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肥胖的中醫調理,誠邀您過來一起“享瘦”!

肥胖的流行與危害

肥胖是健康的公敵,是誘發各種慢性病的主要幕後黑手之一。研究結果表明,約50%的2型糖尿病、30%的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及10%-40%的癌症是由肥胖或超重引起的,肥胖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導致疾病負擔的十大危險因素之一。 在過去30年裡,中國人的肥胖率急劇上升,4600萬成人“肥胖”,3億人“超重”,中國目前己成為世界第二大肥胖國,肥胖人數僅次於美國,與兩國GDP的世界排名驚人的一致。

學學肥胖的中醫調理,誠邀您過來一起“享瘦”!

肥胖的中醫調理

中醫認為肥胖多與先天稟賦、過食肥甘厚味、內傷七情、勞逸失常等導致體內水、溼、痰、瘀邪停滯有關。通俗的說肥胖是代謝不出去的痰溼積聚在體內造成的。而痰溼的生成主要責之於脾的運化功能減退,中醫稱之為脾虛,脾虛痰溼是肥胖的基本病機,故平素調理多從“痰溼”入手。

1. 痰溼質的體質辨識

痰溼體質形體特徵: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痰溼體質的人大多還具有以下特徵:

① 頭髮愛出油,面部油亮

② 睡覺流口水,口臭,身體有異味

③ 渾身無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④ 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質量不高

⑤ 睡覺打呼嚕,痰多,咳嗽

如果你體形肥胖,又具備以上表現,我們很肯定,你就是我們要找的人!

2. 肥胖的藥食調理

對於單純性肥胖或超重患者,首選的減肥方案是合理控制飲食和運動療法,並可配合中醫藥治療。如上所說,脾虛痰溼是肥胖的基本病機,藥食調理以化溼運脾為原則。

痰溼體質——飲食以化溼運脾為原則

宜多選擇具有燥溼健脾、利水滲溼功效的食材,如赤小豆、綠豆 、薏米、白扁豆、荷葉、冬瓜、茯苓等。

不宜多食葷腥油膩及大棗、糯米、百合、銀耳、牛奶、阿膠、酒等助溼生痰之品。

推薦食療方:綠豆荷葉粥、白扁豆茯苓粥

學學肥胖的中醫調理,誠邀您過來一起“享瘦”!

肥胖的運動療法

運動的作用主要在於調節代謝功能、增強脂肪消耗、促進脂肪分解。運動可以增加人體對糖和蛋白質的利用,防止多餘的糖和蛋白質轉化為脂肪,從而減少脂肪的形成。

而且有研究表明,任何運動都會消耗熱量,但要想身體達到燃脂效果,每次運動的時間至少在30分鐘以上,有氧運動在30分鐘之後才開始消耗脂肪。同時,運動減肥重在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根本起不了作用的。

一、以下推薦幾種常見的運動:

1.慢跑

慢跑的運動強度較小,機體可以保持長時間運動,主要以有氧氧化供能系統供能為主。每次慢跑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左右。

2.跳繩

跳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有氧運動,也是一項健美運動。它不但能強化心肺功能以及身體各主要部分的肌肉,還可訓練平衡感和身體的敏捷度,對身體協調性、姿態、減肥等都有相當大的幫助,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跳繩只要能保證每分鐘120~140次的速度,1小時就可燃燒掉600~1000卡的熱量,如果有骨關節病的患者可要悠著點哦。

3.瑜伽

瑜伽是通過呼吸和運動調整人體,使人體的氣血通暢達到減肥效果,還可以調節人體內分泌系統。瑜伽練習包括:姿勢、呼吸和冥想三部分,它不是單純的伸展練習。

二、對於不同程度肥胖的人群,要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我的運動方式:

重度肥胖的患者或年齡較大、體質較弱的人群,應該選擇快走,慢跑,走跑結合,體操,爬樓梯等強度較弱的運動方式;(重度肥胖運動本來就不方便,心臟負荷重,運動強度大一點的受不了)

中度肥胖的患者,可以選擇中強度跑步,動感單車,游泳,打球,爬山等;

輕度肥胖的患者,可以選擇高強度訓練,跑步等。

三、推薦一種中醫導引方法, 不僅僅讓你減肥達到強身健體,而且具有養生意義——太極拳

太極拳要求施術者保持“心靜體松、圓活連貫、虛實分明、呼吸自然”,不存在激烈運動後出現的氣促等現象,同時,又明顯地消耗體內的能量,適用於各類型肥胖人群,也有研究表明,太極拳不僅僅能明確降低體重、血脂等指標,同時還能起到“養生”的作用哦。

誠邀您過來一起“享瘦”!

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廣東省中醫院倫理委員會批准,廣東省中醫院總院內分泌科目前正在開展一項針對肥胖狀態人群的中醫藥綜合防治臨床觀察研究,擬通過飲食指導並配合自制的清脂茶、清脂餅乾以達到減重的目的。

入選條件

① 年齡:男性:18~60歲,女性:18~50歲;

② 體重指數(BMI): 24≤BMI<40kg/㎡;

③ 腰圍:男性>85CM,女性>80CM;

④ 中醫體質為痰溼質;

⑤ 排除合併冠心病、糖尿病、心、肝、腎疾病及繼發性肥胖者;

⑥ 妊娠、哺乳期婦女除外。

研究中涉及的所有人員管理服務、清脂餅乾、清脂茶和檢驗均屬免費提供,清脂餅乾、清脂茶均為中藥成分,不含西藥,無毒副作用。整個研究過程需要6個月,期間需要您完成2次抽血檢查並每月複診1次。

如果您或您周圍有人符合以上的各項條件,並且願意參加本次研究,請儘快與我們聯繫。

聯繫人:李醫生,範護士

聯繫方式:每週二、三、四上午8:00-11:30至研修樓8樓10號診室

聯繫電話:15002035112(上班時間接聽: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

研究單位: 廣東省中醫院總院內分泌科

地 址:廣東省 廣州市 越秀區 大德路111號

學學肥胖的中醫調理,誠邀您過來一起“享瘦”!

招募海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