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參病蟲害防治,瞭解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助藥農增產增收!

竹節參因兼具人參與三七的雙重功效,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並逐漸成為科研單位研究與應用的熱點,從而也引起了廣大種植戶的重視,開始大規模的人工種植。

竹節參病蟲害防治,瞭解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助藥農增產增收!

藥農們想要保質保收,那麼必須要了解竹節參在生長過程中會感染哪些病症,並學會其防治方法,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竹節參在成株期最容易感染的病症其防治方法:

一、病原及病症

疫病又稱溼腐病 , 是竹節參成株期的嚴重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和危害,嚴重時造成大面積減產,雨水滴量大和林下栽培竹節參受害嚴重。竹節參疫病由疫黴菌侵染所致。此菌屬藻菌綱、霜黴目、腐黴科、疫黴屬真菌。疫病感染竹節參的葉片、葉柄、花梗、莖和根部。葉片上的病斑呈水浸狀,無邊緣,暗綠色,如同熱水燙過似的,病斑較大而且發展快,能使全部複葉枯萎下垂,俗稱“搭拉手巾”,病部出現白色黴層,即分子孢子。莖上端和莖基部感病,可使全部葉片萎垂。莖部感病呈水浸狀,暗綠色凹陷,長斑,最終腐爛倒伏,根部感病後,表現為黃褐色軟腐,水浸狀,逐漸擴展,軟化腐爛,根皮很易剝離,重者參根滴水、腐爛,參肉黃褐色、有花紋,並有腥臭味,後期外皮帶有白色菌絲,常黏著土塊成團。

竹節參病蟲害防治,瞭解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助藥農增產增收!

二、竹節參的發病規律

疫病菌以菌絲孢子附著在病殘體上或土壤中越冬。參根也能帶病菌,是第2年的侵染來源。疫病菌侵染竹節參以後,在病部產生遊動孢子囊,借風、雨或人的活動進行傳播,進行再侵染,高溫高溼條件下疫黴菌可多次侵染,6 ~8月份是發病期。參床土壤黏重、板結,土壤溼度過大,植株過密,通風透光不良,疫病蔓延很快,如不及時防治,會造成大片死亡。

竹節參病蟲害防治,瞭解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助藥農增產增收!

三、防治方法

1、要加強田間管理,保持田間衛生,防止參棚滴水不均勻,床面敷蓋落葉,創造良好的通風、排水條件,可以預防疫病的發生。

2、要在雨季前,每7-10d噴灑波爾多液120 ~140倍液,或代森錳鋅800倍液,或代森銨1000倍液,或甲基託布津1200倍液。連續噴灑2~3次,葉的反面及莖、果實、床面和參棚都要噴到。

3、要及時拔除病株,病原處用石灰或0.5% ~ 1 %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