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遭抵制 究竟为何为受到如此不堪的待遇

断电,只能用蜡烛照明,用充电暖热袋取暖。宋妮妮重来没想到过这一幕发生在七里河区建立的养老院。据报道,10月底,在西华源区业主的反对声中,这家物业公司采取措施切断旧住宅区新租房的水电供应。8个晚上没有水电,最终11名老人搬回原来的地方或被家人带走。宋妮妮不得不暂时放弃扩大业务的计划。

养老院遭抵制 究竟为何为受到如此不堪的待遇

客观说,业主的反对并非完全无理取闹,是有法律依据的。如按照物业法的相关规定,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由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爱心托老所到底算不算经营行为另论)。但是,断水断电将老人“赶出”托老所,这种做法无论如何都让人感到不适。

此次事件中,存在一个关键的规则层面的争议:业主反对所依据的物权法,与国家相关部门下发的对养老机构的支持政策,出现了“打架”。这一问题,未来还需要结合现实,从完善法律的角度予以厘清。

养老院遭抵制 究竟为何为受到如此不堪的待遇

一个深度老龄化社会来临,绝不仅仅是数字意义上的老年人更多了。老年人出现在公共空间的概率更大,与此相关的养老服务机构增多,这些都会给原有的社会空间、秩序乃至资源带来一定的“挤压”’效应。比如,养老护理院、敬老爱心医院、托老所未来会在每个人的身边多起来,其运行过程中也难免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当然可以指望,社会养老水平的提高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但完全没有影响是不现实的。这个时候,每个人都需要多一点“共处”意识和理解基础之上的接纳,一味排斥,无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养老氛围与品质。最终伤害的,是属于每个人的公共利益。

养老院遭抵制 究竟为何为受到如此不堪的待遇

老年群体不可能活在真空之中,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理空间上。加速到来的老龄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面对时有出现的“避老”行动,这方面的思考不该再回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