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龍頭總裁一直不進軍房地產,這其中的原因大有來頭

相信現在提起手機制造很多朋友都會想起富士康吧。大家也都知道,富士康作為製造業的龍頭企業最近這幾年一直保持良好的活力,這其中的成果離不開“代工大王”郭臺銘。作為中國製造業的大佬,郭臺銘指揮富士康在製造業的各個領域,尤其是手機電子配件領域混的風生水起。現如今富士康集團已經從原本簡單的組裝代工,發展成了現在的集物流,電商,互聯網,自動化一體的綜合性製造加工公司。

製造業龍頭總裁一直不進軍房地產,這其中的原因大有來頭

雖然富士康的製造業搞得風生水起,可是其中製造業的利益遠不如房地產熱等熱門產業。大家也都知道在咱們中國最近這幾十年,利潤率最大的行業莫過於房地產了。相比於房地產來說,本土的製造業在利潤上就顯得略為貧瘠了。房地產商們在合適的地方拿下一些地皮,開發出商業樓盤然後一經手就可以隨隨便便把利潤炒到百分之三十以上,這其中可以稱的上是暴利了。但是反觀於中國本土的製造業,產業熱度小,而且產品還需要拉客戶,搞訂單,做好生產線,做好物流,最後還要和客戶員工搞好關係,忙裡忙外的,到頭來到手的利潤頂多有十位數,再加上出現客戶談崩、政策影響等因素,相比於搞地皮來說,搞製造實在是太艱辛了。

製造業龍頭總裁一直不進軍房地產,這其中的原因大有來頭

其實作為富士康的老總,郭臺銘完全有實力,也有把握去涉足房地產行業,但是他對於出資建設房地產卻有不同的看法和見解。

在前段時間,作為富士康集團的總裁郭臺銘接受了央視財經記者的專訪,讓我們解釋了他不搞房地產的原因。他坦言到:“房地產的錢只能賺一次,而通過技術能賺很多次錢。”其實在早些年創業的時候,他就遇到了一個關於地皮和模具的艱難選擇。當時起步資金少沒有經驗,郭臺銘只有小部分資金,只夠去買塊地皮,建造工廠,或者是租個工廠,用錢來買基礎模具。當時的他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想必大家從現在的結果也能看出那筆錢肯定投入到了模具裡。

製造業龍頭總裁一直不進軍房地產,這其中的原因大有來頭

那些當時選擇購買地皮的生意朋友由於臺灣地區房地產經濟的快速發展賺得盆滿缽滿。那時候作為早期的工廠,富士康公司前幾批的模具生產一直走不上正軌,導致了很多模具不合格發生退貨,這也讓當時在製造業沒站穩腳跟的郭臺銘十分的沮喪。沮喪歸沮喪,郭臺銘並沒有放棄技術質量發家的希望,最後憑藉工廠過硬的產品製造技術,富士康慢慢的在製造業中崛起,後來成為了諾基亞,蘋果等電子產業巨頭的供應商。

製造業龍頭總裁一直不進軍房地產,這其中的原因大有來頭

富士康在資本集資方面絕對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作為製造業,雖然利潤率比較小,但是隻要前期投資好的話,後期的收穫也是非常可觀的的。就拿與它合作的iPhone來說,iPhone合作產品的製作成本需要富士康公司墊付百分之四十左右,等到產品出貨時,富士康才能得到利潤和投入的成本。由此可見富士康的企業財富是十分豐厚的,據前幾年的統計,郭臺銘的個人身價已經接近了40億美元,以他個人財力和頭腦,再加上富士康的龐大資本,想拿下幾個商業樓盤項目是非常簡單的。

製造業龍頭總裁一直不進軍房地產,這其中的原因大有來頭

而且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團隊,富士康旗下的運營團隊擁有非常豐富的建廠和選地經驗。正是憑藉著這些經驗,才可以把,深圳,河南,貴州等地的不毛之地變成了人聲鼎沸的電子製造車間。而且很多人也不希望他們大規模的進軍房地產行業,富士康新建一座工廠最小也是幾萬人的規模,這可以在短時間內帶動當地的經濟,從而可以哄抬房價。如果郭臺銘想要進軍房地產商,他肯定清楚要在哪裡興建廠房和商業樓盤,這樣下去利益只能用恐怖來形容,而且國家也不建議這種大型製造集團去涉及地產項目。

製造業龍頭總裁一直不進軍房地產,這其中的原因大有來頭

總的來說,郭臺銘和他旗下的富士康集團涉足房地產並不是一個難事,但是郭臺銘一直秉承當時的信念,憑藉技術和經驗,將製造業做大做強,加快企業的轉型。雖然他的財富比不上王健林,許家印和馬化騰,但是他為國家創造的巨大數量的就業崗位和經濟活力也是不容小噓的。不知道大家對於郭臺銘和他旗下的富士康集團有什麼獨特的看法呢?歡迎大家的熱烈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