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逃婚,他连醉了60天

点击下方,音频内容更精彩呦~@^_^@~

内容摘要:

阮籍,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之首。

他出身于陈留尉氏,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当初跟曹丕、曹植他们经常一起玩耍。可惜到了阮籍这一代,曹家的权利很快被司马家架空,阮籍一瞧,搞政治朝不保夕很危险,不如顺应时尚潮流,当了一名风姿卓越的名士。

为了逃婚,他连醉了60天

作为大名士的阮籍,容貌自然也不会差。除了长相英俊,身材伟岸,他还有桀骜不驯的气质,心高气傲,放荡不羁,就跟家里养的猫一样,看谁都是铲屎官,喜怒不形于色,不太拿正眼瞧人。

按理说,这性格,人缘应该很差吧。

不!阮籍不仅朋友众多,还能喝酒唱歌,玩high了还会吟诗一首,引得一片女性崇拜。

在魏晋,长得帅又有才华的美男子,走到哪儿都有市场。

身为名士,阮籍心中很有些忧国忧民的情怀。心里苦闷又无处抒发,只好日日饮酒,借诗消愁。

在当时那个高压的政治环境下,指着司马家的鼻子骂是不可能的,分分钟文字狱玩死你。写诗不能说政治,阮籍就写自然。阮籍的诗写得清新自然,可是中心思想晦涩难懂,看完了完全不明白他想表达什么。司马懿想找茬,拿着阮籍的诗也是一头雾水,这里面到底说了个啥?

阮籍仗着自己酒量大,喝酒避祸这招阮籍屡试不爽。

魏国执政CEO司马昭派出使者,想找阮籍说个亲。

可是,司马昭的使者到了阮籍家,发现根本开不了口。每次他到阮籍家,都撞见阮籍喝得烂醉如泥的样子,一连守了60多天,阮籍连醉了60多天,愣是没找到说话的机会。使者终于忍无可忍,回去找司马昭复命:“真不是我没有认真完成任务,实在是阮籍太不配合了。”

司马昭的联姻计划泡汤。

为了逃婚,他连醉了60天


被拒婚之后,司马昭心里不爽,表面上还是一派谦谦君子风度,没事就跟阮籍吃饭套近乎,看能不能想些别的法子收服他。

阮籍曾到山东的东平游玩过。一日,他漫不经心地对司马昭说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立即让他到东平做官。

阮籍骑着毛驴到了东平衙门,发现办公之地全由层层的墙壁隔开,官员彼此不便沟通,办事效率极低。阮籍于是下令拆了所有墙壁,办公环境一下大为改观,宽敞明亮,官员也不再敢偷懒,效率大增。做完这一切后,阮籍在东平逗留十来天后,就骑着驴儿回到洛阳。

拆墙办公是阮籍一生唯一一次在官场上做的实事,李白曾作诗称赞道: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

名士真是不好拉拢,才做了几天的官,又走了!司马昭很惆怅。好在阮籍只是秉承着“无政府不合作”的态度,也不怎么主动招惹司马家,对于这样的人,司马昭大多数时候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管他。

为了逃婚,他连醉了60天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不听话的曹髦死了,不合作的名士嵇康也被杀了,朝野上下再也没有反对司马昭的声音了。司马昭觉得,差不多该加九锡过把瘾了。

加九锡,代表着天子给予臣子的最高荣誉,篡权的王莽,曹操,孙权等人都玩过这一套。

本来,加九锡是司马昭自己的意思,但是他不能直说,不然多没面子。于是他让皇帝下旨。可是皇帝下了诏也不能立刻就答应啊,还得谦让一番。

接着就轮到大臣们表演啦。

按照套路,此时大臣们要纷纷上表,劝司马昭接受爵位。那么问题来了,《劝进表》这样重量级的拍马屁文书,让谁写比较好呢?

这时候,大名士嵇康已经死了,能让天下士人心悦诚服的,只有阮籍一人。

于是使者再次来到阮籍家门前。果不其然,又碰到阮籍在喝酒。

这场景莫名的熟悉啊,使者内心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这一次,使者学精了。毕竟,司马昭在那等着念完稿子好受九锡呢,这么拖稿还了得。于是使者索性赖在阮籍家不走了。

事实证明这种催稿的方法效率很高,阮籍没办法了,只好写了这篇违心的《劝进表》。

写完没几日,阮籍就在无限的失落中,醉死酒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