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特检科医师王鹏:平常路,也能成就精彩人生

歌曲《平凡之路》中曾经唱道:“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每一个人,哪怕平凡,哪怕普通,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属于自己的生活,在这过程中,可能会有纠结,可能面对取舍,但只要坚守初心,坚持正确的方向并努力为之奋斗,在平凡中也能收获精彩的人生。泰安市中心医院特检科的医生王鹏,便是在平凡的岗位,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与价值。

爱岗敬业迎复审

12月5日,泰安城区迎来首次降雪,瑞雪呈祥,在人们沉浸在初雪的欢愉之中时,对于中心医院人来说,一个更好的消息传来——泰安市中心医院现场评价成绩符合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要求,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现场评价!四年一度的三甲复审通过,这不仅是对医院综合水平的肯定,也是对上千名中心医院人努力的肯定。复审通过的消息传到特检科的时候,王鹏刚刚为患者做完腹部超声检测,同事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王鹏,咱们成功啦!你今天终于不用加班,可以按时回家了!”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特检科医师王鹏:平常路,也能成就精彩人生

原来,为了迎接本次三甲复审,作为特检科的三甲复审联络员,王鹏已经连续加了好几个月的班了。在同事们的眼中,王鹏一直是个“积极人儿”,在做好超声检查等日常工作的同时,他还负责特检科应急管理工作,每年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相关应急演练、培训,在筹备三甲复审期间,王鹏协助科主任进行三甲复审工作:研究检查内容、收集资料、培训同事,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就会全身心投入去做好。

对于王鹏的努力,科室领导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科主任王梅十分肯定王鹏的工作,但王鹏认为,复审不是英雄主义,他来自科室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努力,来自所有同仁的支持配合。“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而我做的,就是像一根线一样,把一颗颗螺丝钉连起来。”作为科室里的一名普通医师,在复审工作的过程中,每一位同事都给了他足够的信任与支持,这令他备受感动,“就说我们科的崔燕老师,经验技术都比我这个‘小学生’强很多很多,但是在复审筹备的时候,她每天都跟我们一起练习,在模拟心肺复苏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对着桌子或床板练习,为了让动作更标准,崔老师的手都练肿了,还在照常练习。”同事的支持与信赖,让王鹏坚定了信心,在后来的筹备中,他更加努力和用心,简直把医院的办公室当成了家里的书房,只要有时间,就来办公室想一想复审可能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制定培训计划,为科室评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爱学爱动勤努力

三甲复审的成功让王鹏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其实在这之前,他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在2014年医院三甲复审的时候,王鹏作为助手参与筹备,甚至还因为长期劳累患上了阑尾炎,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和同事们坚持苦战了三天两夜,完善资料档案顺利通过2014年三甲复审。

2017年初,泰安市中心医院成为全省首家超声全时段预约试点单位,在筹备期间,王鹏被指派去协助测试程序本地化工作,这项工作虽然与超声相关,但是对于医学专业的人来说,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工作都是从未接触过的,都是从零开始。对接上级、调试后台、测试数据,一项项工作,王鹏都做得有条不紊,在信息中心同事的全力支持下,系统不但成功上线,还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段时间。

与王鹏聊天,在他口中听到的最多的关于自己的字眼,便是“平凡”与“普通”,但也正是这份平凡与普通,让王鹏更加珍惜当下,更习惯用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感来充实工作与生活。起点低,他便不断学习,考取医师资格、钻研小儿肺脏超声、研究介入超声……每一个挑灯夜读的晚上、每一次动手实践,都见证了他的努力。在特检科,论学历、论经验,王鹏都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每一个交到他手中的事情,他总能办得令人放心和满意。稳妥的办事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让王鹏在平凡之中走出了一条不凡的道路。

爱院如家传美德

作为从小就在医院家属院长大的孩子,王鹏与中心医院的缘分,大约是始于生命的最开始。父亲工作的科室、医院里的小凉亭,都是小王鹏常去的地方。1993年,泰安市中心医院首创三甲,当时的王鹏还是个6岁的孩子,因为父亲时常工作到深夜,等待父亲回来讲故事的小王鹏常常是等着等着就睡着了。小时候的王鹏没有等到父亲的故事,但是父亲热爱工作的精神,却在他的心田上播下了种子。王鹏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跟着父亲去工地,他问父亲为什么花这么长的时间去干一件事情,父亲对他说,干了的事情干不好,还不如不干。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王鹏深受启发,时至今日依旧不忘,这句话指导着他的工作,他成为了他的信仰。所以对待每一件事情,王鹏总是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投入。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特检科医师王鹏:平常路,也能成就精彩人生

进入医院以后,王鹏十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因为家住的近,过年或者节假日同事提出换班他从没有推辞,遇到需要加班的事情,他总是当仁不让。工作多年来,他先后获得爱岗敬业先进职工、工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团员团干部等称号,多次医德医风考评优秀。哪怕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在点滴的工作生活中,他已经把自己做到了最好。在坚持做好自己和服务他人的道路上,他从未迷茫,正如他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向哪个方向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