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应该好好说

说话,是要有对象的。一个人对自己说话那叫自言自语。

好好说话,实质是人相互间的尊重,再直白一点,就是礼貌,是遵守人际间交往的规矩。

坊间总有关于"规矩"的热议,因为不遵守规矩,而得到了血的教训。

动物是守规矩的,它遵守的是生存的规矩,而人却没有遵守自己生存的规矩。

公共场所、交通工具,那一面面黄色的警示牌,是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提醒。

对于规矩,也可能会一时忽视,但忽视的时间不对,就会玩丢了性命。

说话的规矩是什么?是和颜悦色。

我说的是正面层次的交往,对那些骗子、溜须拍马的人,请各自自行留意。

人和人之间谁也不欠谁,没有必要吹胡子瞪眼,出口伤人。

有话应该好好说

有不同见解,尽可以摆事实,讲道理。

我倒是觉得,如果真有血海深仇,倒不如双方闭嘴,打一架,分出个高下,把对方打的服了气,也比恶言相向强。

两人之间用尽人间污言秽语,相互对骂,明摆着是给别人演杂耍呢,自己还觉得了不起,可悲之极。

民间的纠纷,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没有好好说话引起的,俗话说祸从口中出,乱从言中起。只要有一方不守规矩,事情会搞得一发不可收拾。

事后调解,双方相互指责:他说什么什么了,他又说什么什么了,你看,是不是不好好说话惹的事?

试想,如果人们都能够和颜悦色的说话,还能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吗?

但这似乎是不可能的,这又与人各自的秉性、脾气、身体状态、强壮程度、身份地位、当下的心情密切相关,都随时可以给自己找一个可以不好好说话的理由。

领导对下属说话,一腔盛气临人的口气,认为和颜悦色有失身份;

大人教训孩子,粗声大气,连吓带骂,认为不这样就没有尊严;

孩子和大人说话,一副有求必应的口气,认为不答应就是不爱我。

规矩都哪儿去了?

我记得刚上小学时,语文课本的第一课就是教会我们要懂礼貌,要尊敬长辈。课本上那一副黑白线描的图,占了大半页,一位女老师在办公桌前站立着,一个男孩子在给她鞠躬,画的清清楚楚,让你看的明明白白。因此,从上学第一天起,学校要求孩子们放学后,进家门的第一件事,是向家长行鞠躬礼。

孩子们都很听话,每天回家见到长辈都行礼,在学校见到老师也行礼。后来入了少先队,见到长辈和老师就敬队礼,孩子们明白,那高高举起的手,代表理想和尊重。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规矩,让学校同学间充满友爱,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六十多年过去了,同学们还找机会聚会,同学们的家庭都很和谐幸福。这就是最初学校注重孩子们懂礼貌、待人诚恳、诚实守信教育的结果。

我的家乡宁远堡村,有着古老的和谐民风,老乡们说话从来都是温文尔雅,在宁远堡村的几年,从没看到人们吵闹对骂的情景,乡亲们淳朴可敬。

宁远人说话的口音,在话后音习惯带一个"蛋"字,似乎就是这个"蛋"字,提醒宁远人要好好说话。不信你就试试带着个话后音说句不礼貌的话,你说不出来!(那个专有名词"王八X"除外)。

这就是文化,能让家乡宁远堡村人世世代代保持淳朴,温文尔雅。

现在网络交往盛行,似乎说话都改成文字互动了,人们不见面,也就更忽视了规矩。不信你随便打开一个论坛、微博、贴吧,里面不好好说话的大有人在,也不知道哪儿来的无名火,莫名其妙的就口出污言秽语。孩子们没有些把持力,真要掉到这个坑里,如果能出来,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礼貌、诚信、相互尊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好好说话,从自身做起。

不好好说话,会引起肝火旺盛,自损阳气,于身无补。

注:此文内容由本人原创,最初刊发在微信公众号《宁远堡村》上,本次发表,对内容及题目做了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