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西晉末年,因司馬宗族八王同室操戈,引發了天下大亂。而在這場混亂中,卻蹦出個“老外“,高舉著“反晉復漢”的大旗。這位匈奴人-劉淵,不僅自稱為漢室正統的後代,追尊漢高祖之下的三祖五宗,還自稱沿襲了蜀漢(追尊了劉禪)。最終,還真被他建立起了一個漢國(後來改為趙,亦稱前趙,漢趙)。

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那麼,一個匈奴人為什麼會姓劉,他又為何要“反晉複漢”。劉淵雖然是匈奴人,卻不是一般的匈奴人,他的先祖乃是冒頓單于。“漢匈和親”是西漢對匈奴的最主要的政治策略。整個西漢的前期,又送錢又送公主,一代雄主冒頓單于也莫名其妙的成了漢朝的女婿。後來很多繼位的單于,身上也都帶有了些漢朝的皇家血統。

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漢武帝時期,匈奴經過三輪打擊,被打得七零八落,加上發生前所未有的大旱災,赤地千里,草木盡枯,人畜餓斃,匈奴帝國最終大亂。在東漢初,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戰敗窮困,率眾歸附了漢朝。南匈奴遷入長城以南地區,並在離石(今山西)等地建立了自己部族的定居地,時間一長,這些匈奴人也開始逐漸漢化,甚至以當漢朝人為榮。

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漢末黃巾之亂時,南匈奴自己內部還動盪不安,單于羌渠感念當年漢朝收留了他們的恩德,毅然派出他的兒子於扶羅率領大軍協助漢朝,討伐黃巾軍,結果於扶羅出門沒多久,南匈奴自己反而亡於內亂,老爹也被殺了。於扶羅只好帶兵遷入漢朝內地,含淚成立“匈奴流亡政府”,他們的後人已經和漢人無異了,名字也大都是漢名。由於祖上與漢朝和親,於扶羅也開始自詡漢室宗親,改姓為劉,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劉豹。於扶羅死後,弟弟呼廚泉繼位,封劉豹為左賢王。

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曹操橫掃北方後,把南匈奴分為左右南北中五部,左賢王劉豹成為了左部首領,劉淵即是劉豹的兒子。從這裡可以看出,劉淵的漢室宗親的身份,起碼比起劉備要靠譜得多。劉淵從小到大,身體長得跟匈奴人一樣的威猛,卻有漢人的博學多才,最愛讀《春秋左傳》、《孫吳兵法》,這對匈奴人來說,太不簡單了。所以當時一些名士見了他,無不大為驚訝,嘆道,此人形體、相貌太不平凡了,乃是世間罕有啊。

劉淵的名氣,最終驚動了晉武帝司馬炎。公元270年時,司馬炎當時已經坐擁魏蜀兩國,而劉淵作為匈奴部的人質羈居洛陽,當司馬炎見到劉淵時,也頗為吃驚,說道,單以相貌而言,春秋的由余、漢代的金日磾也不如他。於是,司馬炎有了讓劉淵擔任統帥,去平定東吳的念頭,群臣勸阻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平定吳地後,坐擁大江天險,劉淵必自立為王。司馬炎一聽,也犯了難,最終讓杜預和王濬去平定了東吳。

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又過了幾年,禿髮鮮卑部在秦州、涼州作亂,司馬炎又想起了劉淵,準備讓他掛帥前去匈奴五部平亂。這時又有大臣阻止了,說道,皇上您這是讓蛟龍去得雲雨啊,劉淵本就是匈奴五部之人,若平定叛亂,斬殺了禿髮樹機能,五部之人怕是會推舉劉淵作為首領,到時叛亂將更不可收拾。就這樣,劉淵再一次與統兵馳騁疆場失之交臂,屢次被種族歧視的劉淵,為此慷慨悲歌,縱酒長嘯,今生今世,我只能老死於洛陽城內了。嘯聲悲涼,遠播四野,令聞者落淚。

晉武帝死後,司馬家另一個更騷的野心家,看上了“倒楣”的劉淵,成都王司馬穎由於得罪了賈南風皇后的侄子,被下詔鎮守鄴城,他早就聽說了劉淵的威猛,就起用劉淵為甯塑將軍,調到鄴城以供驅使。司馬穎不知道,他無意間,親手打開了“五胡亂華”這個潘多拉盒子,之後八王之亂爆發,司馬家同室操戈,中原大地腥風血雨。

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公元304年,司馬穎挾持了晉惠帝到鄴城,也想學曹操搞一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幽州大都督王浚與司馬騰率領兇悍的鮮卑騎兵大舉來攻,一路勢如破竹,劉淵一看,機會來了,便自告奮勇的說,這兩路鐵騎十餘萬,來勢兇猛,恐怕憑目前的兵力,咱們難以抵擋,不如讓我前去匈奴五部調兵,前來共赴國難。

司馬穎有點猶豫,說道,鮮卑、烏桓騎兵強勁、快捷如風,我想先護送指皇上回洛陽,再詔告天下平叛,劉淵一看,這麼磨磨唧唧的急死個人,他不想失去這個大好機會,急勸道,殿下乃武帝之子,如今大事將成,天下人無不仰慕您的風範,願赴湯蹈火,王浚無非是反覆小人而已,殿下不可示弱於他,假如到了洛陽,威權皆已易位,誰還會聽您的,更何談平亂?王浚的鮮卑烏桓兵馬,根本抵擋不了我匈奴騎兵的兵鋒,在我帶匈奴人馬來援之前,殿下固守鄴城即可,司馬騰和王浚這兩個鼠輩的首級,指日就可懸掛在鄴城城頭。司馬穎被劉淵洗腦洗的頭都快禿了,有劉淵這樣忠心的手下,稱帝之事指日可待啊,於是司馬穎命劉淵立即前往左國城搬匈奴兵。

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這次交戰,雙方均引異族兵為援,自此也開啟了胡人勢力大規模進入中原的先例,埋下“五胡亂華”的種子。臨行前,劉淵一再告誡,鮮卑騎兵長於野戰而短於攻堅,糧食一儘自然退兵,叮囑司馬穎萬不可出城自取滅亡,說罷,劉淵便馬不停蹄的回到了匈奴五部的左國城。其實劉淵這麼激動是有隱情的,表面上看,在外漂泊多年,終於蛟龍入海,回到自己的地盤,但事情並非如此簡單,眼看著中原大地亂成一鍋粥,匈奴五部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劉淵回來前,匈奴各部首領的大會,畫風是這樣的,以前,匈奴先人與漢室約為兄弟,休慼與共,而漢亡以來,魏晉代興,我們單于雖有虛號,卻無寸土的基業,從王侯降為普通百姓,如今司馬家骨肉相殘,同室操戈,弄得天怒人怨,這正是我部復興的大好機會;上天倘若不是要垂憐匈奴,又何必虛生左賢王(劉淵)此等偉人?於是各部首領推舉劉淵為匈奴大單于,並秘密聯絡了鄴城中的劉淵。劉淵早就熱血沸騰,歸心似箭,想了各種藉口想回左國城皆不得,如今正好借搬救兵這個理由回去,怎能不讓他欣喜若狂。

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劉淵也不多廢話,在眾人的簇擁中迅速登上大單于的寶座,以離石作為匈奴各部的都城,僅僅花了半月,就招集齊五萬多兵馬。劉淵前腳一走,司馬穎就把他的話,忘得一乾二淨,居然把鄴城的守軍開到城外,列陣與王浚的鐵騎對砍。幽州鐵騎策馬馳騁來回包抄,縱橫切割,把司馬穎的軍隊盡情蹂躪了個夠,司馬穎逃往洛陽,鄴城陷落在鮮卑人之手。

劉淵雖然看出了司馬穎的窩囊,但還是準備遵守諾言,派兵援助,討伐鮮卑人。手下部眾立即勸阻他,說道,晉人視匈奴人如奴婢,從未推心置腹,如今他們自己骨肉相殘,我等何不坐山觀虎鬥?鮮卑、烏桓和我們匈奴一樣,同以射獵為生的民族,本該是我們的盟友,何苦學晉人同室操戈,阻擋盟友而去救仇敵呢?如今,晉朝倒數將盡,我們萬不可違背天意啊。

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在眾人的勸說下,劉淵不去救司馬穎了,他意氣風發地說,我們有精兵數萬,良將十員,滅掉晉朝就在轉瞬之間,我劉淵即使不能效法漢高祖,至少也要成就魏武帝的功業。部眾們一聽,也來了精神,勸他以大單于為號令,重建匈奴帝國。劉淵說,既然我是漢室宗親,匈奴與漢朝又是兄弟,如今大漢已經滅亡,由我來把它的大旗重新舉起來,合情合法合理,現在這種天下混戰的局面,更讓人思念穩定數百年的漢朝。從今以後,我們就用漢朝的國號,遠尊後主劉禪,收取民心,飽讀詩書的人到底不一樣,邏輯清晰。

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公元304年,劉淵在左國城自稱漢王,將自漢高帝以下的三祖五宗供入宗廟,追諡蜀漢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劉淵打著“兄亡弟紹,光復大漢”的旗號,果然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晉朝民眾前來歸附。就這樣,劉淵建立了第一個胡人在中原大地上的國家漢國(後改為前趙)。劉淵定國號為漢,一來可以說是他的個人志向;二來是胡人入主中原,這在之前是從未出現的,劉淵為了穩定人心,要找個託詞,證明我不是異族,我是名正言順的漢室宗親,曹魏篡漢,晉朝篡魏,這些都是偽朝,我才是正統。千萬不要小看名正言順的作用,如果你實力足夠碾壓天下,當然說什麼都對,實力不足的時候,就要借勢而上。

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公元310年,在位僅六年的劉淵病死,被諡為光文皇帝(對應了劉秀的光武),又過了六年,長安城被攻陷,晉湣帝投降後遇害,西晉最終毀在了漢國手上。事實上,這個漢國的存在時間,並不算太長,經過一番內亂後,劉淵兒子劉聰被殺,侄子劉曜奪取了帝位,漢朝的名號就沒有從前那麼好使了,也沒人慕名而來了。劉曜就將國號改為了“趙”,史稱前趙。

開啟五胡亂華的劉淵本是匈奴人,反晉後卻要光復漢室,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