。

毛泽东在《自传》中说:

<strong>“予这得窥古文涯縵者,袁胡之教为多。”

1965年春,毛泽东邀请郭沫若、章士钊、王季范、周世钊等先生来中南海家中做客。在交谈中,毛泽东又回忆起恩师袁吉六先生。

章士钊赞曰:<strong>此老通古今文史。

郭沫若誉曰:<strong>斯人教天下英才。

毛泽东笑着插话:英才过誉,但“教天下”则符合袁老身份。毛泽东用“教天下”三个字,高度概括了袁吉六平凡而崇高的一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

<strong>“好书不厌百遍读,文章妙来无过熟”

袁吉六先生多才多艺,对毛泽东的影响深刻持久而又广泛深远。他酷爱读书,通古今文史,曾教导毛泽东:

<strong>“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

袁吉六为了指导毛泽东系统读书,为其开出了“必读之书”的清单,诸如《古文观止》《韩昌黎全集》《唐宋八大家文钞》《昭明文选》《诗经》《楚辞》《全唐诗》等,最重要的一部书就是《昭明文选》,一再嘱咐毛泽东反复诵读,仔细琢磨,融会贯通。他要求毛泽东改变文风,摒弃“康梁体”,钻研韩愈的文章,学写桐城派的古文。

「邵阳红色故事汇」发生在毛泽东与袁吉六先生身上的故事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毛泽东的《讲堂录》,记载了袁吉六当时的讲课内容,其中不少袁吉六写作的独到见解,如:

<strong>“文以理胜,诗以情胜;”

<strong>“有感而后有情,有情而后著之于诗;”

<strong>“文贵颠倒簸弄,故曰做;”

<strong>“词少而意多,字少而理多,斯为妙文矣。”

袁吉六的这些“金玉良言”,对毛泽东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邵阳红色故事汇」发生在毛泽东与袁吉六先生身上的故事

一师读书时的毛泽东

袁吉六先生常常把毛泽东叫到家里,悉心指点他的学习方法,教给毛泽东学习的“秘诀”:

<strong>治学,要坚持“四多”,即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读书,要做到“好书不厌百遍读”;

<strong>作文,记住“文章妙来无过熟”。

自此,毛泽东遵照袁吉六先生传授的学习诀窍及数字“真言”,勤学苦读,奢书如命,深钻古今中外文史,读书不休,乐此不疲,躬行实践,终成一代“文章大家”,成为“倚马可待,立试万言”的一代英才。

「邵阳红色故事汇」发生在毛泽东与袁吉六先生身上的故事

毛泽东在一师八班的合影

袁吉六对毛泽东那种勤学苦思的学习风格、深厚的古文功底、宏大的抱负和超凡的志向,甚是欣赏,竭力雕琢,极为爱护。

1915年夏,第一师范爆发驱赶校长张干的学潮。当时,毛泽东应同学们的要求,写了一篇“驱张宣言”,历数校长张干办学无方,推行尊孔读经,俯仰袁世凯之鼻息,贻误青年等劣迹,气势磅礴,大有骆宾王声讨武则天檄文之雄风,校长张干见了,恼羞成怒,挂牌开除毛泽东等17名为首“闹事”的学生。袁吉六闻讯,心急如焚,挺身而出,与杨昌济、徐特立等主持正义的老师,找校长理论,力保毛泽东。袁吉六为此,一气之下,疾书辞呈,说:

<strong>“毛泽东等皆杰出人才,挽天下于危亡者,必斯人也!如若开除,天理不容。”

由于袁吉六等老师们的力保,毛泽东才免遭被开除的横祸。经此“患难之交”后,他们师生情感更笃,与日俱增。

<strong>“一字千金何处报,其妻老病绝粮时!”

自毛泽东离开一师,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袁吉六于1919年辞职到别的学校教书谋生去了。从此,师生两人天各一方,未再见面。

30年后,建立了新中国的毛泽东,十分怀念教育培养他成长的老师们。1950年10月5日,毛泽东特地邀请在京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老师和学友徐特立、王季范、周世钊和谢觉哉等人,来到中南海家中做客。叙谈中,毛泽东询问周世钊,一师国文老师袁吉六先生的情况,周世钊告诉他,袁吉六先生因积劳成疾,已在1932年病逝。其遗孀年迈体弱,无依无靠,生活极苦。此时,袁吉六在一师的同事、毛泽东的表兄王季范送上一纸呈请,写着一首《七绝》诗:

<strong>袁胡教学有何奇,

<strong>横扫千军笔一支。

<strong>一字千金何处报,

<strong>其妻老病绝粮时。

诗的前两句是说袁吉六的长期艰苦教学的神奇效果,将毛泽东培养成为“横扫千军”的盖世才华,高度概括了袁吉六对毛泽东的培养教育之恩。后两句是说,旧社会给袁吉六遗孀戴常贞一家造成的困苦,使生活难以为继,常无隔夜之粮,望能得到政府救济。

听了周世钊的汇报,看了王季范的请求信,毛泽东对袁吉六先生的去世十分悲痛,对袁师母的处境也很焦虑,立即致信当时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

<strong>首道同志:

<strong>………。又据罗元鲲先生来函说:曾任我的国文教员的袁仲谦先生已死,其妻七十岁饿饭等语,亦请省府酌予接济。………。

<strong>顺致

<strong>敬意!

<strong>毛泽东

<strong>十月十一日

王首道接信后,派人前往袁家慰问戴常贞老人,先后送去了300斤大米。当地民政部门根据省政府指示,将袁师母选为县政协委员,每月发给30元的生活补助费。

1950年4月,毛泽东派人接袁师母赴京住了两个多月,并特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五一”劳动节观礼。

「邵阳红色故事汇」发生在毛泽东与袁吉六先生身上的故事

毛泽东题“袁吉六先生之墓”

1952年10月,为表达对恩师的怀念之情,毛泽东亲笔题写碑文:

<strong>袁吉六先生之墓

<strong>毛泽东书

毛泽东亲自署名所书写的碑文,全国仅此一方。毛泽东饱含深情书写的墓碑,凝结着袁吉六先生与毛泽东深厚的师生情谊,以及毛泽东对袁吉六先生的永恒思念。

「邵阳红色故事汇」发生在毛泽东与袁吉六先生身上的故事

这座位于隆回县罗洪乡白莲村袁家凼子3米高的墓碑,青山绿水怀抱,吸引着许多人前来瞻仰缅怀,已成为矗立在人们心目中的一座人类尊师重教的巍峨丰碑。

<strong>中共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红色邵阳”专栏罗志元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