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引起的文字獄:殘酷且隨意的君權

愛情引起的文字獄:殘酷且隨意的君權

01

乾隆統治中期,史書記載國家太平,民生富足,“天下未見之盛世”。但在盛世之下,卻是恐怖的政治高壓和和嚴酷的文字審查,很多文人因言獲罪,家破人亡。

在乾隆一朝,文字獄多達一百餘起,超過了康熙和雍正的總和。對於那些觸犯文網之禁的文人,乾隆一向採取殺無赦的態度。而在這肅殺的風氣中,卻有一個人保住了性命。

而這,不過是君權難得的戲謔之舉。

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乾隆出京恭謁泰陵,給自己祖宗掃墓。一個讀書人鬼鬼祟祟的走在御道旁邊,被護衛拿住審問。

只見此人拿出自己寫的一本書,名《〈詩經〉問與〈易經〉答》,稱其可以用易經解讀詩經,要獻給皇上,並附上自己的呈詞,審判官看到他的呈詞,樂了,原來此人大逆不道,衝撞聖駕,只是為了讓皇帝給他做個媒。

愛情引起的文字獄:殘酷且隨意的君權

袁守侗的審理報告

書生叫馮起炎,原來姓趙,後來母親改嫁,改姓馮,年齡大了,想著取個老婆光大門楣,只不過家裡窮,又屢考不第,沒有功名,至今沒有媒人上門,心裡急得很。

雖然沒有媒人,但馮書生卻自己找到了愛情。他在三姨母家,有一個表妹,叫小女,十七歲,待字閨中,可娶;然後又到五姨母家,發現又有一個表妹,叫小鳳,十三歲,也可娶。但就是沒錢吶,“力不足以成此事”,於是思前想後,覺得不能對不起自己的滿身才華,想起這個奇招來。

希望皇帝賜他銀冠玉帶,並“以陛下之力,差幹員一人,選快馬一匹,剋日長驅”,有皇帝詢問那兩個表妹,肯定親事就成了。

審判官樂完之後,把呈詞和書轉交給了皇帝。

沒想到乾隆皇帝看到呈詞很憤怒,他在呈詞裡讓皇帝稱他為“老師”,不要念他的名,以便教化天地。皇帝大怒,竟有如此妄人,衝突儀仗,信口胡謅,褻瀆經典,還膽敢賣弄炫耀,褻瀆聖聰。特別是色令智昏,毫無廉恥,敢讓皇帝給他做媒,把我當成拉皮條的了?著直隸總督袁守侗嚴加查辦。

不過皇帝也是人,憤怒之後也感到很可笑,並把這個笑話講後宮寵妃聽。袁守侗拿出審理結論後,乾隆覺得自己不該跟這個呆子生氣,又特別關照放他一馬,最後以“痴心迷惘”、褻瀆聖聰等罪,刺字發遣到寧古塔附近的冰天雪地裡去了,總算保住了一條命。

馮起炎的事情讓人發笑,皇帝也沒有太難為他,可要是認為皇帝仁慈那就大錯特錯了,皇帝都是天生的獨裁者,是隨時可能食人的老虎。同樣是妄人的文字獄,馮起炎被網開一面,另一個人丁文彬就被千刀萬剮了。

02

乾隆十八年五月,山東曲阜孔府門口來了一個面黃肌瘦、衣衫破舊的書生。此人自稱孔家親戚,叫丁文彬,說前日玉皇大帝託夢給他,讓他來娶孔府衍聖公的兩個女兒。

孔家報官後,審理說此人是精神病,父母雙亡,沒有娶妻,就魔怔了,自稱玉皇大帝給了他旨意,讓他改寫《洪範》和《春秋》,並讓他當了天子,改年號為天元。

山東巡撫楊應琚在奏摺中對他的病症進行了合理分析,他認為:“丁文彬出身貧賤至極,認識幾個字後,覺得自己身懷奇才,於是妄想富貴美色,痴心目識,結為幻影。”建議皇帝殺掉了事,別再牽連其他了。

乾隆不這麼想,要是簡單殺了,後面難免有其他人假冒自己精神失瘋擾亂輿論,於是責令凌遲。楊應琚在奏摺中提到丁文彬身體不好,乾隆掐指一算,要按正常流程,三法司會審、再行文到山東,丁文彬可能就病死了,這就太便宜他了。

於是立刻傳旨,讓楊應琚根據丁文彬的身體情況,自行決定行刑日期,如果病危,可提前凌遲處死。

楊應琚不敢怠慢,當夜赴大獄查看丁的身體情況,發現已經氣短無力了,於是立刻責令濟南知府佈置法場。6月14日,丁文彬被凌遲。此時距他犯事,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執法效率之快,世所罕見。

倆妄人同時冒犯天顏,一個被流放,一個卻被凌遲,君主的臉色太難以捉摸。如果說有什麼規律的話,那就是丁文彬碰上了年輕的乾隆,銳意進取,剛毅殘忍;而馮起炎碰到的是老年乾隆,心滿意足,略有人性。

愛情引起的文字獄:殘酷且隨意的君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