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授衔,中央让他自己填军衔,他填了中将,中央却说太谦虚了

开国授衔,中央让他自己填军衔,他填了中将,中央却说太谦虚了!

在江西兴国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出生了一个一生注定不平凡的婴儿,他的名字叫陈奇涵。兴国县是一个很有名的县,因为那里出了很多将军。而陈奇涵也是其中之一。

开国授衔,中央让他自己填军衔,他填了中将,中央却说太谦虚了

22岁的陈奇涵算是正式开始了他的军旅之路,他在那年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我们大家熟知的朱德将军也在也在这个学堂就读过,所以他算是朱德将军的学弟。从讲武堂毕业后的陈奇涵,后加入了赣军,在这段的军旅生涯中,他受到了赣军将领的欣赏。一路从试用的新兵蛋子升至了营长,虽然官升至此,但是他发现赣军不是一支能真正能够为国效力的军队,于是便选择了退出,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革命真理,后加入了孙中山的革命军队,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参加了对抗北洋军阀等战争。

开国授衔,中央让他自己填军衔,他填了中将,中央却说太谦虚了

28岁时,他又派遣至黄埔军校担任教官,在黄埔军校 时,他一共培训了三届的同学,这其中包括林彪、戴安澜等名将。在这期间他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32岁的时候,他是兴国县的常委和党团书记,那年主席率领军队路过兴国县,陈奇涵为其准备了大量的钱财和粮食,后一路护送其离开了兴国县。后来的陈奇涵被党组织调往了各军担任军队的参谋长,参与了国共的反围剿斗争,后担任十五军军团的参谋长参加了长征,后来因为其优秀突出的表现,被调往了中央工作。在他和日军打仗结束后,就开始了自己擅长的军人训练的教育工作。主要负责当时特种兵的培养,以及参谋人员的培训。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许多优质人才。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回到了前线指挥作战。在东北艰苦的作战环境中,不畏艰苦,积极备战,为我国解放贡献出了自己强大的一份力量。除了人辽宁军区的司令员外,在52岁任江西军区司令员指挥作战剿匪约四万余人。

开国授衔,中央让他自己填军衔,他填了中将,中央却说太谦虚了

在建国后,开国授衔时,因为陈奇涵的卓越战争表现,他不是像其他人一样直接被中央授予军衔军职,中央让他自己填写自己想要的军衔,最后他自己不好拒绝便填写了申请授予他中将的军衔,中央领导却对他说他太过谦虚,最后经由中央综合考虑,做出了决定,都认为最少还该授予他更高一级的军衔;最后就没有授予陈奇涵中将的军衔,授予了其上将的军衔。如此优秀的他却在授予军衔事件上如此的谦虚。他参与战争的功绩本就无愧于上将的军衔,同时还为我国培养了如此多的优秀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