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通車利弊分析

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從2004年3月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通車,前後歷時14年。


港珠澳大橋通車利弊分析

大橋建成通車後,將給大橋兩岸的地區產生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價值,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大橋存在諸多的不足,接下來將分開闡述!港珠澳大橋帶來的意義對香港而言1. 強化香港對珠江口西岸的輻射,鞏固強化了其國際航運、航空中心地位2. 拓展香港的經濟腹地,使得香港在與深圳、廣州的區位競爭中找到突破口3. 打造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區域,大橋在香港的落腳點大嶼山東部,未來將成為繼中環、西九龍(廣深港高鐵香港站)之後的第三個重要經濟地帶。
港珠澳大橋通車利弊分析

對珠海而言1. 引領珠江口西岸三市(珠海、中山、江門)的經濟發展;2. 中短期內將會催升房地產業。
港珠澳大橋通車利弊分析

對澳門而言1. 促進澳門現有的博彩、旅遊和會展業發展。2. 擴大澳門向東發展的渠道。大橋開通,澳門可因此獲得香港乃至深圳、東莞的市場。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大橋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
1. 對廣東各市的普通居民並無帶來直接便利通行大橋可以繳費通行的車輛主要有粵港兩地車牌車輛、港澳兩地車牌車輛、港籍單牌車輛(擁有澳門配額)、辦理一次性配額申請的車輛,以及粵港澳三地政府商議可經港珠澳大橋的其他車輛。而大陸車牌是不允許上橋的,也就是這個橋的民用功能僅僅是針對香港和澳門車主的,所以可以成為這是一個大陸車輛基本無關的跨世紀工程。2. 逼迫深中通道重複建設本來港珠澳大橋是雙Y設計的,也就是大橋在東岸的落腳點不僅只有香港,另外一個是在深圳。這樣從深圳通往珠海、中山、澳門的客運與貨運都節省了非常多。但由於建造成本以及主要出資方香港的原因,最終東岸的落腳點確定在了大嶼山。而實際上,從深圳開往西部的公路運輸受制於虎門大橋及虎門二橋的通行能力,造成的時間成本非常高,也因此深圳不惜重金,很快就上馬了深中通道。這相當於是本來可以一座橋搞定的事情,非要花更多的錢建造兩個橋去解決。3. 香港可能進一步被廣深孤立深中通道兩端分別是深圳寶安和中山民眾鎮,而且這座大橋在廣州全力打造的南沙自貿區也有出口,珠三角中部,西岸,東岸都連起來了,這相當於廣深中三個城市組成了一個利益團體,關鍵是從根本解決珠三角交通瓶頸問題,對於大陸的車輛也是無任何限制,很有可能會出現廣深中抱團孤立港珠澳這個團體。
珠海到香港的交通方式比較·輪船珠海九州港到香港中港城碼頭、港澳碼頭的輪船約1小時一班,航程約70分鐘,普通艙票價為175元人民幣。·港珠澳大橋1.港珠直通巴士單程120~130港元:具體車票收費如下:由九龍、新界出發車次,單程為120港元,雙程為220港元;港島車次為單程130港元,雙程230港元。2.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24小時運行。乘坐穿梭巴士從珠海公路口岸,途經港珠澳大橋,約40分鐘可直達香港口岸。穿梭巴士票價:白天58元、夜間63元。能跑港珠澳大橋的車還不多不是所有車輛都能跑港珠澳大橋!出於對港、澳道路承受能力和防範走私的考慮,中國實行了非常嚴格的配額制。只有拿到粵港兩地車牌車輛、港澳兩地車牌車輛、港籍單牌車輛(擁有澳門配額)、辦理一次性配額申請的車輛,或者是粵港澳三地政府商議可經港珠澳大橋的其他車輛。說實話,這些特殊車輛目前真不夠多,以至於粵港兩地牌奇貨可居,在黑市上能炒到幾十萬人民幣一塊。而且目前珠江口在建或者立項的跨海通道,還有虎門二橋、深茂鐵路珠江公鐵兩用大橋、深中通道,這些項目都會分薄港珠澳大橋運量。
港珠澳大橋收回成本可能超100年按照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一專家計算:根據大橋目前的總投資,假設靜態回收期50年,每年綜合成本率(包括利息、維護、運營成本等)按1.5%計,大橋每年過路費保守估算最少需要36.8億元。按每車次平均收費150元計 ,大橋每天需要通行6.7萬車次。
港珠澳大橋通車利弊分析

而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透露,預測到2030年,大橋每日通行車次為2.9萬。這個數據遠低於6.7萬,而且還是12年後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國際博覽”)這樣一折算,港珠澳大橋可能要超過100多年、在下一個世紀才能收回成本。
港珠澳大橋通車利弊分析

(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包含了橋樑、島嶼、隧道等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