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赞“抵得上两个师”,“精日分子”嘲讽原因竟然是……

毛泽东赞“抵得上两个师”,“精日分子”嘲讽原因竟然是……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这首震撼人心的《松花江上》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时下却听到一些“精日分子”对这首歌创作时综合了小寡妇哭坟腔和东北大嫂的哭诉调颇有微词,看看当年这首歌曲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震憾效应,他们就哑口无言了。

毛泽东赞“抵得上两个师”,“精日分子”嘲讽原因竟然是……

以史为鉴,警钟常鸣

毛泽东称赞“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的一首歌曲引发“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1日,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学生们自发组织前往临潼请愿,要求蒋介石起兵抗日,并高唱《松花江上》,张学良和东北军当即被感动,含泪而返,于次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毛泽东赞“抵得上两个师”,“精日分子”嘲讽原因竟然是……

网络图片

“西安事变”发生后,东北军组织成了东北军军政宣传队,《松花江上》就成为宣传队最有力的宣传武器。每当宣传队员演唱或教唱时,立即会引起东北军将士的强烈共鸣。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这首歌就像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迅速传遍了东北军的各军各师。

毛泽东赞“抵得上两个师”,“精日分子”嘲讽原因竟然是……

歌曲作者也成为影视的宠儿

1936年底,周恩来曾代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他指挥与会代表唱起了《松花江上》,全场军官热泪盈眶,大家纷纷举拳:“一定要打回老家去!”前不久,在央视播出的纪念抗战专题节目《重庆大轰炸——原告团》中,原民生公司员工、现已101岁的老人陈代六讲述:人们唱《松花江上》,“唱一遍,哭一遍”。这首歌激发了大后方人民参加抗战、支持抗战的勇气和力量。抗日战争期间,《松花江上》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有一次,我八路军的一个文工团摸到了敌人的碉堡下,凭着掩体向伪军们宣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道理,宣传全国人民团结抗日和我军优先俘虏的政策,然后,又给他们唱起了《松花江上》。凄凉、悲愤的歌声打动了伪军们的心灵,一些伪军把头伸出碉堡窗口凝神静听。当歌唱结束后,碉堡中一个带着哭腔、东北口音的士兵恳求:“再唱一遍,好吗?”于是,《松花江上》再次响彻夜空。而碉堡中的哭声也越来越大。后来,正是那位要求再唱一遍的士兵,带着武器和几个弟兄投诚到解放区来了。正如毛泽东所说:“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亲身感受“九一八”后东北军惨状,受王以哲将军题词激励,《松花江上》开始萌芽了

1935年,张寒晖在定县工作时,东北军第五十三军的一个营驻扎在定县东关。由于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丢弃了东北,退入华北、华中。几年来,他们所到之处受尽了中央军的歧视和欺压。广大东北军将士早已心怀不满,他们盼望早日打回东北去,赶走日寇,重返故乡。也因此,东北军将士中充满了抗日情绪。当时中共河北省委派来恢复定县地下党工作的李德仲与张寒晖二人结识后感到很是投缘,就逐渐结下了亲密的战友情谊。李是东北人,他发现张寒晖对于东北问题有着特殊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就在张的要求下,多次给他介绍东北从张学良父子统治时期到易帜的来龙去脉和自然资源情况:富绕的大地、丰富的宝藏以及“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从东北流浪出来的所见所闻。每次,张寒晖都是认真地听着、默默地记着,还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后来,定县地下党又与东北军取得了联系,并东北军中建立了秘密的东北同乡会,组织歌咏队,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东北军的歌声,曾经给张寒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常对人说:“由于东北军是丧失家乡的流亡军队,他们的士兵把歌曲唱得都很低沉,就连军歌都唱得是那样悲愤。”这时,一个为东北军写首歌的种子就悄悄地在张寒晖心中萌芽了。

毛泽东赞“抵得上两个师”,“精日分子”嘲讽原因竟然是……

不忘屈辱,激励民众抗日热情

1936年因工作需要,他来到西安,又担任了西安省立二中28级班主任和国文教员。这是一所主要招收东北流亡学生的学校。一天夜里,当时已经在东北军中做地下工作的孙志远偷偷地塞给张寒晖一本刊物,这是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军部出版的《东望》杂志。在这本“九一八事变”专刊上,封面印着进步将领王以哲将军的亲笔题词,那遒劲的行书写着:“我们何时能返那美丽的田园?何时能慰我们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时能救我亲爱的父老兄弟姊妹于水深火热之中?”

张寒晖对着王以哲将军的笔迹,审视良久。确实,将军的这个题词正集中反映了全体东北军将士和他们的家人的迫切心情,不是刚才看到西安街头东北大嫂哭诉的那一幕后,久久不能平静。张寒晖又从孙志远那里了解到,红军与东北军的关系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东北军将士普遍不愿再到内战中去送死,而是热切地想去打日本人。他们说:“我们本应该到白山黑水间去与日寇拼个你死我活,怎么能在我周秦汉唐之故国与我的同胞自相残杀?”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策,在东北军中已经发生了重要作用,东北军抗日情绪也日益高涨。

孙志远接下来又说:“最好能有一些直接反映东北军思想感情的歌曲,老寒,你多才多艺,能不能编一首?填词也行,新编曲更好。”张寒晖缓缓地说:“我正在琢磨一首新歌,好几个月了,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调子,等你下次来的时候,也许能给你看个大概了。”

“那好,我等着你的新歌,老伙计 ”。

听着东北大嫂的哭诉腔,联想到小寡妇上坟的悲凉调,《松花江上》伴随着萧瑟秋风诞生了

晚秋的深夜,一批东北沦陷后的难民流浪到了古城西安。有几位衣衫单薄的大嫂冻得瑟瑟发抖,靠在避风的城墙处晒太阳。她们怀中骨瘦如柴的孩子,拱在妈妈怀里吮吸干瘪的乳房,但食不果腹的妈妈哪里还有奶水?孩子们饿得嗷嗷直哭。妈妈抱着孩子边哭边唱,倾诉着对家乡的思念和生活的苦痛。她们哼唱的其实是一种民歌,即在东北民间广泛流传的“慢西城”调,这是一种表示悲伤痛苦的哭腔曲调。

她们不知道,此时伫立在寒风中的张寒晖已被深深打动。这天他恰好经过,这一幕让他受到了巨大震动。

毛泽东赞“抵得上两个师”,“精日分子”嘲讽原因竟然是……

网红,网红,抗日网红更红

张寒晖回到驻地,躺在他的木板床上,闭目凝思,夜不能寐。萧瑟的秋风裹着落叶拍打着窗户,仿佛汹涌的大海波涛在张寒晖胸中汹涌澎拜、上下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渐渐引起共鸣:“九一八”以来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东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王以哲将军的题词……眼前好像看到了东北将士热切的呼唤、东北大嫂痛苦的面容,耳畔又响起了东北妇女的哭泣声,转而又变成了自小就谙熟于心的定县城南乱坟岗上那寡妇哭坟的悲凉哭腔与东北军那带着血泪的旋律浑合在一起……有了,他从寡妇哭坟的悲凉腔调中,抓到了一个曲调的素材,摊开稿纸挥笔,家国愁、民族恨,使他脑海中扬起了音乐的翅膀。他在追记了东北大嫂哭诉曲谱和定县小寡妇哭坟腔调的基础上,又依据东北民歌中的柳腔十八调的哀声,完善丰富了歌曲的旋律。其中声音特质、色彩变化、音乐连接方式、旋律的起承转合、高潮、收尾以及情感发展的层次变化等等,几乎一气呵成。他反复斟酌感到情绪和旋律都合乎想象中的构思,就反复吟唱起来,直到天明方休。

他翻身下床,走到窗前课桌边坐下,眯着双眼,用手指轻轻敲击着课桌打拍子,吟咏着,寻找新旧新的句子。为增强记忆,也便于发现新的词句,他不断地重复修改,终于将小寡妇哭坟中呈现出来的宝贵素材记录整理出来,把它做为发展整首歌的基础。

毛泽东赞“抵得上两个师”,“精日分子”嘲讽原因竟然是……

作者张寒晖

第二天,他又再接再厉,根据东北大嫂哭诉中的词句,提炼整理成了感人肺腑的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张寒晖不断地琢磨着、吟唱着,不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空,他就在那里反复推敲、吟唱、完善,简直到如痴如醉的地步。不知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松花江上》终于在萧瑟秋风的伴奏下谱成了。

在试唱这首歌时,张寒晖几次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呜咽得唱不下去。旁边的学生和流浪难民也跟着放声痛哭。他的朋友姚一征回忆说:“当歌曲写完后,我们唱到‘爹娘啊,爹娘啊’时,大家哭作一团”。《松花江上》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动人的旋律,让所有唱它的人为之动容。

《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在北平演唱中歌篇上署名为“佚名”的张寒晖长眠宝塔山

当东北军官兵把《松花江上》唱遍西北、苏皖一带的时候,这首歌也开始在北平流传开来。当时,我党领导的北平学联歌咏队在演唱《松花江上》这首歌时,为遵守党的地下工作纪律,也为了保护歌曲作者,没有将张寒晖的名字公之于众,故在当时油印的歌篇上署名为“佚名”。

毛泽东赞“抵得上两个师”,“精日分子”嘲讽原因竟然是……

歌声伴清风,英雄也佚名

张寒晖1902年出生在河北省定县(今河北省定州市)西建阳村一个衰败的书香之家。他“1922年考入了北京戏专,1925年考入北京艺专,后来还到北大艺术学院学习戏剧艺术,同时进行创作、翻译。此时他已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毕业后,他曾参与‘小剧院’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张寒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歌咏运动,用古老民歌《三国战将勇》的曲谱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还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1932年,张寒晖受党派遣,随东北流亡学生来到西安,被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任命为省民教馆总务部长。

毛泽东赞“抵得上两个师”,“精日分子”嘲讽原因竟然是……

小小“精日分子”在此岂不汗颜频频?

从1938年到1945年的艰苦抗战中,张寒晖创作了大量的抗战歌曲,极大地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但他却积劳成疾,于19466年3月11日,张寒晖因肺水肿恶化逝世,终年44岁,长眠于宝塔山麓。但他的《松花江上》,却成为一支久唱不衰的歌曲,直到今天仍在音乐的长河中闪耀着光芒。

经过如此艰苦卓绝的创作历程,才呈现在广大民众面前的《松花江上》,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人走上抗日前线,岂是几个“精日分子”所能抵毁得了的。

读者朋友还知道哪些因为多种原因不为人知的抗日故事,不妨说来一起教育教育那些无知的“精日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