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階段性特徵和新的機會

社交電商階段性特徵和新的機會

1、社交電商兩階段:流量紅利與供應鏈構建

2014年,微商興起。其實微商就是一種社交電商,只不過,那時的社交電商為大家所不恥,市場上對這種模式,還不太能夠理解和接受。

它本質上是通過人和人之間的交流賣貨,幾千年如此,在國外更是有各種各樣的直銷模式。所以在中國,互聯網一定是把好多東西搬上線,淘寶是把小商品市場搬上線,京東是把超市搬上線,那誰把原來通過口碑賣貨的形式搬上線?誰把在百貨營業員介紹的形式搬上線?

社交電商就是把這些東西搬上線了。最早的社交電商形態是微商,微商成長很快,但也有很多問題。一個商品通過五六層的分銷,拿到用戶手上的性價比非常差,屬於割熟人的韭菜,是不可持續的。所以,微商真正的大發展只有2013、2014兩年時間,後面就開始往下走了。

但微商已經培養出一批有銷售能力的人,雲集等社交電商的出現,對於這些人來說是非常好的出路。客觀上來說,這些人成為第一撥把雲集力量支撐起來的人。當然,其中一批想暴富,動不動要月入十萬的人選擇了離開,一批和雲集價值觀相符、願意掙長期的收入的人則沉澱下來。

所以,在15、16年,社交電商有巨大的流量紅利,雲集藉著微商的紅利期,迅速把產品銷售額衝到一定量級。因為強化供應鏈,前提還是要有銷量,如果你一天就賣幾件東西,供應鏈沒得談。到16年後,雲集花了巨大的精力去抓供應鏈,如今的雲集已經形成流量和性價比商品相互促進的正循環。

對於雲集這類的頭部社交電商來說,最重要的已經不是流量,而是怎麼讓客戶留下來。之前用戶雖然來了,但購買單數還不夠多,因此雲集的品類也在擴展,理論上來說,用戶一年在淘寶買90單,在雲集也可以買到50單。

本質上,你要多讓用戶在你這多花錢。在一個存量的市場,讓用戶都在你這買,不在別人那買,用什麼東西吸引?17,18年,雲集的供應鏈做了很大的效率提升,真正做到了提供優質性價比的精選商品。

因此,我會把它分成兩個階段。第一,流量紅利階段,第二,流量紅利+供應鏈構建。現在我認為,雲集是一家供應鏈公司。

2、還存在垂直品類社交電商的機會嗎?

今年,也在冒出新的一批社交電商公司,他們應該還處於獲取流量的第一階段。如果你去注意觀察的話,會發現,實際上他們就是把精力放在那兒。

而且沒有紅利的時候,只能用錢去砸,客觀來說,後面的一些跟隨者虧了挺多錢,用戶的漲幅也明顯降低了。這些花錢獲取的流量可能也不是你要的,等哪一天你不花錢的時候,這群人就走了。

可能有人問,現在會不會是垂直類社交電商的機會?在我看來,不存在品類垂直的社交電商。像是一些頭部的社交電商,在水果等細分領域體量已經做得很大,比如說雲集有百縣千品的項目,這個季節哪裡的石榴、黃桃最好吃,我就賣哪裡的,它的供應鏈已經做得非常深了。

所以,如果對於2018年起步的社交電商,我沒還看到他們有特別的蹊徑,也許會有新的東西出現。包括此前的一些垂直類電商,要轉社交,現在也基本不太能走得通。

很簡單,垂直電商當年在京東、淘寶旗下沒有突破,說明這個邏輯不一定成立,那憑什麼今天在社交時代,你通過品類垂直就可以成立?

我能理解他們,在原來情況做不下去的時候,一定要轉移一個地方。但不是不應該這麼轉,而是當年就不應該垂直,你在轉到別的地方也是不對的,不會因為你有了社交以後就發生逆轉。

說到底,你要複製原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什麼東西,微信裡面就有什麼東西;移動互聯網上有淘寶,微信裡面就會有拼多多;移動互聯網上有京東,微信裡面就會出雲集;移動互聯網上有唯品會,微信裡面就會有愛庫存。

移動互聯網某某類型公司不成功,在微信裡做類似的也很難成功,邏輯就這麼簡單。當然,你要抄其他的,能不能抄好和超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總的來說,社交電商的創業紅利期已經過了,不要老跟在別人後面。優秀的企業家應該要幹下一個,你再抄個拼多多有什麼意義呢?

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