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见2019②:平台战法反遭5年打脸,万亿IOT生态“硬”仗重启

<strong>作者|蒋杰升

<strong>简称|单蒋让你们荡起

整个2018年,当百度、腾讯三番两次推出智能音箱,当阿里从智能音箱覆盖智能遥控器,当华为、荣耀的音箱和其它硬件接踵而至……

当亚马逊在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盘子上还在继续添加自有硬件清单,当小米在米家智能家居“全家桶”的路上又前进一步……

这一摞现象背后的幕后变局是:那些哭着喊着造IOT平台、做IOT生态的主力玩家不同程度地遭遇了打脸,盛行于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小通吃的“平台”战法普遍失效。

这一摞现象弹出的清晰信号是:过去5年下来,IOT平台商终于意识到,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IOT设备商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好收拾,搭建好了的IOT平台也没那么容易落到产品和场景。无论什么背景的玩家,无论跑在哪一条赛道,“硬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等高维度战事短期内根本就不可能,即便是一个平台商角色,也统统被拉到低维度的硬件战场。

那么,主力玩家也只能亲自操刀,出自已的硬件,这是主力玩家打进当下IOT江湖的必修课,也是主力玩家们打造未来IOT生态的开幕式。

2019年,几乎所有的主力玩家都会暂时忘了“平台”,接下来只剩下两件事:一是拿什么(产品)打,一是怎么打(战法)——把产品卖到场景,把用户圈在场景。可以预见的是,穿戴、家居、家电等生活IOT赛道,任何级别的“硬”仗都不会在意料之外,届时观战就好。

<strong>音箱之后,下一场“硬”仗火力点

毫无疑问,几乎所有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打造IOT生态的平台玩家都从飘忽不定的手机中心打到了智能音箱的主赛道,即从IOT平台向IOT平台下的智能硬件掉头。

第一批掉头的主力玩家当属京东、360。2015年,京东发布了第一代智能音箱叮咚,360是个例外,并没有涉足智能音箱,推出的则是智能摄像机、行车纪录仪。

接下来,第二批掉头的主力玩家也掉头了,2017年阿里、谷歌、苹果各自推出了智能音箱。然后,第三批主力玩家跟着掉头了,2018一整年,百度、腾讯、三星、华为、荣耀都推出了智能音箱。其中,华为、荣耀除了音箱之外,还同时推出了其它单品或者智能套装。

至此,但凡在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穿戴上抱有IOT生态野心的主力玩家,统统站到了低维度的硬件战场,不论是被动卷入,或者主动跟进,而OPPO、VIVO则是硕果仅存的两大主力玩家——虽然剧透了IOT场景应用愿景,但至今未出任何IOT硬件。

锐见2019②:平台战法反遭5年打脸,万亿IOT生态“硬”仗重启

有迹象表明,IOT平台商主力玩家既然操刀上场了,那么就不可能只有音箱这一赛道。如无意外,智能电视、智能手表等品类将是下一个热门战场。此前,小米、华为、三星、苹果都推出了智能电视、智能手表,但这些智能电视距离智能家居交互中心仍有一些距离,至少是说它们各自的AI语音助手普遍没有搭载到智能电视上去。

甚至也可以说,IOT平台商也未必局限于音箱、电视、手表等场景入口型硬件,推出周边智能设备也没有什么不可能。

事实上,到2018年底,挂钟、微波炉、插座的推出,意味着亚马逊的硬件盘子从智能音箱Echo系列扩张到了智能音箱Echo周边;电暖机、洗衣机的发布,也意味着小米在“米家”智能家居“全家桶”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strong>被逼的,IOT方案商不怎么上贼船

作为一个自定义的IOT平台商玩家,你以为它们很乐意亲自上IOT硬件战场么?

当然不了,这些玩家都不想亲自下场玩硬件,至少没啥强烈冲动。它们更为乐见的是,开放着IOT连接管理平台,备妥了IOT一站式硬件方案及其模组/SDK,还预留了AI使能、数据服务和场景服务载入的API接口,过着“做自己的平台,让别人做苦逼的硬件”日子。

本来说,在较为理想的IOT生态形成和演进过程中,应该有一批围绕IOT开放平台的IOT硬件产品方案商、IOT场景应用方案商,担当前者的“二传手”角色。不过,这两类方案商都有,但都让IOT平台商十分捉急。

锐见2019②:平台战法反遭5年打脸,万亿IOT生态“硬”仗重启

首先一点,面向传统设备智能升级的IOT产品一站式方案商,硬件方案、云计算等不同背景的方案商100+家,较为活跃的主角也有将近10家。其中,有部分玩家为第三方设备商做主流智能音箱的交互对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与IOT平台商是盟友关系,但它们更是IOT平台商的对手。

因为,它们本身也有IOT开放平台,与IOT平台商唯一的区别在于,它们主要做着传统厂商IOT转型生意,没有或者不需要IOT消费者品牌,比如APP或者智能音箱,但绝不意味着它们没有做大IOT生态的野心。有迹象显示,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暂时没有明显地要倒向哪一个IOT平台。所以,这一阵营至少是暂时不容易收到IOT平台商的碗里来。

其次来说,几乎所有IOT平台商面向家居、公寓、酒店、地产的应用方案,也是刚刚才有,面向C端和B端落地的应用服务商玩家,还没有意识到为主流IOT平台充当落地操盘手,关键是跨区域的头部应用服务商(传说中的大集成商)还没有出现。这意味着,IOT平台商当下还无法借力应用服务商,倒逼IOT单品或者IOT系统设备商跟着自己混。

<strong>必修课,IOT设备商更不太好收割

如果说IOT平台商主力玩家玩的是大号版的IOT产品及应用方案,IOT方案商玩家玩的是中号版的IOT产品及应用方案,那么数百家音箱、电视、手表以及1000+家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厂商玩的则是小号版的IOT产品及应用方案。

同样也可以说,在较为理想的IOT设备生态形成和演进过程中,智能家电、智能家电、智能穿戴等IOT智能单品或者智能套件设备商,跟着IOT平台商的指挥棒即可——IOT平台商与IOT设备商共同做大IOT生态。

不过,“共同”是什么意思?在IOT单品或者系统设备商的逻辑里,那就是能够拉出一定的出货量,最不济也要能提供强大的消费者背书,不然围绕某个IOT平台的意义是什么。而在绝大多数IOT平台商眼中,那通常是硬件一站式智能方案、IOT平台连接管理等,能否拉出一定的货量,大概率是要看天气的。

锐见2019②:平台战法反遭5年打脸,万亿IOT生态“硬”仗重启

坦言之,在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穿戴仍然面临落地难的现阶段,IOT平台商很难抱怨IOT设备商考量的不恰当或者不作为。

前面说了,既然IOT设备商是压缩版的IOT平台商,那么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厂商,对IOT平台若即若离也就算了,关键是可能还顺走了平台商的那杯奶茶,即蚕食主力玩家做IOT生态的战略空间——比2017年上了更大台阶,2018年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的出货总量普遍超出了预期,这些出货量大多并没有明显带着那个IOT平台血统或者标签。

大概可以说,过往三五年实战下来,IOT平台商终于意识到,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IOT设备商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好收拾,那些搭建好了的IOT平台也没那么容易落到产品和场景,意味着绝大多数被主力玩家们描述的IOT生态当下仍然处于半悬空状态。

所以,几乎所有的IOT平台商玩家,只能硬着头皮踏上令人窒息的IOT硬件战场,而普遍从智能音箱等交互型硬件切入,正好也弥补它们打造IOT生态的一块短板。

<strong>蒋杰升【风吹物浪】头条号运营者。据说,很多人要高举AI硬件伟大旗帜,沿着IOT大道奋勇前进。嗯,好吧,陪了。

<strong>世界上只有一个风吹物浪和它的原创出品,任何形式的抄袭复制是风吹物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凡违者,虽远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