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注意老人帶孩子的誤區及正確方法

現在很多年輕夫妻有了小孩,都把孩子託付給家裡的老人帶,對此人們的看法不一。那麼老人帶孩子好嗎?許多正在為事業打拼的夫妻,都會將嗷嗷待哺的孩子交給老父母,這樣不僅能省下僱保姆的開支,而且,老人更有帶孩子的經驗,能讓孩子快速的成長起來。但其實因為老人的一些生活習慣,孩子長期和老人一起生活並不好。接下來為大家介紹老人帶孩子的危害以及老人正確帶孩子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strong> 1·老人容易溺愛小孩

一定要注意老人帶孩子的誤區及正確方法

老人對孩子容易過分的溺愛和放縱,使幼兒過於“自我中心”,影響自我意識的發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每當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時,老人一般採取順從的方式,這樣孩子的錯誤不能及時改變,不合理的要求越來越多,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會採取吵鬧、哭等方式逼老人就範。

<strong> 2、錯誤思想觀念的引導

一定要注意老人帶孩子的誤區及正確方法

老人生活的時代跟我們不同,思想觀念有很大的差異,有些老人根本不會意識到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開發,對於一些孩子的好奇行為,老人會“好心”地加以阻止,導致孩子缺乏創新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strong> 3·老人覺得多吃才健康

一定要注意老人帶孩子的誤區及正確方法

老人的觀念是,孩子吃得多,就長得好發育好,所以會不停得喂吃的,當孩子不願意吃時,還會用零食哄著喂,這會使孩子產生排斥心理,導致有很多小孩寧願吃零食也不願吃飯。

<strong>4·怕孩子哭鬧,而過度滿足孩子一些不合理要求

一定要注意老人帶孩子的誤區及正確方法

孩子鬧的時候,年輕爸媽一般還能等待,能接受孩子的哭。而老人很多時候,聽不得孩子哭,心疼。就很容易出現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對孩子造成溺愛,養成孩子驕縱任性、一不順心就發脾氣的壞性格。大人如果總是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會沒有個度,他們會變得越來越過分,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而大人的話他們也會越來越聽不進去,因為他們潛意識裡覺得自己要什麼都是應該的,而不是大人跟他們提要求。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出問題的,所以不管是老人還是父母,都不能因為怕孩子哭鬧而滿足孩子的要求,而是要和孩子好好交談,告訴他們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一定要有耐心。

<strong> 5·老人的行為會傷害孩子

一定要注意老人帶孩子的誤區及正確方法

孩子跟老人一起生活,因為老人的五官都出現衰退現象,看電視要放很大聲,離電視的距離也非常近,小孩的器官還沒發育齊全,對尖銳的事物特別敏感,稍不注意可能造成損傷。

<strong> 6·、老人沒有活力導致小孩內向

現在晚婚晚育的人越來越多,家裡的老人也大多年事已高,老人年紀一大,自然就不會像以前一樣好動,也不愛說話,孩子一旦運動少,跟外面的人交流少,很容易形成內向的性格。

<strong>7·教育觀念不同,容易形成衝突

孩子其實是天生的外交家,很多時候他們甚至比大人還會察言觀色。比如就孩子吃零食來說,老人比較偏愛孩子,可能會瞞著孩子的爸媽由著孩子吃,甚至教孩子撒謊,但是孩子的爸媽是非常不允許孩子這樣的,這樣就容易起衝突。就是因為我們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的不一致,導致了有這個空隙可以鑽。

<strong>要實在沒辦法必須老人帶,也要有 正確的方法,現在我說說老人如何正確帶孩子?

1、不能寵愛孩子,喜歡孩子但不能太過寵溺。經常聽朋友們說自己在孩子做錯事給孩子講道理時,老人出來干涉,甚至唱反調,說他只是個孩子。或者滿足孩子的一些有理無理的要求。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孩子會形成自私霸道的心理狀態。

2、過分的保護孩子並不科學。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有些老人總擔心自己家的孩子吃虧,甚至不讓孩子碰著碰那,也不允許和別的小孩玩耍。這樣帶出來的小孩缺乏自信,表達溝通能力差,甚至會非常害羞。

一定要注意老人帶孩子的誤區及正確方法

3、不要給孩子穿太多,或者蓋太厚的被子。經常看到很多老人,在天氣稍微降溫的時候,就給孩子穿上了厚厚的衣服,看起來就好難受的啊。孩子有時候還不太會表達。也不要把食物嚼碎給孩子吃,不衛生。

4、培養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來看待,有些事情要及時和孩子溝通。不光照顧他的衣食住行,也要關注他的心情和精神生活。努力讓孩子變得更加性格開朗,寬容善良有禮貌,對於孩子做錯的事情也要指出來。在生活中,也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服,上廁所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