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閱兵至今一共幾次閱兵

國慶閱兵至今一共幾次閱兵

國慶閱兵至今一共幾次閱兵

國慶閱兵至今一共幾次閱兵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一共進行過15次閱兵,除了2015年在抗戰勝利日閱兵外,其餘都是在國慶日當天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週年、1999年國慶50週年、2009年國慶60週年的三次。

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 戰鬥機帶彈飛行防備國民黨空襲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朱德總司令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車檢閱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受閱部隊,以海軍兩大排為前導,接著是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騎兵師,共16400人,列成方陣,邁著威武雄壯的步伐,由東向西分列式通過天安門廣場。同時,剛剛組建的人民空軍的16架戰鬥機、轟炸機,從天安門上空飛行受閱,其中有4架是攜彈飛行,隨時準備防禦國民黨軍轟炸機的偷襲。

1950年國慶週年閱兵 朱德發佈命令解放軍準備入朝參戰

1950年10月1日,首都各界40餘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週年大會。上午11點,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佈慶祝大會開始,在國歌聲中,禮炮齊鳴28響。閱兵式開始。受閱部隊以空軍和海軍學校的學生為前導,依次為步兵、炮兵、戰車摩托化部隊和騎兵。當步兵行進時,空軍飛機在會場上空由東向西飛行受閱。

朱德總司令在閱兵式上發佈命令,就朝鮮戰爭爆發、臺灣的局勢,要求人民解放軍做好戰鬥準備。

1951年國慶兩週年閱兵 火箭炮兵等新兵種紛紛亮相

1951年第三次國慶閱兵,受閱部隊最前列的方隊是正在軍事學院受訓的身經百戰、功勳卓著的高級軍官。

此次閱兵,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部隊和民兵代表13348人接受了檢閱。傘兵部隊、火箭炮兵部隊、防空兵部隊等一些新兵種也紛紛出現,民兵大隊也是首度亮相。

1952年國慶三週年閱兵 少數民族民兵方陣引人注目

1952年第四次國慶閱兵,公安部隊首次參閱。本次閱兵民兵大隊的成員來自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手裡拿著新式的武器。還有乘坐160輛摩托車的摩托化步兵方陣。

1953年國慶四週年閱兵 挾抗美援朝的勝利餘威舉行

1953年第五次國慶閱兵,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出現在天安門觀禮臺上。

此次國慶閱兵,是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情況下舉行的,顯示和提高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和世界聲望。

1954年國慶五週年閱兵 騎兵部隊最後一次受閱

1954年第六次國慶閱兵,出現了傘兵部隊的方隊,但並沒有跳傘。解放軍騎兵部隊則是最後一次接受檢閱。

此次閱兵,受閱部隊軍種齊全,受閱武器裝備由開國大典時的“萬國造”變為“蘇式”武器裝備的基本統一標誌著解放軍武器裝備有了很大提高。

1955年國慶六週年閱兵 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後的第一次

1955年第七次國慶閱兵,為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的第一次閱兵,部隊官兵穿著新制式軍服,佩戴軍銜、領章,軍容煥然一新。

1956年國慶七週年閱兵 唯一雨中進行的國慶閱兵

1956年第八次國慶閱兵,是14次國慶閱兵中唯一一次在大雨中進行的。應邀參加中共八大的5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工人黨代表參加了觀禮。閱兵部隊乘坐的汽車是第一批出廠的國產解放牌汽車。

1957年國慶八週年閱兵 轟-5、殲-5精彩亮相

1957年第九次國慶閱兵,中國自行生產的轟-5型噴氣轟炸機、殲-5型殲擊機首次受閱。同時,受閱官兵共7064人,是新中國國慶閱兵受閱人數最少的一次。此外,國外來賓多也是這次閱兵的特別之處。

1958年國慶九週年閱兵 將校學員和女民兵方陣首現

1958年第十次國慶閱兵,陸海空三軍部隊官兵29個地面方隊和6個飛行梯隊,共7856人接受了檢閱。最引人注目的是解放軍在開國後創建的軍事學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軍、海軍等軍事學校的將校學員們,還首次出現首都民兵師和女民兵隊伍。

1959年國慶十週年閱兵 多型主戰裝備為我國自行製造

1959年國慶十週年大閱兵,參加典禮的各界群眾是前11次國慶閱兵中人數最多的一次,達70萬人。

受閱部隊官兵身著新式軍服,佩戴軍銜。軍事學院方隊、水方隊、步方方隊、空降兵方隊依次受閱,噴氣式轟炸機和殲擊機從擴建一新的天安門廣場上空飛過。這次閱兵與5週年國慶閱兵相比,取消了騎兵、三輪摩托車方隊。受閱武器裝備國產化程度大大提高,其中我國59式主戰坦克和“紅旗”檢閱車首次亮相,最新式自動步槍、大炮、坦克、噴氣式殲擊機,都由我國自行製造。

1984年國慶三十五週年閱兵 時隔25年再一次舉行國慶閱兵

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了歡慶共和國建國35週年的盛大慶典,改革開放使中國大地迸發出了勃勃生機,人們終於在1959年之後再一次在天安門廣場看到了震撼人心的閱兵式。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乘坐紅旗牌黑色敞篷轎車檢閱部隊,鄧小平第一次喊出了“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的口號。在這次大閱兵中,中國戰略導彈部隊首次參加閱兵,更是震撼了世界。

1999年國慶五十週年閱兵 “世紀大閱兵”高技術裝備琳琅滿目

1999年10月1日,共和國迎來了50華誕。時值世紀之交,這一年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閱兵式被人們親切地稱為“世紀大閱兵”。

在這一年,改革開放新時期誕生的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武警特警、預備役等部隊第一次匯入了受閱大軍中。在武器裝備方面,此次受閱的42種裝備,90%以上都是新裝備,絕大部分都是自行設計和生產的,高科技武器裝備已開始成為解放軍的主戰武器。

2009年國慶六十週年閱兵 “盛世大閱兵”解放軍全新陣容氣勢磅礴

2009年10月1日上午10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慶祝大會在北京舉行。

多種新式武器接受檢閱,這是中國第14次、也是新世紀的第一次閱兵。新中國六十年國慶閱兵,新武器、新裝備、新方隊,以恢宏、磅礴之勢,再度震驚世界,也見證了新中國的成長和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

2015年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 “勝利大閱兵”顯示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

2015年的閱兵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抗戰勝利日閱兵”,也是第一次在非國慶節舉行的大閱兵,也是第一次有外國首腦出席的閱兵儀式。

這次閱兵不針對任何國家,目的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體現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