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臘八粥雞湯羊肉湯,吃糯米飯黃芽菜,小寒時節飲食習俗大盤點

1月5日是小寒節氣,在我國各地,小寒這天有著不同的飲食習俗。

喝“臘八粥”

每逢小寒節氣,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喝“臘八粥”。《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喝臘八粥雞湯羊肉湯,吃糯米飯黃芽菜,小寒時節飲食習俗大盤點

食粥是中國飲食文化中一道養生大餐,臘八粥確能起到驅寒補氣的效果。臘八在小寒節氣前後,在這個時候吃一餐內容如此豐富的熱粥,既能刺激食慾,又可以增加機體熱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喝羊肉湯

小寒時節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風寒侵襲,抵禦嚴寒最快速有效的辦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羊肉是溫熱食物中性價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蔔一起煮,加上大蔥和生薑調味,不但不會上火,還可以暖暖地過個冬天。

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吃。

喝臘八粥雞湯羊肉湯,吃糯米飯黃芽菜,小寒時節飲食習俗大盤點

吃菜飯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很重視,到了小寒,南京人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喝臘八粥雞湯羊肉湯,吃糯米飯黃芽菜,小寒時節飲食習俗大盤點

喝雞湯

老南京還有逢“九”吃一隻雞、每天一個雞蛋的進補習慣,所以小寒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湯和雞蛋。

喝臘八粥雞湯羊肉湯,吃糯米飯黃芽菜,小寒時節飲食習俗大盤點

據說,雞骨雞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營養成分大多會溶入湯中,極易於人體吸收,是冬季補氣補血的進補佳品,鈣質也多。

吃黃芽菜

在天津以前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是天津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

喝臘八粥雞湯羊肉湯,吃糯米飯黃芽菜,小寒時節飲食習俗大盤點

以前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製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製一點,吃到春節前後。(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