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難過,為互聯網行業背鍋的馬蜂窩

近日,一篇題為《估值175億的馬蜂窩,竟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文章刷爆網絡。在成功吸引行業及媒體對此話題的關注後,該自媒體帳號又連推兩文,全部圍繞馬蜂窩數據問題。

別難過,為互聯網行業背鍋的馬蜂窩

自媒體文中所提供的材料和信息極為豐富,包含75頁報告在內的所有調查數據,均出自一個名為"乎睿數據"的公司之手。據自媒體文中介紹,"乎睿數據"是一支年輕的、團隊成員僅三人的團隊。天眼查的信息則顯示,深圳市乎睿數據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註冊資本102萬,"乎睿"商標於2018年5月註冊。馬蜂窩事件的報告是其首份,也是唯一一份公開的數據分析報告。

拋開文章本身,單說點評內容抄襲這一問題,互聯網開放與共享精神最大的一個副產品應該便是長期存在爭論的網絡內容互相抄襲及歸屬權問題。且伴隨著整個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日趨激勵的競爭,這個問題業已成行業"通病"、"頑疾"。馬蜂窩不是唯一遭遇這個問題的平臺,OTA更不是唯一被質疑的互聯網行業。亂象所在或許便是行業瓶頸。

行業價值導向 數據原罪與背鍋的馬蜂窩

在這個流量至上的年代,誰掌握的數據資源多,誰就更容易佔領市場。小到一個網紅,大到一家互聯網頭部平臺,概莫能外:微博刷熱搜、電影刷高分、餐館刷好評、微信刷閱讀量、手機軟件刷下載榜等等,幾乎在所有需要流量做支撐的互聯網行業裡,都或多或少存在"數據黑市交易"。畢竟"以銀子換熱度,以熱度掙銀子"早已成為互聯網時代裡最為捷徑的"叢林法則"。

商業競爭中,價值導向決定行為模式,尤其在本地生活服務和電商類的網絡平臺中,點評內容被互相搬運用以提升流量已成業內通病。而馬蜂窩只是行業亂象中一個最不適合作為反面教材的範本罷了,畢竟比起點評內容是產品主要核心的平臺們,馬蜂窩主攻的是遊記和攻略。

即便成功無捷近,但每個人還是希望找到捷近。因為任何事從0到1都是最艱難的,用戶積累尤其如此。馬蜂窩的早期用戶,多是遊記攻略作者,這種從用戶社區成長起來的網絡平臺,內容是其核心競爭力。所以馬蜂窩CEO陳罡在23日最新公開回應數據問題時表示"歡迎對馬蜂窩善意的監督和批評,對被批評的數據問題交法律判定"。由此可見,當自身核心競爭力和立身之本被質疑時,沒有幾個老闆是能"穩坐釣魚船"的。反觀此次"被抄襲"的幾個平臺表現,只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用戶行為分析:求返現賺積分,複製黏貼走捷徑

"得數據者得天下",互聯網公司為了爭奪用戶,各種手段無不所用其極,各類市場推廣層出不窮,這些均是推動用戶生產內容與數據的"餌"。什麼好評多少字以上能獲取返現、點贊加好評贏積分當錢花、轉發微博活動抽大獎等,可謂五花八門。

當然,上有規則,下有對策,用戶的腦洞比天大。其中,最常見的應該就是"評論大挪移"之法了,這也是薅平臺羊毛的法寶之一。很多時候,在某寶買了東西寫了評論直接複製黏貼到某貓的品牌旗艦店,大眾點評上寫的評論客套話也直接COPY到餓了嗎,為啥?因為省事!只要沒有反社會黃賭毒等不和諧字眼兒,審核一路通。後來才發現,這種操作基本屬於普遍現象,互聯網上的大批用戶走的全是一個套路。更有甚者連貼圖都來回搬運複製。大家圖啥?點評得好處唄!再者說,寫評論又不是寫論文,就算重複一段話又何妨?

就像馬蜂窩聲明中所說,2016年以前馬蜂窩曾鼓勵用戶點評。當時,馬蜂窩每週都有活動且"蜂蜜"完全不限量,50000蜂蜜就可以換一個索尼nex5套機等豐厚獎勵。據老用戶回憶,重獎之下,大量用戶開始自發地手動刷點評,"抄襲"、"搬運"之作相當常見,畢竟沒去過的人只能通過去其他網站扒數據過來。

所以,對於用戶來說,只要在平臺默認的情況下,搬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個人獲取實惠的最快方式。馬蜂窩有活動,就從別的平臺搬內容到馬蜂窩,而別的平臺有活動,就從馬蜂窩搬內容到別的平臺。這可能就是為馬蜂窩今天遭遇所謂"數據造假"所埋下的隱患。

後臺審核工程:審核是否抄襲,工作量大難度高

對於數據摻水、內容搬家的行業亂象,有網友直指各平臺後臺審核工作不夠盡責,不能第一時間"排水",甚至有包庇之嫌。但事實上,所有互聯網平臺的後臺審核機制都存有一定共性。

就拿旅遊社交平臺來說,通常會採用"機器+人工"的方式對用戶提交的內容進行審核,但大部分後臺審核人員在具體操作時,會著重對內容中是否涉及廣告、黃賭毒、反和諧社會價值觀以及涉及投訴的部分進行重點審核。相較之下,對於內容是否為抄襲照搬、是否為原創等無法做出精準判斷。

有IT圈技術人員解釋,對於點評的海量基礎數據是否涉嫌抄襲,不論使用機器還是人工可以說都是一個工作量極大、難度很高的工作。也正因如此,才讓很多擅長薅互聯網平臺羊毛的用戶有空可鑽還樂此不疲,以在短時間內獲取更多平臺獎勵。但從馬蜂窩的用戶黏性與活躍度來看,大部分的評論內容都是真實的,否則馬蜂窩的旅遊供應商們不可能每個月都能收穫大量用戶訂購流量。我們要相信,在商業世界裡,每個人都是理性的"經濟動物"。對於平臺商戶而言,沒有任何一個商戶會選擇入駐一家充斥"殭屍"和"水軍"的鬼城。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商業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