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保險銷售促成的三個層次之產品拆解|理財溝通篇

這是 星辰達海 的第 71 篇原創文章

年金保險銷售促成的三個層次之產品拆解|理財溝通篇


(一)


在上週的文章當中,我們把銷售促成的基本心法做了介紹,總結來說是站在客戶旁邊引導他做決策、給他合理的“選擇”以及給做決定可以反悔的後路,這適用於所有銷售。

今天具體到產品層面,來看看保險特別是年金型保險,在銷售時的促成方法。

(二)


①先劣後優,強化信任

人有一個很奇怪的特點,你說完美他不要,會懷疑;你說有缺陷,他覺得還可以。這是人天然的心理特徵。

比起一個什麼都好的產品,我們通常更傾向於選擇更符合我需求的產品。因為我們本能地相信,全面必然意味著每一個特點都不突出。

不需要完美來打動,只能通過優勢讓人動容。

各方面都描述得完美的產品,可能是騙子賣給你的。

另外從任何產品上來講也同樣如此,沒有一個產品能夠滿足所有人所有的需求。一個房子可能地段很好,但綠化不佳;容積率很好卻可能戶型一般,總之真的不存在完美的產品。

人的一輩子又何償不是,就是伴隨著不完美,帶著遺憾度過。

人亦無法完美,過於理性可能缺乏人情味,注重情感可能缺少理性規劃。

一個金融產品也同樣如此,我們沒辦法同時滿足收益性、流動性、安全性,也沒辦法既能照顧現在又可以安排未來。

在銷售時,與其把你推薦的東西誇得天花亂墜沒有死角,可以滿足所有需求,倒不如通過自曝其短的方式,讓你的推薦顯得真誠而真實。

拿年金保險來說,除分紅外,基本的生存金在5年後才開始領取,5年以後開始領取就是一個劣勢,對應的優勢是5年之後就有穩定的現金流產生,看到20年、30年的收益非常高。

那實際銷售的時候不妨這樣說“這個產品不足的地方是第二年開始有分紅,5年之後才能有穩定的現金領取,不過5年內的資金其實您早已安排好了,這個產品的作用是把未來幾十年的生活都安排好”。

當你自己把產品的不足都說得理直氣壯,客戶也會很好奇,那到底有什麼優勢呢?緊接著後面介紹的話就更容易聽進去也更有說服力。

②正面引導,強化優勢

在銷售促成階段,最常見的促成方式可能是“張姐,對這個產品,您還有哪點不滿意呢?”,希望通過客戶的提出一個具體的反對問題,去處理進而獲得認同。

但實際情況是,因為去問劣勢反而會放大不足,原本搖擺不定的客戶可以直接決定不購買。

客戶不購買可以有上萬種理由,但只要真的想買,一個原因就夠了。只要把產品的優點無限放大,進而能弱化劣勢。

人會按語言引導的方向形成慣性

,進而去思考,提問負面就會從負面的印象中去尋找答案。

就像人很容易突然陷入很負面的情緒當中,在那裡傷春悲秋,越是去想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卻永遠無法得到答案。真正合理的做法是走出門,也許是運動出出汗,也許是燙個頭髮使自己變美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負面到正面的轉換,並沒有那麼複雜,語言模式的引導也是其中一種方法。

所以接著第一個方法,在自爆短板之後,需要把產品優勢予以放大,就是讓客戶自己說服自己。

拿年金險來說,這個時候進一步放大優勢的方法,可能是通過一個故事,描述一個畫面來實現。

比如年金險的持續領取,可以說是一種陪伴終身的工作收入,並且這份收入不必上班,無需打卡,沒有壓力等等。想一想,每個月你的銀行卡自動打入1萬塊,這筆錢讓自己生活無憂,還可以照顧家人,因為自己有錢也就不必寄望於他人,也就更有尊嚴等等。

按照這個思路,把優勢放大再放大。

③特色反問,形成反差

這一點要容易理解一些,就是通過反問的方式,讓客戶再確認自己的初衷,這個產品是不是能滿足自己的預期。

反問,建立語言有力的語言建立衝擊效果,形成客戶感性上的判斷。

核心在於形成反差。

因為人在一個平淡的語言環境下,很容易沉浸在理性的判斷當中,而通過反問去再強化他選擇產品的初衷。

拿年金產品來說,去問客戶“我們賺錢的最終目是為了自己花得安心、放心,年金的每年領取達到的就是這個效果,難道不是嗎?”


(三)

爆出不足、放大優勢、特色反問,這三點逐步深入,連環打擊,你get到了嗎?

通過以上三點,是不是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的有效話術呢?試試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