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荒當頭不懼違約風險,信用債上演“冰與火之歌”

超8倍認購、發行利率快速下行——儘管開年來違約不斷,但“資產荒”下機構對信用債以及城投債的態度正在發生逆轉。

一位債券承銷人士表示,近來的確能看到信用債尤其是城投債發行趨勢向好,機構熱情也普遍較高。

“城投債主要受益於基建投資。今年看好基建投資潛力,對城投債是利好。我們也會挖掘城投債的投資機會,包含評級比較低的城投債。”北京一位公募債券基金經理表示,但前提是注意信用風險的防範。

最近一段時間,城投信託項目接連違約,產品風控及投資區域經濟狀況也成為各投資機構的重點關注方向。隨著城投債分化的逐漸加大和城投“金身”打破,對機構而言,意味著“一視同仁”的城投債投資策略也亟需做出改變。

信用風險與“資產荒”

2019年新年伊始,信用市場便“雷聲滾滾”,“16大機床MTN001”、“18華陽經貿CP001”、“16新光01”、“18康得新SCP001”等多隻債券出現實質性違約。

而就連一向擁有“城投信仰”的城投“金身”也被打破。繼去年9月份爆出首例城投項目違約後, 2019年初又發生“通遼城投”信託計劃“金馬522號”未按期兌付。

一面是信用風險,一面卻是對信用債的瘋搶——信用債唱響“冰與火之歌”。

全面降準後資金寬鬆,信用一級市場認購熱情悄然高漲,1月7日以來一級市場發行利率快速下行。

1月8日發行的3年期中票“19河鋼集MTN001”發行利率為3.8%,創造了該發行主體最近幾年同期限中票融資成本的最低值;就連房地產企業的融資也有了改善,比如民營房企濱江房產發行的短融債“19濱江房產CP001”,與2018年11月發行的同期限“18濱江房產CP002”相比,票面利率下降了60個基點(BP)。

“大家的關注點還是在資金面上,前段時間央行降準,資金面很鬆。”上述北京公募債券基金經理稱。

與此同時,投資者的認購熱情也非常高。比如1月9日發行的票面利率為4.1%的5年期城投債“19國興投資MTN001”,全場認購倍數高達8.1倍。

“一般投標量是發行量的2倍就比較正常,8倍顯示投資人熱情非常的高。”業內人士稱。

統計顯示,2019年1月至1月18日的信用債淨融資額達到2788.8億元,超過了2018年12月整月的融資規模。

“過去一年的風險爆發以及違約主要出現在民企領域,雖然去年年底信用緩釋工具以及政策出臺支持民企,但民企行業問題不光是融資收縮。融資環境變差導致,行業本身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治理結構等內生性問題。我們還是認為高等級的龍頭可以去挖掘一下,但是低等級的投資機會並沒有到來。”該北京公募債券基金經理進一步表示。

另外,在“資產荒”下,不僅信用債,就連銀行可轉債也被哄搶。日前平安銀行網下發行約80億元的可轉債,網下申購有效金額達到約10.75萬億元,申購倍數超過1400倍,中籤率僅約0.074%。

分化的城投債

通遼城投日前公告稱,與中江信託合作成立的中江國際金馬522號開魯縣魯豐實業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分批募集投資資金1億,該信託計劃於2018年12月22日到期。由於和中江國際信託溝通未及時達成一致,子公司開魯魯豐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未按時還款。

“2019年~2020年是城投的分化年。好的壞的、轉型和沒有轉型的,差距會拉的非常大。尤其是2014年之前所有城投基本都一樣,銀行給地市級一家AAA城投和區縣級AA級的城投做貸款基本沒有差別,而且城投做的事情基本差不多,多是基礎設施建設或者土地開發。但是這幾年我們發現平臺的分化正在拉大,城投公司之間如果產業投資方向不一樣,甚至不一定能交流起來。”華東地區一位參與城投轉型的諮詢人士稱。

此前,很大一部分資源向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相關的融資平臺所傾斜,機構也願意向平臺公司提供融資,主要就是看重背後的政府信用。

隨著 2019年我國地方債發行大幕開啟,地方債發行備受各方關注。相關監管人士表示,發展地方政府債券市場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有效手段。地方政府以企業信用的形式去舉債,背後是政府信用的支持,既違背了改革的方向,也混淆了政府和企業的關係,還擠佔了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金融資源。

上述參與城投轉型的諮詢人士人士表示,現在很多城投也意識到轉型的必要,隨著資源都在向大城投和地市級城投傾斜,擁有較好資質與資源的城投平臺轉型空間也會較大。

“城投混改的方式很多種,一類是引入戰略投資人,可能控股也可能參股;第二類是城投參股其他企業;還有一類是員工持股。”

“現在全國已經做了幾家城投轉型,有一家省會城市城投下面有兩家子公司引入了社會資本已經完成,現在來看運作的也不錯。”不過他也表示,相對而言,AA或AA以下的區縣級的城投轉型難度就要大很多。

“今年我們會開始加大城投的研究,包含評級比較低的城投債。”上述北京公募債券基金經理也表示,但前提是注意信用風險的防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