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個狀元,一生清貧到死都不做漢奸

自從隋朝開創科舉制以來,到清朝廢除科舉制後,期間一共產生了六百多位的狀元,考上狀元一直都是每個應試子弟的夢想。在清朝末年,由於社會變革動盪,清政府廢除了科舉制,因此在1904年,中國歷史上出了最後一屆狀元。


中國最後一個狀元,一生清貧到死都不做漢奸

最後的一位狀元名為劉春霖,為晚清光緒三十年甲辰科狀元,稱之為“人間第一人中的最後一人”。早年期間劉春霖家道貧寒,他的父親在縣衙裡做差役,母親在裡面做女僕,雖然家庭貧困,但劉春霖學習特別刻苦。而且天資聰穎非常受到老師的喜愛,一手字體更是寫的妙筆生花,當時他的老師斷定這個孩子以後肯定有很大的出息。

中國最後一個狀元,一生清貧到死都不做漢奸

當時劉春霖在當上狀元時還有個小插曲。在1904年7月,清王朝按例舉行殿試考察士子,最後主考大臣按照試卷的優劣排定朱汝珍為狀元,劉春霖為第二名。將名單呈給慈禧時,慈禧發現狀元是廣東人朱汝珍,名字中帶有珍妃的珍字,而且還是廣東人,當時叛亂黨大都是廣東人,因此慈禧對朱汝珍特別反感。

中國最後一個狀元,一生清貧到死都不做漢奸

然後見到第二名劉春霖時,立即感覺眼前一亮,當時清政府處於沒落捱打的時候,春霖之意有復興繁榮的意思,而且劉春霖又是河北肅寧人,肅寧有天下太平之意,而且劉春霖的字體俊秀文章也不錯,慈禧也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因此大手一揮欽定劉春霖為金科狀元。

中國最後一個狀元,一生清貧到死都不做漢奸

後來清朝政府被推翻,劉春霖賦閒在家,因此北洋政府召其來任職,曾任北洋政府的秘書廳廳長,但目睹了軍閥混戰、內部爭鬥、政治腐敗的慘劇,自己憤慨不已,在民國17年退隱北平,以詩書自慰。

中國最後一個狀元,一生清貧到死都不做漢奸

隨後九一八事變爆滿,偽滿洲國成立,收到滿洲國的邀請出任教育部長,但遭到劉春霖的嚴厲拒絕,後來日軍佔據北平,要他在做北平市市長,劉春霖躲在家中不出來,最後日本人派兵洗劫劉春霖家中,1944年1月18日,劉春霖多次遭到日偽打擊後,心臟病加重,於北京逝世,沒能看到抗戰勝利,可謂“含恨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