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炒股養家,市場“十倍股”出來了(名單)

十年前,2008年伊始,正值上證指數從6124高位回撤,所有股民都認為這是大盤上漲到一萬點路上的一次正常調整,但最後事與願違。十年後,2018年年初,上證指數走出了一波11連陽的霸氣走勢,所有股民都在高呼牛市繼續,最後迎接我們的還是血淋淋的現實。

對於股民來講2018年是極度痛苦的,但往往越痛苦的時候,就是越容易發生反轉的時候。如果我們用一個宏大的視角去回看股市的歷史,可以發現一些看上去很簡單但卻十分有效的規律。比如無論是07年還是15年的牛市,下跌的過程都可以分成三大階段:A浪下跌,B浪反彈和C浪下跌。再比如B浪反彈和C浪下跌往往是一個互補關係,B浪反彈越急越短,C浪下跌就越緩越長,反之同理。如果再往前看,回顧A股三十年的歷史又可以發現,每一次牛市間隔的時間也呈現出逐漸縮短的趨勢。

2019炒股養家,市場“十倍股”出來了(名單)

但即便是在09-13長達四年的漫長熊市當中,依然有942只股票實現了正收益,其中區間漲幅超過50%的股票有440只,區間漲幅翻倍的股票有240只,實現5倍漲幅的有25只,實現10倍漲幅的有11只。事實證明牛熊並不是絕對的,只要買對的股票,每天都可以是牛市!

那麼問題來了,在當前的環境中買什麼股票才能賺錢?每個人都想要買到十倍股,十倍股到底長什麼樣呢?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我們為大家分析了歷史上所有可以無視牛熊的十倍股,發現他們身上都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徵。

特徵一

正確的風口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90年代A股誕生以來我國經濟一共經歷了四輪大的產業更替,每一輪風口都誕生了不少十倍股。

2019炒股養家,市場“十倍股”出來了(名單)

接下來的風口在哪裡?12月18日在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國家獎勵表彰了100位優秀的企業家和科技人才,仔細研究一下這些受到表彰的人都來自什麼行業,基本上就能知道接下來的風口會往什麼地方轉移了。

特徵二

業績優秀

業績絕對是股票能走出十倍漲幅的核心因素。我們統計了過去五個十倍股集中誕生的時間段,發現一個很明顯的規律:十倍股的淨利潤增速都要遠遠高於當時市場整體的增速。因此想要找到十倍股,需要盯緊那些業績優秀的股票!

2019炒股養家,市場“十倍股”出來了(名單)

特徵三

民企+中小板

過去,A 股的十倍股主要分佈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中,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這種趨勢越發明顯。這種變化與A 股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有關:A 股最初推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給國企解困,因而上市的也主要是國有企業。隨著國企股權分置改革的推進,A 股的擴容改革也同步進行,2004 年,深圳市場推出中小板,深市主板停發,2009 年,深交所又進一步推出創業板。明年上交所將推出科創板,而未來科創板中誕生出一些十倍股也完全是在預料之中的事。

2019炒股養家,市場“十倍股”出來了(名單)

特徵四

長三角、珠三角

從10 倍股的地區分佈來看,廣東、浙江、江蘇、北京、湖北五個省市排名前五,其中廣東、浙江、江蘇三省的10 倍股數有105 家,佔40%。而5 倍股的集中度更加高:廣東、浙江、江蘇三省5 倍股合計將近200 家,佔比約一半,如果算上北京、上海、福建,則六省市的5 倍股數量接近300 家,佔比超過7 成。這些地區市場經濟發達,企業的成長也更加順暢。

2019炒股養家,市場“十倍股”出來了(名單)

最後一句話總結:2019年,投資那些處於風口行業的,業績優秀的,處於發達地區的民營中小板企業,說不定一不小心就買到了傳說中的十倍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