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精華60句閱盡世間興衰,讀懂先賢智慧!

《二十四史》精華60句閱盡世間興衰,讀懂先賢智慧!

《 史 記 》

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譯文: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收穫。

感悟: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聰明之人不可能永遠聰明,他也有失誤的時候,只有正確對待失誤,才能將它降低到最少。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聰明的時候,只要加以學習,就會有所收穫。

2.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危於無形。《史記》

譯文:明智的人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早早預見,聰明的人在無形中就能避開災禍。

感悟:沿襲古意,指事物還沒有發生之前就預見到了事情的發生,危險出現之前就已經安排好了避免危險的方法,喻指要著眼長遠,居安思危。

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史記》

譯文: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候,他的話也是善良的。

感悟:人在危難關頭,生命的火焰即將熄滅的時刻,最容易流露真情。儒家早期的代表人物主張“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迴歸到善的境界。善是人心的本來面目,孟子說:“人人皆可為堯舜”,就是要求人聽過自己的主觀努力,恢復人心的“善”。

4.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記》

譯文:能夠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夠說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夠說出怎麼做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夠做得好。

感悟:在現代社會中,如果我想要改變別人的思想和行為,首先自己必須是一個心口一致的人,如果自身行為不端,只是口頭提倡和標榜某些文明理念,當然不能讓別人心悅誠服。

5.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

譯文:(人生一世,無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為利而來;天下攘攘,都是為利而往。

感悟:名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名利無止境的貪念;真正摧毀一個人生活的並不是名利,而是隨名利而來的虛榮、黑洞一樣越來越大的慾望。追求名利,同時不被名利左右的人,才是有理想的人,有智慧的人。

6.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史記》

譯文:苦口的直言,就像良藥;動聽的言辭,就像疾病。

感悟:良藥苦口、忠言逆耳,這句話韓非子寫過,孔子對弟子說過,六祖惠能對信眾頌過。從小到大,耳熟能詳。說的都是一個道理,逆耳之言,拂心之事,是進修德行的砥石

7.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記》

譯文:依賴品行立足的人越來越興盛,依賴武力讓人順服的人會逐漸走向消亡。

感悟:財富、威信與權貴無不由德而興、由德而久,而自持一時背景和魯莽之力的愚者哪個有好的結局?

8.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史記》

譯文: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難,但失敗卻非常容易;時機要得到很難,但失去卻十分容易。

感悟:人做事都要掌握時勢和時機。時機不對就不要出頭。“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被蝦戲。”沒有時機,就不要盲動,盲動只會落得被動。保存實力,待時而動。

《二十四史》精華60句閱盡世間興衰,讀懂先賢智慧!

《 漢 書 》

9.事不當時固爭,防禍於未然。《漢書》

譯文:事情不應該立馬確定下來,防止禍端在沒有發生之時。

10.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漢書》

譯文:先採取行動的往往處於主動地位,後採取行動的往往被人所制。

感悟:正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現實生活中,雖然不一定像爭權奪利那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情況,後發的人也不一定就會失掉性命,但“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這個道理,我們還是要記住!

11.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漢書》

譯文:有了過錯,而不悔改,這才叫過錯。

感悟:常言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既然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就產生了我們如何對待錯誤的問題,犯了錯誤,關鍵不在於錯誤本身,而在於是否能改正,今後不再重犯同樣的錯誤。

1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漢書》

譯文: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

感悟:人的禍患多源於自身永不知足的貪婪本性,因此,聖人不僅要有優秀的道德修養、完美的人格魅力,還要築牢廉潔自律的思想防線。知足是“已經滿足於”所得,而知止,則是“獲取過程中”主動放棄。

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滿足,一輩子都不會被慾望所控制而辱沒自己;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能有所節制,於是一輩子都不會因為自己不恰當的行為而蒙受羞恥。

13.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漢書》

譯文:在一百里的範圍之內,可能氣候是一樣的,出了一百里,這個氣候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

《 後 漢 書 》

14.精誠所加,金石所開。《後漢書》

譯文: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

1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16.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

1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後漢書》

譯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

感悟:“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從古至今,很多志士仁人對自己的聲譽都是倍加珍惜的,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東漢時的昌邑縣令夜間懷巨金賄賂楊震時說:“幕夜無知者。”楊震回答說:“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結果楊震斷然拒絕賄金,維護了自己的清白人格,因此才有“震威四知”一語出現。

1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

譯文:站在深潭邊,希望得到裡面的魚,還不如回家去結網。

感悟:生活中,有的人看到別人先富起來了,會有羨慕之心,這當然是人之常情,但光羨慕是不行的,應該去努力掌握致富的本領,探尋致富的途徑,這才是最根本和可行的,這就是“退而結網”。

19.丈夫有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漢書》

譯文:大丈夫立志,越是處境困難時越是堅定不移, 越是年老,其志向越是雄壯。

20.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

譯文:富貴時不要忘記貧困時的朋友,不要拋棄共同患難過的妻子。

感悟:人不能忘本,縱使自己飛黃騰達了,患難當中的知交朋友不能遺忘,對於跟我們胼手胝足的妻子也不能拋棄。

《二十四史》精華60句閱盡世間興衰,讀懂先賢智慧!

《 三 國 志 》

21.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三國志》

譯文:說話跨越了真實的情況,不可以太過重用(這個人)。

2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三國志》

譯文:人分別了一些時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來看待。

23.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三國志》

譯文:對照明鏡是為了看清自己的面容,研究古事是為了知道今天的時勢。

24.明者見危於無形,智者見禍於未萌。《三國志》

譯文:明智的人在危險還沒形成時就能預見到,智慧的人在災禍還未發生時就會有所覺察。25.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三國志》

譯文:把鍋裡的開水舀起來再倒回去,使它涼下來不沸騰,不如把火滅掉抽去柴薪。

26.迷而知返,失道不遠;過而能改,謂之不過。《三國志》

譯文:迷路後知道回來,就離正確的道路不遠了;犯了錯誤能夠及時改正,錯誤就不算什麼。

《 晉 書 》

27.義感君子,利動小人。《晉書》

譯文:道義可以感動君子,利益可以打動小人。

感悟:孔子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思是說,君子懂得的是義,而小人懂得的是利。對待君子應以義感化,對待小人則應該處處曉以厲害,以利來誘惑,以害來制約。社會中的人是良秀不齊的,有君子,也有小人,明曉了君子與小人的不同,就可以以義交於君子,以利打動小人,使小人、君子各得其所,各盡其能。

28.太剛則折,至察無徒。《晉書》

譯文:過於剛直就會折斷,極其明察就沒有門徒。

29.全一人者德之輕,成天下者功之重。《晉書》

譯文:成全一個人功不足道,拯救天下人功德重大。

30.學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晉書》

譯文:學習的人,不擔心才學比不上別人,而是擔心沒有立下遠大的志向。

31.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晉書》

譯文:長久積累善行,知道的人很少;一天做了壞事,四面八方都會知道。

感悟: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人們對壞人壞事的關注度遠比對好人好事的關注度要高,因為好人好事出不出現,對人們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有了好人好事也不過是錦上添花,人們對此也並不抱多大期望。

《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

32.疾風知勁草,嚴霜識貞木。《宋書》

譯文:起了強風,才知道何種草足以抵擋風力;下了冰寒的霜,才知道哪種樹能夠受耐嚴寒。

感悟:“疾風知勁草”。這話至今人們還經常說,多是比喻在大風大浪中立場堅定不移,即使是在殘酷鬥爭或生死關頭也不動搖不變節的人。只有經過嚴峻考驗的人才配享用這五個字。所說“嚴峻考驗”,包括艱難困苦、流血犧牲,亦包括在和平環境中,在金錢美色的“疾風”包圍下,能不能做一棵摧而不折的“勁草”。

33.有賢而不知,知賢而不用,用賢而不委,委賢而不信,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南齊書》

譯文:有賢才卻不知道,知道了賢才而不用,即使用了卻不委以重任,委以重任卻不信任人家,這是通患。

34.不充詘於富貴,不遑遑於所欲。《梁書》

譯文:對於富裕和顯貴不得意忘形,對於所想要的不匆匆忙忙去追求。

35溪壑可盈,志欲無滿。《梁書》

譯文:溝壑可以蓄滿水,而人的志向和慾望是永無止境的。

36.居後而望前,則為前;居前而望後,則為後。《陳書》

譯文:在後面,望著眼前,那是前;而在前面望著後面的,就為後。

37.取草絕根,在於未蔓;撲火止燎,貴乎速滅。《陳書》

譯文:取草斷了根,在沒有蔓延;撲火停止燃燒,貴在迅速消失。

《魏書、北齊書、周書》

38.儉為德之恭,侈為惡之大。《周書》

譯文:勤儉乃修養德行必須的態度;奢侈是惡行之中最嚴重的。

感悟:崇尚節儉,反對奢侈,是我們民族自古提倡的優良美德。我國曆史上眾多有識之士在生活上都十分注意自身的儉樸,也非常重視對後代的“儉樸”教育。這種身教言傳之精神,成為後人正身教子的楷模。這兩句上古流傳下來的寶貴格言,對當今民風具有現實的教育和針砭意義。

39.學不精勤,不如不學。《周書》

44.士必從微而至著,功必積小以至大。《周書》

譯文:成功的人必然都是從默默無名開始才有後來的聞名天下,功勞也是小功績慢慢積累才成為大功勞。

40.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周書》

譯文:以其精湛的專業知識傳授他人(作經師)並不難;而能以其淵博的學識,高尚的人格修養去教人如何做人(作人師)就不那麼容易了。

感悟: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既要精於“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

《二十四史》精華60句閱盡世間興衰,讀懂先賢智慧!

《南史、北史、隋書》

41.人生不得行胸懷,隨壽百歲猶為夭。《南史》

譯文:人的一生如果不能施展抱負,即使活到一百歲,也像是死了一樣。

42.蟬躁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史》

譯文:蟬兒的叫聲越喧鬧,森林就越發顯得靜寂;鳥兒的鳴叫聲越響亮,山野就更加顯得清幽。

43.審而後發,猶未為晚。《北史》

譯文:仔細瞄準了,再把箭射出去,這樣雖多費點時間,也不算是遲誤。

44.時不可再,機不可失。《隋書》

譯文:好的時機不可放過,失掉了不會再來。

《舊唐書、新唐書》

45.先謀後事者逸,先事後謀者失 。《舊唐書》

譯文:先謀劃後做事的人成功,先做事後謀劃的人失敗。

感悟:做事須有謀劃,有準備,未雨綢繆才易於獲得成功;如事先沒有打算,心中無數就盲目辦事,一遇困難猝然不知所措,就易於失敗。

4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

譯文: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興衰和更替;以人作鏡子,可以明白得失。

感悟:“銅鏡”只能影射出我們外表的瑕疵;“人鏡”則能暴露人格品德的缺憾。 “人鏡”可以是別人,也可以是自己;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就是自己的“鏡子”。“以人為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面對諍友直言時。一代明君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芸芸眾生。

47.不才者進,則有才之路塞。《新唐書》

譯文:無才的人得到晉升和重用,那麼有才之士就不會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

《舊五代史、新五代史》

48.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譯文:憂慮勞苦才可以振興國家,圖享安逸必定禍害終身。

49.習見善則安於為善,習見惡則安於為惡。《新五代史》

譯文:經常見到善行善舉也就會受影響與人為善,反之亦然。

《宋史、遼史》

50.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宋史》

譯文:自身不作表率,別人就不會服從;不以自身為先,別人就不能相信你。

51.感物之道莫過於誠。《宋史》

譯文:感動萬物的方法沒有什麼比得過誠。

52.恩賞明則賢者進,刑罰當則奸人消。《遼史》

譯文:恩賞分明賢者就會趨之若鶩,刑罰得當奸人就會消滅。

《二十四史》精華60句閱盡世間興衰,讀懂先賢智慧!

《金史、元史》

53.疑人勿使,使人勿疑。《金史》

譯文:懷疑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人就不要懷疑他。

54.政令乖失。則人心不服,雖得之亦將失之。《金史》

譯文:政令出現差錯,那麼人心就會不服,即使是得到了中原之地也將會失去它。

55.天下未嘗乏才,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理勢然耳。《元史》

譯文:天下從來沒有缺乏人才,求則得之,放棄了就失去的,情勢如此罷了。

《明史》

56.富貴一時,名節千古。《明史》

譯文:享受富貴只能是短暫的一時,而清廉的好名節卻可以留存千古。

57.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明史》

譯文:接近小人的人一定也是小人,接近君子的人不一定就是君子。

58.居高位者易驕,處佚樂者易侈。《明史》

譯文:身居顯貴職位的人容易驕傲,處於逸樂環境的人容易奢侈。

59.求治之道,莫先於正風俗。《明史》

譯文:治理國家最根本的辦法,莫過於比民風純正更為重要的了。

60.人非有才之難,而非用其才之難。《明史》

譯文:人不是才能難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來實在困難。

注:圖文均來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