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周易:換一個角度讀周易,或許會變得更容易

趣談周易:換一個角度讀周易,或許會變得更容易

文|曉生

我們一提到周易,所有人都感覺高深莫測、晦澀難懂,並且內心堅信周易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實際情況是這樣嗎?我想不是的,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來說,不管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由此看來,不論是我們現在的文化水平還是智力水平,都比過去要高出很多,那為什麼幾千年前的一本書會讓我們感覺高深莫測,學習起來還那麼困難呢?我想可能是我們角度錯了,今天曉生換一個角度和大家談一下週易,你會發現,周易原來並不難懂,並且還這麼有趣。

趣談周易:換一個角度讀周易,或許會變得更容易

伏羲畫八卦

伏羲時代我們的世界是什麼場景呢?我想應該是山清水秀,動植物種類繁多,因為那時候沒有汙染,沒有大規模的屠殺,也沒有森林開發,總的來說,那時候社會的發展是相當緩慢和平靜的。

在那樣的場景下,伏羲為什麼要畫八卦?為了生存啊!那個時代雖然山清水秀,但實際上就是個大型的野生動物園,並且人類在這個“野生動物園”裡屬於弱勢群體,經常淪為其他動物的口中食,伏羲一看這不行啊,再這樣下去,我手下這點兄弟早晚得被它們給吃光啊,這可怎麼辦呢?

伏羲苦思冥想,可想來想去也沒想到什麼好辦法,那時候,腦子還是不夠用啊。不過伏羲很刻苦,很能堅持,他晝思夜想,終於有一天,腦中一聲炸雷響過,緊接著一道閃電把他遠處的一棵大樹給劈成了好幾段,伏羲眼前一亮,原來是樹枝燒著了。他就站在旁邊看啊,看啊,這特麼什麼武器,太厲害了!

趣談周易:換一個角度讀周易,或許會變得更容易

忽然,飄來陣陣香味,這種味道他從來沒有聞過,太特麼香,太特麼神奇了。伏羲趕忙叫來兄弟,上前查看,原來是樹上的動物全被烤熟了,那叫一個好吃。

酒足飯飽後,一個兄弟拿過一塊被烤過的骨頭:“老大,你看這是什麼”?

伏羲定睛一看,上面佈滿裂紋,“嗯,火大了”

“老大別鬧,你看這裂紋是不是有點意思”?

伏羲拿過來又仔細看了好久,確實發現了問題,這塊骨頭雖然表面佈滿裂紋,但其中有三道特別深,當中那一道還是斷開的。不過除此之外他實在看不出其他問題了,於是把骨頭揣在懷裡默默離開了。

接下來的幾天,伏羲天天擺弄這塊骨頭,希望找到其中的秘密。

這一天,他正拿著樹枝在地上畫骨頭上的裂紋。忽然,又一道閃電,把一棵大樹給劈的著了火。伏羲大喜,趕忙招呼兄弟前去吃燒烤。這次開吃之前特別囑咐兄弟們,把那些烤裂的骨頭全給我留著。吃完之後,伏羲把骨頭收集到一塊兒拿回去慢慢研究。

研究來研究去也沒發現什麼端倪,不過,還是有所收穫的。

雖然這些骨頭裂痕長短不一,但其中有的都有三道明顯的裂痕,它把有明顯三道裂痕的一一找出來,擺在地上,發現這些裂痕還是有規律的,有的是一道斷開,有的是兩道斷開,有的是三道斷。並且還發現,有的是上面那道斷開,有的是下面那道斷開,有的是當中那道斷開。這之間有什麼關係嗎?它們表示什麼意思呢?

伏羲把裂痕用樹枝畫出來,得到了八個圖形,沒錯,這就是後來的八卦。

說到這兒,有些小夥伴再也忍不住了,扯淡呢?八卦怎麼可能是這樣來的呢?八卦是伏羲參天法地,又結合河圖畫出來的!

得,得,得,先不說這個,咱們先不說八卦是怎麼來的,咱們先說說伏羲這個人存不存在,存在嗎?來,誰來告訴我,伏羲存在嗎?

趣談周易:換一個角度讀周易,或許會變得更容易

沒人說話了吧,我們不排除伏羲可能真的存在,那時可能還是個高度文明的時期,八卦圖就是個高度文明的產物。但是,我們也不排除伏羲時代是個原始社會,並且還是個極度落後的原始社會,八卦就是個偶然的產物。

這麼多年來,那麼多的人研究周易也沒搞出個頭緒來,我們還不該換個角度嗎?我們接著說八卦形成後是怎麼應用的。

伏羲畫出八卦後不知道怎麼用,因為這八卦是什麼意思他還沒弄明白。這個沒關係,這骨頭不是燒出來的嗎?我們自己燒,不能再等雷劈了,那要等好久,而且有時候火大了直接把骨頭燒沒了,我們自己找骨頭來燒不就完事了嗎,這樣火大了火小了的還能自己控制。

說幹咱就幹,很快骨頭燒完了,圖形也出來了,好了,你們幾個出去打獵,看看今天收穫怎麼樣?結果,到晚上哥幾個都沒回來。看來這個圖形不太好啊,把結果刻在骨頭上,下次好留點意。第二天接著燒,繼續去……

就這樣,經過不斷的實驗,這八個圖形代表的吉凶結果基本出來了,以後有什麼不明白的事就先燒個骨頭來看一下,比以前方便多了。

伏羲八卦就這樣慢慢形成了。

趣談周易:換一個角度讀周易,或許會變得更容易

這只是趣說,大家別太當真,當然,也別太不當回事,搞不好是真的呢。伏羲時代留給我們的只是傳說,沒有隻言片語的文字記載。伏羲畫卦也只能是個傳說,但它卻是周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了它,周易就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伏羲畫八卦就說到這兒吧,下次我們再說周文王推演八卦。在說周文王推演八卦之前,我們先說一下連山易和歸藏易。

趣談周易:換一個角度讀周易,或許會變得更容易

據說夏朝的易經稱為連山易,商朝的易經稱為歸藏易,這兩種易經有的說失傳了,有的說散落在民間,現在無從考證,我們也不必糾結於此,因為不管是連山也好歸藏也罷,不管它們是三畫卦還是六畫卦甚至還是九畫卦,它們都離不開陰、陽兩爻,都是由這兩種爻組成的,既然是這樣,就是萬變不離其宗,周易研究明白了,那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