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億股份:寧波首富平安夜爆雷,實體企業如何度過資本的寒冬?

銀億股份:寒 冬!

2018年的平安夜,對於年過六旬的寧波首富熊續強而言,註定不會是平靜祥和的一天。

12月24日午間,熊氏家族控股的銀億股份發佈公告稱,無力償還2.99億元的公司債。同時,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也幾乎滿倉質押,首富家族深陷爆倉危局。

銀億股份:寧波首富平安夜爆雷,實體企業如何度過資本的寒冬?

真是一份特別的"聖誕節禮物",一顆驚雷,讓數萬中小股民和債券投資人的神經,瞬間緊繃!

曾幾何時,"銀億系"在資本市場威名赫赫!2011年,銀億集團房地產板塊"借殼"ST蘭光成功上市,後更名為銀億股份;2014年,併購康強電子,正面硬剛"敢死隊隊長"徐翔;2016年,併購河池化工,"銀億系"又開始一條漫漫"洗殼"之路。

銀億股份:寧波首富平安夜爆雷,實體企業如何度過資本的寒冬?

在A股"斬獲"三家上市公司同時,從2016年開始,熊氏家族利用銀億股份作為資本平臺,大規模開展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海外併購。2016年,出資33億併購全球第二大汽車安全氣囊生產商ARC集團;2017年6月,出資79.81億元收購全球知名汽車自動變速器製造商比利時邦奇公司;2018年8月,出資15.83億元,購買日本艾禮富的磁簧傳感器和光控傳感器業務。

豪氣干雲的跨國併購,三年內拿下三家國際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總耗資接近130億元。熊續強家族及其管理團隊,以其非凡的資本運作能力,在2018年使銀億股份市值突破400億元,到達歷史巔峰!

銀億股份:寧波首富平安夜爆雷,實體企業如何度過資本的寒冬?

但一琢一飲,自有定數。風光的背後,熊氏家族也埋下巨大的財務隱患。銀億股份三次股權定增的對象,基本都是熊氏家族的關聯企業,其合計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權比例已經超過70%。而其股權質押的情況也反映出背後鉅額的債權融資。而鉅額的債權融資,也必然伴隨巨大的利息負擔和現金流壓力。

2018年6月19日,銀億股份高比例現金分紅28.2億元,其中約20億進入熊氏關聯企業。分紅完成後,上市公司被大量抽血造成的問題也迅速爆發。根據2018年3季報,銀億股份賬上貨幣資金僅約12億元,其總資產約408億元,現金佔比不足3%,已下降到極其危險的水平。

銀億股份:寧波首富平安夜爆雷,實體企業如何度過資本的寒冬?

2018年4月27日,在"防風險,降槓桿"的思想指導下,《資管新規》發佈。銀行開始大規模清理表外業務,股權質押融資規模大幅縮水。"屋漏偏逢連夜雨",銀億股份的股價也從5月初的頂峰,開始經歷一波暴跌。到8月份停牌之前,其已"瘦身"將近40%。銀億集團的整個資金池都已開始枯竭!

2018年11月,證監會發布“史上最嚴停牌新規”,而銀億股份也有幸成為新規發佈後被強制復牌的第一股。3個月停牌"蜜月"剛剛結束,連續的跌停就讓熊氏家族感覺"被掏空"。半年多時間,銀億股份市值從最高超過400億暴跌至不足130億,市值蒸發將近270億!

銀億股份:寧波首富平安夜爆雷,實體企業如何度過資本的寒冬?

平安夜銀億股份的債券"暴雷",正式開啟了"銀億系"股債雙殺的節奏。而接下來,斷臂求生的"自救"和無可奈何的"紓困",也要開始悉數登場。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不一樣的資本寡頭,不一樣的產業背景,何以在資本市場上演一出又一出驚人相似的故事。

銀億股份:寧波首富平安夜爆雷,實體企業如何度過資本的寒冬?

"治大國如烹小鮮"。民營企業家治理一個產業集團,又豈能妄用資本市場?

沒有拿到能幫助企業穿越整個經濟週期的長期資金,僅靠短融長用、拆東牆補西牆,又何談資金安全?而上千家上市公司"連環暴雷",又讓多少資本大鱷和中小股民葬身其中?

2018年春天談"降槓桿",夏天談"不良資產處置",入秋以後風向轉到"上市公司紓困"。聖誕節的歌聲響起,伴隨著寒潮的侵襲,今年的冬天註定是要更為肅殺蕭瑟了……

路,又在何方?

銀億股份:寧波首富平安夜爆雷,實體企業如何度過資本的寒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