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代机王到一地鸡毛,金立缘何走了10年歪路?

“我去了塞班,输了十几个亿吧。”

11月24日,面对着记者,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用很轻的声音,说出了这句话。

接受采访的10天前,他刚被法院列入老赖名单,并被限制高消费。

从“一代机王”到“一地鸡毛”,金立的失落,是一部《国产手机兴衰史》。

第1则

新浪财经报道的“金立董事长被列入老赖名单”的新闻下,出现了这样一条高赞评论:

从一代机王到一地鸡毛,金立缘何走了10年歪路?

为什么小米上市了,金立却成了这样?

在这个问题下的76条回复中,无一例外都在骂金立“太土了”。

从一代机王到一地鸡毛,金立缘何走了10年歪路?

金立手机,人人喊土

显而易见,金立产品与用户需求出现严重的背离。

被群嘲的“土”,是金立的原罪吗?

并不,曾经的金立是手机市场的领军者。IPhone最新产品才拥有的双卡双待,是它十几年前的手机主打功能!

而如今,引领潮流不说,甚至连迎合消费者,金立都做不到。

什么原因把“一代机王”变成“过街老鼠”,将“潮流指标”变成“人人喊土”?

在易懂君看来,董事长滥赌、资金链断裂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归根结底,金立的危机是企业思维战略失误导致,这个隐患恰恰就在金立风光最盛时埋下。

第2则

2003年开始,金立手机年销量突破百万大关,年销售额达到9亿元,来年更是双双翻倍。

2005年,由于大胆启用刘德华代言,金立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这个由冯小刚执导的广告,让“金品质 立天下”这句话家喻户晓。几乎全中国都认为,金立手机,是成功人士的标配。

从一代机王到一地鸡毛,金立缘何走了10年歪路?

2008年,金立凭借与代销商的稳固联系和实用的产品定位,以及竞争对手的失误加成,拿到了线下市场的第一,销量仅次于三星和诺基亚。

这时,改变世界的IPhone4还有两年才发布,雷军还没想要做手机,魅族仍然主打MP3,而金立竟然已经扩大规模,走出国门,攫取海外厂商的利润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但也就在金立风生水起,攻城略地的时候,手机行业风云诡谲,暗流涌动,酝酿着一个新的时代。

那时,IPhone开启了智能机的天下,功能机进入衰退期。魅族决定转型,雷军逢人便提“智能机”,与金立业务相似、定位相似的OPPO/Vivo紧急转舵,忍痛砍掉价值数亿的库存,全面转型智能机。

从一代机王到一地鸡毛,金立缘何走了10年歪路?

3G向4G网络过渡时,手机市场已成智能机

这时的老大金立还一脸懵逼,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前。

直到小米成立的2010年,金立开始谋求年轻化转型,砍掉了最具出货量的1000元以内的智能手机,专心主攻1000-3500元的中高端国产阵地。

而小米的超高性价比千元机却异军突起,逐渐成为市场潮流。2012年底,小米手机全年出货量已经达到719万台,是金立巅峰时期的4倍。

2013-2017年,金立研发人员扩充了三倍,推出的智能机却远远少于同行,年轻化产品ELIFE E6与互联网品牌IUNI均告失败,回归初心的“M”系列也因定位失误成为行业笑话。

从一代机王到一地鸡毛,金立缘何走了10年歪路?

金立高端机,市场不买账

在智能机的时代,金立节节败退。

第3则

产品战略失策后,营销战略失误让孤立无援的金立雪上加霜。

明星代言曾经让金立在功能机时代赢得国产手机的至上地位,但在智能机时代,却将其推向了几乎山穷水尽的地步。

在小米用“互联网思维”的饥饿营销吊足消费者胃口,不断营造“为发烧而生”的概念时,金立依然秉持传统的营销思维,动用大量明星资源,接连赞助《真声音》、《笑傲江湖》、《四大名著》、《跨界歌王》等热门综艺,甚至花1.5亿元赞助冠名《中国好声音》第二季。

反反复复将地毯式营销耗在隆重推出又黯然抛弃的新产品上,结果收效甚微。

从一代机王到一地鸡毛,金立缘何走了10年歪路?

明星代言无法拯救金立手机

据新京报报道,刘立荣热爱围棋,对“中庸之道”十分推崇。他曾在2015年批评手机行业疯狂现象,并表示对同行的“互联网思维”做法看不懂。他将金立的中规中矩、守成不变放在行业现象的对立面,提出回归产品。

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何金立会犯下“产品&营销”战略双失误的大错。

2016-2017两年间,金立先后请了冯小刚、余文乐、薛之谦为自家手机代言,花在营销上的费用高达70亿,而出货收集量仅为5500万部(2016年4000万部,2017年1494万部)。

据第三方资料,金立从2013年开始,每个月亏损1-2个亿,累计亏损80个亿。

巨额的营销费用加上产品销量惨淡,金立资金链断裂,企业积重难返的不堪终于袒露在公众面前。

资金链断裂是最直接最致命的问题,但刘立荣自己也很清楚:“其实,如果没有这次资金问题,金立以后会怎么样也很难说”,在受访塞班赌钱问题时,他思考并说出了这句话。

从一代机王到一地鸡毛,金立缘何走了10年歪路?

刘立荣

第4则

当今手机行业是“产品”、“营销”两条腿走路,金立四肢健全,却朝相反方向狂奔。

回到文章最初的问题,小米都上市了,为何金立却走到了今天?

可以说,金立与小米截然不同,前者代表过去,后者代表未来。

失败的金立背后,也站着同样失败的酷派、HTC、摩托罗拉、诺基亚……不同死法揭示的是相同的道理:风口选择很重要,不了解用户,砸钱越多死得越快。

从一代机王到一地鸡毛,金立缘何走了10年歪路?

诺基亚未能把握智能机时代机遇而衰落

再回首风起云涌的那瞬间,我们除了赞叹雷布斯的远见,也会为OPPO/Vivo捏把汗,如果当时不毅然断腕,今日估计已将成历史。

倒下的已然静止,活着的却还在竞争,昨日的幸存者并不能获得下场比赛的免死金牌。

如今手机市场生死竞速下半场已经开跑,5G、AI、VR、IOT……谁会成为下一只飞猪?谁又会大跌眼镜,踏空衰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