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留給後人的智慧,受益終生!

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二十四史》的內容非常豐富,包含了許多經典的人生智慧。

既有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有對世間規律的總結,值得我們細細品讀感悟。


《二十四史》留給後人的智慧,受益終生!



1

為人篇


古人做人講求中庸,重義輕利,修養自己的品德。

與人相處以誠信為先,為人子孫做到孝敬父母。

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

譯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質留給後代子孫,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筆財富嗎?

義感君子,利動小人。

譯文:道義可以感動君子,利益可以打動小人。

君子立身,雖雲百行,唯誠與孝,最為其首。

譯文:君子在社會上立足成名,儘管需要修養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誠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2

事業篇


那些寫在成功學書中成事的道理,早就被寫在了史書中。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譯文:站在深潭邊,希望得到裡面的魚,還不如回家去結網。

成遠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顧細謹。

譯文:有長遠打算的人不應為眼前的一點怨言而擔憂,做大事的人不必顧及一些細微瑣事。

智者棄短取長,以致其功。

譯文:聰明人捨棄短處,發揮長處,以此來取得成功。


《二十四史》留給後人的智慧,受益終生!



3

世事洞察篇


變化的是人,不變的是世事運行的理法。

不論是古是今,人心總是相似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譯文:(人生一世,無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為利而來;天下攘攘,都是為利而往。

濁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

譯文:希望從渾濁的源頭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體有筆直的影子,這都是不可能的。

成敗相因,理不常泰。

譯文:成功與失敗互為因果關係,世事不會永遠太平安寧。

4

為官治國篇


金庸說過,“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居官當廉正自守,毋黷貨以喪身敗家。

譯文:當官的人應該廉潔公正,堅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為貪財而喪身敗家。

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

譯文:朝廷裡的人自己行事都不正,怎麼要求天下的人行為端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