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國的人去哪了

儘管樓蘭古城消失了,但樓蘭人並沒有被滅族。那麼,上萬的樓蘭人到哪裡去了?

一千五百年過去了,要找到準確的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憑著一些支離破碎的歷史記錄去推斷。

史書記載,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鄯善王比龍的太子率4000餘樓蘭人歸降北涼王並遷居高昌,被安置在庫木塔格沙漠北緣的名為“蒲昌”的綠洲。如今吐魯番的善姓居民,就是鄯善國遺民。

樓蘭國的人去哪了

又過了七十年,鄯善國被丁零人攻破,部分樓蘭人北逃伊吾(今新疆哈密)築城而居。他們修築的城池名叫“納職”,是今日哈密五堡鄉四堡村北部的拉甫喬克古城。

也有部分樓蘭人遠遷中原。

新疆還有一支羅布人(也叫羅布泊人),據說也是樓蘭人的後裔。他們以漁獵為生,與世隔絕,世世代代傍湖而居,聚集之地叫阿不旦,捕魚的獨木舟叫卡盆,蘆葦小屋叫薩託瑪,地上的草叫羅布麻……一百多年前,塔里木河逐漸縮短,羅布人賴以生存的湖泊相繼乾涸,他們只好棄船上岸,由打魚人變成了放牧人,並沿著孔雀河西遷到若羌、尉犁、輪臺、洛浦四縣,至今在冊人口已經上萬。

最新的研究資料表明,亡國後的樓蘭子民並未全部逃散,一部分人固守羅布泊逐水而居,湖水一滴滴蒸發迫使他們持續遷徙,直到公元1972年羅布泊完全乾涸,最後一批樓蘭後裔才遷到了今天的鄯善縣境內。也就是說,樓蘭人的遷移跨越了一千五百年的漫漫時空。如果你有興趣追根求源,請從樓蘭古城一路北去--踏過庫姆塔格漫天飛舞的黃沙,便可以看到被譽為“大漠綠寶石”的鄯善綠洲。綠洲中的第一抹綠色就是你要找的樓蘭後裔聚居區--迪坎村。

樓蘭的消失帶給我們的是深深的遺憾,但我們的遺憾何止於此?

就在這個曾經升起過36個綠洲古國的地方,已經有14個綠洲城邦葬身於茫茫沙海和洪水淤泥--米蘭遺址(鄯善國古城)、約特幹遺址(于闐國古城)、民豐尼雅遺址(精絕國古城)、庫車皮朗古城遺址(龜茲國古城)、博格達沁遺址(焉耆國古城)……

太多的歷史遺憾給後人留下了太多沉重的思考,這使得我們在遙望未來之前,每每先要回過頭去嘆息。

但對古人嘆息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汗顏。

不是嗎?在這塊充溢著歷史遺憾的土地上,新的遺憾還在擴大和延續。

譬如中國最長的內陸河流塔里木河已經變成了一條小溪,譬如敦煌月牙泉正在漸漸萎縮,譬如甘肅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綠洲正在迅速消失,譬如寧夏鹽池縣的中國甘草基地已經被挖掘得沙塵滿天……大地的孩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