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名師網絡達人如何給孩子選美術輔導老師

如果您有您的看法,請在評論中留言,我們一起研討。歡迎您添加關注,長期來關注教育話題的討論。

物理名師網絡達人如何給孩子選美術輔導老師

我寫了《你真的會給你的孩子選擇輔導老師嗎》這篇頭條文章後,我又有針對性的對有代表性的家長和教師做了訪談。我將陸續發出訪談結果:

<strong>訪談對象:北京東城區某名校物理教師(一位物理名師同時也是一位思想前衛的網絡達人)

<strong>學思悟到:XX老師你好,我剛才在頭條寫了一篇文章《你真的會給你的孩子選擇輔導老師嗎》,在瀏覽朋友圈時正好看到你今天在朋友圈中分享了你的孩子的暑假假期繪畫作品,我突然有個問題要問您,如果有三位教學風格不同的美術老師教你孩子畫畫,你會選擇哪一位?

(我和這位教師並不熟,是通過網絡認識的朋友,提出問題以後,我感覺比較唐突,於是我又補充了一句)

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呢?目前社會上有一種聲音,說老師上課不講,課下講;上課不講重點,補習班裡講;補習班學了就會做題,在學校裡學不會。我在想是不是和這個有點相關,我在做相關問題的思考與研究。

(畢竟都是教師嗎,我想用我的補充說明我是在思考教育問題,不是無緣無故的套詞與客套)

<strong>訪談對象:<strong>我喜歡三,但是還要有後續,學生在創作時老師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點撥。

<strong>學思悟到:說說您的理由,和您對教學方法完善。

<strong>訪談對象:(語音回覆轉換成文字)我覺得第一種就是特別傳統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會抹殺人的想象力,講技法,象什麼。其實繪畫對每一個兒童來說都是天生的。我覺得繪畫從小開始就是要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想象力。他可以畫的不像但是畫的要有自己的視角,有自己的觀點。

我喜歡第三個是因為呢,它比第二個的優勢在於。他每個學生都參與,因為第二個是一個蘋果在那兒傳來傳去,這樣很低效。然後當別人在觀察的時候,這個孩子,他可能就無所事事。而第三個呢,每個孩子都觀察一個蘋果,當然孩子可以吃,這是一個非常愉悅的體驗。因為我覺得可以把這種愉悅的體驗。畫到他的繪畫裡,就是他的繪畫可以表達這種喜悅。然後,老師的點撥呢,我覺得要看在繪畫的什麼階段吧,比如說繪畫的初級階段就可以以提問的方式,比如說你為什麼要這麼畫呀,可以讓孩子講一講,然後老師根據孩子的每個孩子的思路,再說一下簡單的技法。

<strong>學思悟到:謝謝您接受我的訪談

如果您有您的看法,請在評論中留言,我們一起研討。歡迎您添加關注,長期來關注教育話題的討論。

附錄:

《你真的會給你的孩子選擇輔導老師嗎》

假期裡出現了報班熱,可是你會選擇輔導機構嗎?你真的會給你的孩子選擇輔導老師嗎?

現在做一個假設,假設你的孩子暑假期間想去學畫畫,你去一家美術輔導機構做諮詢,輔導機構有三位美術老師

可以教你的孩子畫畫,但是三位老師的教學風格大不相同,也可以說是相差十萬八千里。輔導機構為你提供了三位老

師各自的《畫蘋果》這節課的教學實錄,讓你觀看三位老師的教學風格後,選出你認可的老師,你認可哪位老師的教

學風格,將讓哪位老師負責輔導你的孩子學畫畫。

選擇大權握在你的手裡,可是你真的會給你的孩子選擇輔導老師嗎?

我先用語言描述一下三位老師的教學模式:

任務:三位老師上同一節課,課題是《畫蘋果》,教學目標是畫蘋果。

第一位老師,我們簡稱A老師吧,是這樣上《畫蘋果》這節課的:

教師A(站在講臺上,站在黑板前):“同學們,上一節美術課,我們學習了畫水杯,這一節課我們學習畫蘋果。

大家先觀察我是怎樣畫的。注意,先畫一個正方形,用正方形先畫出蘋果的一個基本輪廓,注意,這個正方形要畫得

輕一些,因為最後要擦掉的,因為蘋果不是方的,更接近於一個圓或者說一個球,因此我們要在正方形的方框內,再

次輕輕地勾線,逐漸地畫出近似圓形,畫線時要輕一點,多畫幾次,逐漸的、慢慢的越來越像,……對,越來越像圓

了,接近了蘋果的樣子,我們下面再畫蘋果的柄……好了,老師畫完了,你們看清楚老師是怎麼畫的了嗎?。現在請

大家拿出美術本開始畫,注意,我是怎麼畫的。”,學生開始畫蘋果……。

第二位老師(簡稱教師B)是這樣上《畫蘋果》這節課的:

教師B手拿一隻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麼?……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我可以拿到

大家面前,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但是這個蘋果不能吃,因為只有一個蘋果,而且我們這一節課要學

習畫蘋果。”,說完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後,教師B把蘋果遞到學生的手裡,讓學生相互傳看這個蘋果,然後,教師

B將蘋果放在講臺上。“現在,大家可以畫蘋果了。”學生開始畫蘋果……。

第三位老師(簡稱教師C)是這樣上《畫蘋果》這節課的:

教師C提著一籃子洗淨了的蘋果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麼?……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

家可以上來拿一個。”同學們很高興的走向講臺各自拿了一個蘋果,老師接著說:“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

摸,玩一玩……另外,這些蘋果老師都洗乾淨了,如果喜歡,還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時間過去了,許多學生已經吃

掉了蘋果,這時老師開始佈置任務:“同學們,我們這一節課要畫蘋果,現在請大家在自已的本子上畫上蘋果。”學

生開始畫蘋果……。

看了上面的三節課教學錄像,你會選擇哪位老師負責輔導你的孩子呢?你會給輔導機構提出哪些教學建議呢?請

朋友們積極留言,我會在後面的文章中揭曉謎底。

說明:本文中的案例我是根據2004年2月4日《中國教師報》的“專家談課改”欄目中“綿陽師院( 621000)王

楠”老師發表的文章改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