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豆瓣TOP10——你都讀過嗎?

一、《追風箏的人》

卡勒德·胡賽尼 著

豆瓣評分:8.9

好書推薦:豆瓣TOP10——你都讀過嗎?

《追風箏的人》清新自然,以新寫實的筆法,訴說著溫情與殘酷,美麗與苦難,它不僅僅展示了一個人的心靈成長史,也展示了一個民族的靈魂史,一個國家的苦難史。這部小說流暢自然,就像一條清澈的河流,卻奔騰著人性的激情,蘊含著阿富汗斯坦這個古老國家豐富的靈魂,激盪著善與惡的潛流撞擊。因為這部書,讓世界瞭解了一個遭受戰火蹂躪的、默默無聞的阿富汗斯坦人,這才是文學的魅力,也是這部小說的藝術魅力。但是這部小說不僅如此,它之所以能夠吸引不同民族、國家的讀者,撼動讀者內心纖細的情感,是因為它討論了關於人性和人性的拯救問題,這是現代人類面臨的共同話題。其實,人性的救贖是這部小說的核心價值。

二、《解憂雜貨店》

東野圭吾 著

豆瓣評分:8.6

好書推薦:豆瓣TOP10——你都讀過嗎?

《解憂雜貨店》堪稱“非東野”,沒有罪案,沒有偵探,而是以人與人之間的羈絆為主題。它是偏暖的,樂觀的,張揚善的。是那種可信的,常人的善。

三、《小王子》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 著

豆瓣評分:9.0

好書推薦:豆瓣TOP10——你都讀過嗎?

《小王子》這部童話雖然只是作者在3個月一氣呵成的作品,但卻有著深刻的創作背景,是作者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生活和情感的積累,是厚積薄發的產物。它不僅是一部給孩子看的童話,更是哲理與思考的“結晶”,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悟。

四、《白夜行》

東野圭吾 著

豆瓣評分:9.1

好書推薦:豆瓣TOP10——你都讀過嗎?

五、《圍城》

錢鍾書 著

豆瓣評分:8.9

好書推薦:豆瓣TOP10——你都讀過嗎?

《圍城》包含著深厚的思想意蘊。一是社會批判層面。作品通過主人公方鴻漸的人生歷程,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統區的國政時弊和眾生相進行了抨擊,包括對上海洋化商埠的腐敗墮落、對內地農村的落後閉塞,對教育界、知識界的腐敗現象的譏諷。二是文化批判的層面。這一點,主要是通過對“新儒林”的描寫和對一批歸國留學生或高級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來實現的。《圍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裡還是傳統文化起主導作用。方鴻漸是“新儒林”中尚有正義感的人物,他的出國留洋,目的是“光耀門楣”,好比前清時代花錢捐個官。他的懦弱的性格,悲劇的結局,正是傳統文化所致。李梅亭、韓學愈、高松年等人的庸俗、卑瑣、無聊、虛榮、爭鬥等劣根性,也是傳統文化影響的產物。封建遺老方遯翁不用說了,就是於柔順之下深藏心機的孫柔嘉,在她的身上仍然可以看到舊式女性的面孔。作品通過這些人物病態性格的剖析,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第三個層面則是對人生、對現代人命運的哲理思考,深入到人本的形而上的層次,諸如對人的基本生存處境和人生的根本意義的探討,對人的基本根性和人際間的基本關係的探討。錢鍾書夫人楊絳在電視連續劇《圍城》片頭上寫道:“《圍城》的主要內涵是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小說中也多次點明瞭”圍城“的含義。它告訴人們,人生處處是“圍城”,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存在著永恆的困惑和困境。作家在圍城中所提出的問題,涉及到整個現代文明的危機和現代人生的困境這個帶有普遍意義的問題。

六、《三體》

劉慈欣 著

豆瓣評分:9.3

好書推薦:豆瓣TOP10——你都讀過嗎?

《三體》中將作者筆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摧毀,又一遍遍重塑。人類掙扎在他的目光下,試圖在他冷酷的理性思維中尋找最後一絲絲希望。劉慈欣在《三體》中顯然戳破了某些人們習以為常的溫馨夢幻。常識和邏輯在劉慈欣的小說裡不是失效就是扭曲了。然而不得不承認,他這種技術狂特有的冷酷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更關鍵的是,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可能誤打誤撞地觸及到人類最核心的秘密。劉慈欣在《三體》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盡情地描繪人類終結之時的場景。這一次他徹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並從中找到了力與美,體悟到人類悲劇的深刻性。

七、《嫌疑人X的獻身》

東野圭吾 著

豆瓣評分:8.9

好書推薦:豆瓣TOP10——你都讀過嗎?

《嫌疑人X的獻身》中,靖子母女在面對富堅慎二時是弱勢群體。雖然靖子與富堅已經離婚,但是遊手好閒無賴死皮的富堅依然對靖子母女糾纏不休。在沒有實際的犯罪行動以前,法律當然無法保護靖子母女,靖子母女的痛苦該由誰來解除?在這裡,小說有意無意的將社會中弱勢的婦女問題尖銳的提出來。正是因為弱勢的婦女在受到並未構成犯罪的騷擾時,並不能通過社會機制有效的保護自己,才導致她們可能採取過激行為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或許可以把這稱為預測自衛。小說中對於流浪者的群居地進行了多次細緻的描寫。從生活環境到生活狀態,他們被社會拋棄,沒有工作沒有住房,甚至在他們的聚居地,也鮮有團結互助、相互關心。所以,當“技師”消失後,並無人注意,甚至說注意到也無人關心。正是利用這點,石神才選擇沒有後患的“技師”下手。在整個案件中。“技師”並未與任何人產生任何實質性重要關係。他之所以與案件聯繫,被石神選中,僅因為他的消失無人問津。整個過程,“技師”都是一個無辜者,一個徹徹底底的犧牲者。然而,更加可悲的是,他的死,他的傷害,在偌大的標榜文明法治的社會中,並沒有人替他討一個公道。

八、《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樹 著

豆瓣評分:8.0

好書推薦:豆瓣TOP10——你都讀過嗎?

《挪威的森林》“以紀實手法和詩意語言”注重表現“少男少女在複雜的現代生活中對於純真愛情和個性的雙重追求……超出了一般愛情描寫的俗套,而具有更為深刻的人生意義。”

九、《活著》

餘華 著

豆瓣評分:9.1

好書推薦:豆瓣TOP10——你都讀過嗎?

《活著》是餘華創作中的分水嶺。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掀起一波又一波無邊無際的苦難波浪,表現了一種面對死亡過程的可能的態度。活著本身很艱難,延續生命就得艱難的活著,正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十、《百年孤獨》

加西亞·馬爾克斯 著

豆瓣評分:9.2

好書推薦:豆瓣TOP10——你都讀過嗎?

《百年孤獨》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鉅著之一。

關注“琴茶閱讀”我們為你推薦系列好書、每週五分享“一週讀一本書”的書中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