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军为何都喜欢留一小撮胡子?影视剧故意丑化日本人么?

在中国抗日体裁的影视剧中,日军一个非常经典的形象就是鼻子下面总会留一小撮胡子。这个胡子方方正正的,看起来很是滑稽。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中国人在丑化日本人的形象,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二战时期日军留这样的胡子其实是真实存在的,都是有历史依据的。那究竟为何那个时候的日军会喜欢留这种胡子呢?

二战时日军为何都喜欢留一小撮胡子?影视剧故意丑化日本人么?

这种胡子的学名叫做“卫生胡”,也有叫“板刷胡”的。其实这种胡子最早出现于德国,一开始是为了吃饭时防止胡子掉进碗里。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希特勒也是留这样胡子。后来这个卫生胡会流传到日本,除了有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宣传作用外,其实与日本本身有着更大的关系。

二战时日军为何都喜欢留一小撮胡子?影视剧故意丑化日本人么?

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学习西方文化。而当时的德国因为发展状态良好,所以就成为了日本的主要学习对象。日本为了更好地接触和学习德国的文化,派出了大量的日本军官和学者前往德国进行学习。这些人在德国生活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将德国的着装,妆发应用到自己身上。然后等到回国的时候又将这些习惯带回日本,被其他日本人所模仿。所以卫生胡就这样一步步地渗透进了日军的生活中。

二战时日军为何都喜欢留一小撮胡子?影视剧故意丑化日本人么?

后来日军还开发出了卫生胡另一个优点。这个优点就是留这种卫生胡在佩戴防毒面罩的时候可以防止漏气。这样一来,日军在研制和使用生化武器的过程中,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所以后来即使没有硬性规定,但是日军却不约而同地开始留卫生胡。

二战时日军为何都喜欢留一小撮胡子?影视剧故意丑化日本人么?

不过德国人与日本人同样是留卫生胡,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十万八千里。日军留这种卫生胡给人的感觉特别猥琐。所以中国影视剧并没有特别丑化日本人,而是他们本身的气质就是这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