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的減肥為何總是會反彈?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肥胖作為一種獨立的疾病已為人們所接受。減肥對健康的重要意義也被人們所認識。然而,有願望是一回事,產生怎樣的效果才是硬道理。進一步說,

短時間減輕幾斤不算什麼,難就難在減肥後還不反彈。

大多數人的減肥為何總是會反彈?

國外的一項研究資料表明:90%減肥者在堅持6-12月的刻板的減肥計劃後,由於無法忍受美食誘惑,重歸原有的生活軌跡。自然,其體重又迴歸到原來的水平,甚至體重更上一層樓-出現越減越肥的現象。著名笑星沈殿霞的女兒鄭欣宜就是一個典型的實例。當年的鄭欣宜就是一個標準的減肥控,在她的減肥日記中曾經記載:4個月減23斤,最高減重1/3,從200多斤降至120斤,效果確實驚人。然而,終究還是無法抵禦美食的誘惑,體重很快反彈到180斤以上,不得不宣佈她不再執行減肥計劃。

大多數人減肥為何總是歸於失敗?許多人都把減肥失敗的原罪歸於“意志力差”,“好吃懶做”等,許多胖子也因此失去減肥的信心。事實的真相又是如何?

搞清這個問題,必須先介紹一個名詞-進食衝動,俗稱食慾或飢餓感。這是人類經過數百萬年進化的產物,由於在這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在絕大多數的時間內都處於飢寒交迫的窘境,這構成人類的一種本能-只要可能,更多地進食。這大概就是減肥困難的原因所在。因為你是在同本能-與生居來的食慾作鬥爭,或者換句話說,你的對手是幾百萬年的進化史,它的力量當然非常強大。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今年一篇《英國醫學雜誌》通過揭示減肥人群體重反彈的真相給了我們一些啟示。研究者是一位美國的醫師,戴維.路德維格博士,研究肥胖的領軍人物。他對161名肥胖患者進行了減肥反彈研究。研究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所有人減重12%,第二階段進入維持期,蛋白質比例不變,其它兩類包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進行比例改變,分為高碳水低脂肪、中碳水中脂肪、低碳水高脂肪。


維持階段觀察指標新陳代謝率、食慾激素及健康指標。新陳代謝率指的是你的活動和基礎代謝消耗的熱量;食慾激素主要胃飢餓素和瘦素,前者升高使人產生飢餓感,後者升高產生飽腹感;健康指標主要觀察血脂變化。結果發現:低碳水化合物組參與者每天多燃燒的大約250卡路里額外熱量,低碳水飲食組的參與者胃飢餓素的下降幅度更大,而瘦素的下降幅度較小,也就是說飢餓感最小。健康指標方面,低碳組血脂改變最為優異!文章結論:碳水化合物是肥胖反彈的元兇!

這與我在頭條裡反覆強調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導致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帶來肥胖、飢餓感及更強的食慾不謀而合。怎樣預防體重反彈,低碳水非常重要。

歡迎大家就此話題展開討論。歡迎關注我的頭條-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每天都有新知識。

大多數人的減肥為何總是會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