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立冬


今天是11月7日,農曆戊戌年九月三十,立冬。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今天是立冬,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冬是終了的意思,

有農作物要收藏起來的意思。

在古時,立冬是收穫祭祀的時間,

人們舉行宴會,祭祖、卜祀。

此時,寒風乍起,

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就要來了。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立冬三候

11月7日



一候水始冰。

立冬時,水上開始結冰,

不過水只是初凝,冰結得並不堅固。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二候地始凍。

立冬後,土地開始凝寒,

慢慢開始凍結。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

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

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

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立冬史話

11月7日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

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

我國是農耕社會,

先民們勞動了一年,

在立冬這天要休息,

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

所以,此時有飲宴祭祀的習俗。

慶賀一年豐收,並祭祀先祖,

保佑明年獲得豐收。

立冬時,皇帝有的迎冬的習俗,

並在此時賞賜禦寒衣物給大邪臣,

以表示憐孤恤寡,

晉崔豹《古今注》:

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

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立冬習俗

11月7日



迎冬

立冬是十月的大節,

漢魏時期,

立冬日天子要率群臣迎接冬氣。

對為國捐軀的烈士及

其家小進行表彰與撫卹,

請死者保護生靈,鼓勵民眾

抵禦外敵或惡寇的掠奪與侵襲。

祭祖飲宴

冬天是收穫收藏的季節,

中國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

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

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

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

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酬勞。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賀冬

立冬時節,還有“拜冬”的習俗。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

東漢崔定《四民月令》:

“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

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

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清代時士大夫家拜賀尊長,

又交相出謁。

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

謂之“拜冬。

民國以來,

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立冬養生

11月7日



中國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在寒冷的天氣中,

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這樣,

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

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多吃主食、適當吃羊肉

 氣溫驟降,天冷地寒,

應當特別注意保暖。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被稱為產熱營養素。

所以,冬季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

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多吃抗寒類食物

 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

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

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

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

如芝麻、葵花子、乳製品、葉類蔬菜等。

多吃黑色食物

冬天補腎最合時宜,而祖國醫學認為:

黑色入腎。

所以,冬天宜多吃黑色食物,

黑米有利於腸道蠕動、助力消化。

黑木耳能增強免疫力。

海帶、紫菜可抗冷禦寒。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立冬寄語

11月7日



立冬來了,最寒冷的季節來了

北風呼呼,天寒地凍

冬日裡也有溫暖

一杯熱茶,就著暖陽

就是美好時光

兩三好友,對雪小酌

亦是心中溫暖

願你在冬日裡

有知心好友,有熱茶配暖陽

願你的冬日,天不寒,日日暖

立冬|冬天來了,願你冬不寒,日日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