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生演講篇|論新網銀行的生存之道


李秀生演講篇|論新網銀行的生存之道

圖1:新網銀行首席信息官 李秀生

李秀生,新網銀行首席信息官。北京理工大學畢業,計算機碩士,長期從事商業銀行電子銀行系統建設和信息科技管理工作,中國第一代網上銀行系統建設者,所負責項目曾獲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創新發展一等獎。個人曾獲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作為行業享有盛名的大咖,李秀生行事低調,對工作熱情飽滿,多次受邀作為嘉賓出席各類大會,並發表了精彩演講。

<strong>2018年11月16日,由<strong>CTOA首席技術官領袖聯盟、ITShare主辦,<strong>熠韻商務諮詢有限公司承辦,“<strong>科技賦能 規範融合”主題的<strong>2018FinTech領袖峰會上。新網銀行首席信息官 李秀生,帶來了精彩的主題演講:“<strong>科技賦能 融合創新”。

<strong>以下內容為大會演講內容:

<strong>李秀生:在這裡非常感謝組委會提供交流的機會,尤其感謝互聯網的合作伙伴,新網銀行在2016年12月28日成立,現在兩年左右的時間,作為一家從零起步的銀行,暫時算活了下來,非常感謝在座和沒在座的互聯網界合作伙伴,給予新網的大力支持。新網銀行成立接近兩年的時間,依託互聯網夥伴的支持和互聯網技術的支撐,形成了自己經營的模式,經營的路徑,今天為止民營銀行有一點代表性,我們是完全純線上的經營模式,其實新網銀行是在線的一個全天候全客群的銀行。


李秀生演講篇|論新網銀行的生存之道

圖2:現場PPT內容

為什麼給大家自我畫像呢?有兩個互聯網巨頭,他們旗下作為大股東也有兩家銀行,他們客群其實某種意義上講,可以不是一個全在線的,因為客戶可以來進行白名單預處理。新網銀行既然沒有強大的流量的背景,需要向各個互聯網的場景進行合作,並且在線給出升空的判斷,這是一個特點。


李秀生演講篇|論新網銀行的生存之道

圖3:會議現場

在新網銀行成立之初,我們也面臨著比較大的挑戰,剛郭大剛也講過,我們的行長,我們這些人不論從互聯網來還是銀行來,剛去的時候個人還是有一點衝動的,原先我一直在中國商業銀行工作,早年在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工作。後來覺得傳統銀行做的比較傳統,在座各位都在互聯網領域玩得非常火熱,尤其2016年網貸那會兒非常火,和現在的經營情況還是有點差異的,在這裡面危機感很強,我們天天還在那裡網點做得更漂亮,網點三年返修一遍,哪裡都在布ATM機,ATM機每年跨行取款多少錢一筆,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日新月異如火如荼,當時的危機感非常得強。投身了這樣一個新的行業,其實進了以後發現大家生存壓力蠻大的,現在其實有4000多家法人商業銀行,他們覆蓋了幾乎中國所有的領域和中國所有的人群,給他們提供了不論存款還是支付,還是貸款。

當然,其實從普惠的角度來講服務的還很不夠,我們要活下來,包括我們兩大巨頭,也包括今天的會議主辦方,陳總易寶支付,不論線上還是線下支付覆蓋得也很嚴。其實不論是傳統的商業銀行或者主流的商業銀行,還是互聯網的巨頭,包括網貸的行業,中國金融領域上,各個地方已經揭竿而起,我們在原先傳統銀行裡待的覺得有一點沉積甚至自我感覺有一點平庸,但是進來以後發現,到處其實各個城投插滿了大紅旗,到底怎麼弄,我們面臨的問題很多,資金沒有地方來。

在客戶方面,互聯網巨頭支付也好,網貸也好,其實也做的挺好的,但是好在我們這些民營銀行生在好的時代,生在互聯網的時代。還有一個,我印象比較深的,大剛總上次會議上說的,我們中國有一點政策紅利,我們有銀行的牌子,這個牌子比在座非銀行機構辦更多的事情,我們有監管的紅利在裡面,所以我就想,還是利用好互聯網時代技術提供大好機會,對銀行的強監管行業給予牌照的優勢,來拓展我們的業務。

我們沒有客戶,我們也沒有網點,就一個網點,我們也沒有場景,怎麼弄呢?中國既然有那麼多在座的各位在內和不在內的,在中國各個服務的場景已經跑馬圈地,已經大家把黏在各個超級APVP上,包括陸總陸昊講的公眾號,其實也是一個產品,是社交的產品。新網銀行沒有建自己的渠道,微信公眾號也算場景的話,我們所有都建立在這樣場景上,新網銀行在依託場景來獲得客戶的路徑。

我們服務的群體,坦誠講無法跟中國主流的商業銀行,不論中農工建,還有中間層招商銀行這樣服務中國大量的高端客戶的銀行來去競爭客戶,所以我們所能做的,傳統銀行裡80%其實就是我們服務的對象,在座各位互金行業的同事朋友,主要服務對象就是這些。

我們是銀行,我們有牌照,我們可以幹你們幹不了的事情。還有一個優勢,我們可以合法吸收公眾存款,獲取資金。說到吸收公眾存款,對我們來說也是特別難的課題,其實非傳統的銀行裡面,吸收公眾存款也是特別難的題目,其實在存款的角度,或者資金的獲取上,我們一方面積極探索如何獲取公眾的存款,另一方面也在考慮如何和金融界的合作,通過聯合的方式來對客戶提供最終的服務。


李秀生演講篇|論新網銀行的生存之道

圖4:現場PPT內容

剛才講到我們所謂普惠金融之路也好,合作之路也好,數字化道路也好,契合今天的題目“科技賦能規範融合”,在融合的角度,如何和場景合作的問題,就是金融和場景的融合,中國現在很多超級APP,尤其社交場景為代表的,上億級,幾億的APP很多,最常用的是微信,還有其他比如出行或者訂餐的,很多APP使用頻率很高。既然大家已經到了這樣的場景下,我們如果把金融服務嵌到裡面,新網銀行不用開網點,不用弄自己的APP,這是場景融合。

還有跟金融的融合,包括兩類,一種融合和我們中國的主流的商業銀行,因為他們錢很多,尤其農商行和城商行。對公的放貸有謹慎的態度,他們有資金,要和他們進行高度融合。

在座各位有技術優勢和你們的理念,我們可以在中間做橋樑,尤其跟互金機構的融合,也能夠是生存的空間。不論和場景的融合和之外的金融機構融合其實都是需要科技和金融的高度融合。

金融的本質並沒有改變,那是對風險的管理和風險的管控,這是金融實質。技術本身對金融的流程和服務的形態,包括產品的形態,還是帶來了非常革命性的變化,就像說在90年代,1990年前後的時候,其實中國所有商業銀行都是從手工轉向計算機,大家系統商機變成很高大上的事情,一個很先進的事情,再過五年或者十年,上機形成標配,中國所有商業銀行都上機了,2000年大家都在上網都在開發網銀,不論中農工建。後來網銀也都在手,還有手機也是上網的一種方式。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方式,技術給銀行運作的模式,產品的服務方式,內部管理的流程,乃至決策的流程都帶來很大的變化,金融和科技是高度的融合。基於下面的思考,新網銀行形成這樣的模式。

其實就是利用銀行的牌照,做中間那個服務,本身銀行信用的中介,現在也是信息的中介,服務的中介,銀行持的牌照乾的事情就是這樣的,新網銀行無非在銀行裡面,更加有特點的,或者找了更加細分的領域來開拓自己的生存的空間。

其實,這個模式看起來非常得簡單,我想中國任何一家銀行都可以做這樣的模式,包括中國的監管部門也對我們這個模式比較感興趣,因為這種模式是完全可複製的,我們不需要巨大的流量的強力的支撐,我們自己用開放的模式,來和場景、金融相融合,來形成自己的經營模式。

李秀生演講篇|論新網銀行的生存之道

圖5:現場PPT內容

達到這樣一個經營模式,聚焦剛才談的場景融合的問題,開放能力建設的問題,利用技術和開放能力的價值,提供賬戶服務和金融的服務,這是場景端的,我們必須要有非常強的開放的能力。如果說前面講的這樣一箇中介的模式,在兩年前還算一種模式,我想越來越多的中國商業銀行,或者獨立的事業部,或者是消費金融公司,或者是自己的數字化轉型,可能都會進行這樣的建設,可能就需要進一步的加強,這個模式也許並不在新鮮,但是我們如何人有憂的問題,基於互聯網技術開放的問題。

第二個數據的能力建設,開放之後獲得客戶獲得數據,我們需要在獲取對於如何進行數據的治理,數據的應用,不論是我們的風險控制,我們的運營還是決策等等,對外的客戶服務,數據能力的建設,這也是我們能夠實現金融和場景融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點。

新網銀行在這方面用兩年時間做了基礎的工作,基本上能夠支撐新網銀行到目前的發展。剛才講的銀行最重要的還是風險控制的底線,或者以它作為主要經營的對象,我們主要開展的業務,現在為止主要兩個,一個線上消費信貸的業務,另外一個郭大剛總講的存款業務,現在為止存款的平臺接近100家的規模。其實這些有賴於我們對數據的應用,一個欺詐的體系界面,反欺詐,如何防控反欺詐的攻擊,兩年多經受了100次攻擊。


李秀生演講篇|論新網銀行的生存之道

圖6:現場PPT內容

反欺詐基於數據或者算法,或者人工智能的技術,信貸消費上不論反欺詐還是風險控制都有較高的控制水平,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對於網貸平臺來講,我們也有一套自身分析的體系,包括輿情的檢測,網貸款的爆雷,每家網貸都有這樣爆雷的風險,我們如何控制風險我們自身也有這樣的能力。

作為一家只有300多人商業銀行,我們應該說一年半左右的實際經營,已經服務了1800萬左右的客戶,5000多萬筆的放款,這些其實非常有賴於很多合作伙伴的支持,我們相互之間分工合協作,達成經營的成果。

剛才給大家報告,其實我們不良的控制較高的水平,控制在千分之三左右的不良的水平。新網銀行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微型的銀行,到今天為止應該說基本上解決了生存的問題,其實基本上擺脫了死亡的邊緣,我覺得非常有賴於互聯網合作伙伴的支持,以及金融合作夥伴的支持,以及在互聯網大發展的時代,信心技術給我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出自:2018年11月16日,“科技賦能 規範融合”2018FinTech領袖峰會。由CTOA首席技術官領袖聯盟整理發佈,編輯:Micho 轉載註明來源作者

<strong>精彩活動

“<strong>第二屆CTDC年度技術領袖評選活動”在ITShare、CTOA首席技術官領袖聯盟、FMCG快消品行業CIO聯盟、地產創新實驗室聯合各大權威機構協會、媒體的助力下正式啟動徵集。以“戰略力、領導力、創新力、影響力、貢獻力”五大維度為評估體系,<strong>面向CTO、CIO、技術高管負責人等高端技術領袖人群,覆蓋互聯網電商、零售電商、物流、金融、旅遊、在線教育、遊戲、智能家居、社交等各行各業,最終評選出優秀技術領袖

李秀生演講篇|論新網銀行的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