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家會傷人》武志紅

應孩子學校老師的要求,需要家人讀這本書,利用幾天的間隙時間看完了。因為平時也讀過武志紅的一些文章,他是個心理諮詢師。他自己其實也是個嬰兒期、幼年期沒得到父母無條件愛的孩子,所以他個人的有些思想也比較的極端,中國的愚孝和認為儒家的片面,就是說他自己的很多想法也比較片面吧,加上他是個心理諮詢師,他見到聽到的案例都是不幸的情況。

他的很多觀點也許是為了引起重視吧,比較振聾發聵。看看這本書也是有很多收穫的,他從心理學的基礎上分析很多事情存在的內在原因,不過他是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派,所以喜歡從嬰幼兒時期找原因,然後發現問題,試圖去解決問題。

看看這本書的好處是,我們在做父母,我們在發展親密關係的時候,請不要重複過去的傷痛,或者借愛之名,實足傷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是生了孩子就自動成為好父母的,所以需要不斷的學習。愛護孩子小小的心靈哈。

以下是我看完的書摘,我喜歡看書劃線,覺得對我有用的,記下來,以後只要去看看我劃線的部分就好,省去再次閱讀的時間了。

《為何家會傷人》武志紅

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

實際上,我們不會簡單地按照現實父母的原型去尋找戀人,我們其實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尋找戀人。無意識中,我們都將戀愛當成了治療,希望戀人能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將我們治好。

除了要學習無條件的愛,也要學習分離。戀愛是與家庭分離的最後一步。並且,因為是對親子關係的深刻複製,所以,戀愛關係也尤其難以“分離”,戀人分手帶來的痛不亞於童年時父母與我們的分離。

親人間的理解之所以很難,關鍵原因在於,我們習慣從自己的座標體系出發,去推測、揣摩、評價甚至抨擊另一個人,卻完全忘了,對方也有一個現象場,有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座標體系。

同一件事情,因為座標體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認識。家裡主要處理的是感覺,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發生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感受遠比所謂的事實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並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親密關係進行絕大多數溝通的目的。

出主意,阻止了對方倒苦水. 當配偶訴苦時,我們也容易出主意,因為我們容易認為,配偶遇到了問題,需要我們幫助。但實際上,配偶是想交流感受。這種思維上的錯位也會惹出很多不愉快。

工作中的規則是權力,其運作機制是競爭與合作、控制與征服。家中的規則是珍惜,能抵達珍惜的途徑是理解和接受。

她有一句座右銘“我不理會感覺,我只解決問題”。這種方式在公司裡可以“快刀斬亂麻”,並且,工作上的核心是利益,只要利益上處理得好,感覺的確不是特別重要。但家裡完全不同。家裡講感覺,理解並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利益已退居次要位置。

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夫妻關係,才是家中的 No.1。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我們的鏡子。你看著它們時,你也在它們的鏡面上留下了鏡像,由此你也可以看到自己。反之也一樣,你看著一個事物的那一刻,那個事物也因你的注目而得以存在。

若媽媽的注目一直在,嬰兒就會感覺自己一直存在。若注目時,媽媽與嬰兒有共鳴,且帶著接納與喜悅,嬰兒就感覺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一個人太脆弱,很少是寵出來的,而多是幼時沒被看見。

同情心有兩種。一種是對弱者的可憐,但內心同時有一種我很好很強大的自戀。另一種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觸到了你的感受,進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我們是鏡子,也是鏡中的容顏。將魯米這一境界延伸,還可以說:世界在你眼中,而世界在你眼裡的投影,絕非僅是世界本身,更是你自身。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者”,他發現他們具有許多優點,如:寬容而又嫉惡如仇;悅納自己的一切體驗;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情緒為中心;超然獨立的性格,不迷信權威;沒有審美疲勞;能容忍模糊狀態,有高度的創造力;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發表演講時說:

不要讓他人的觀點所發出的噪音淹沒你內心的聲音。最為重要的是,要有遵從你的內心和直覺的勇氣,它們可能已知道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溺愛有很多種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父母‘內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愛的父母將自己‘內在的小孩’投射到現實中的孩子身上,他們無節制地給予孩子,其實是在無節制地滿足自己。

華萊士將溺愛稱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個非常溫柔的陷阱”。他描繪說:“這是那些過分庇護孩子的父母辛辛苦苦親手挖掘的。掉進陷阱裡的孩子,由於被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權利,也失去了長大成人的機會。” 包辦型溺愛的父母不只剝奪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實際上,他們對孩子的真實感受也常視而不見。他們習慣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卻以為那就是孩子的真實感受。

如果我們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定義,就會相信他們的評價更真實。通過別人的觀點來認識自我,這種從外在因素認識自我的逆向方式,只能使對自我的認識更加模糊。

看不得孩子受苦,其實是自己的問題

我們常將“做什麼”視為愛,但很多時候,父母“不做什麼”才是愛。太多的時候,做父母的需要提醒自己,控制住自己干預孩子行為的衝動,因為太多的干預是不必要的。

通過自我犧牲,給對方製造愧疚感,然後以此逼迫對方服從,是中國家庭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策略。

她們真正焦慮的,並不是兒女的成長,而是與兒女的分離。她們自己缺乏獨立,所以需要那種無時無刻地關愛另一個人的感覺,這種黏在一起的感覺消除了孤獨,也消除了我們生命中經常要遇到的無意義感,即空虛。太多中國父母過於關注孩子,一個關鍵原因是,他們的生命已乏善可陳。

對一個人而言,最可怕的是,他最為重要的感受,卻被周圍人紛紛說,你不應該這樣,你應該是相反的樣子。

請“看見”痛苦者的痛苦感受,確認他們的痛苦感受是多麼真實,不要粗暴地進行評判,更不要朝相反的方向說。你以為,你在讓他看到正能量。殊不知,你在繼續將他朝分裂的方向推。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在他的《心靈地圖》一書中宣稱:“(神經症的)症狀本身不是病,而是治療的開端……它是來自潛意識的信息,目的是喚醒我們展開自我探討和改變。”

抑鬱情緒均來自“喪失”,我們心理世界的任何一部分重要內容的喪失,都會引發或輕或重的抑鬱情緒。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

第二,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

第四,不要對孩子偶爾出現的強烈叛逆行為,譬如離家出走、早戀等大動干戈。一般說來,強烈的叛逆行為是對父母強烈控制慾望的一種反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適當變弱,孩子們的叛逆程度也會自然而然地下降。

胡慎之說,如果孩子比較叛逆,你起碼不用擔心他會想到自殺,因為叛逆的孩子一般會有較強的生命力。

然而,若有情感方面的鏈接,我們就會覺得,聽話不重要,因為不管你是否聽話,我都能感覺到和你在一起,我知道你愛我我愛你就可以了,你走你自己的路,我祝福你。無論你走到哪裡,我都感覺到你在我心中。

做父母的應該靜下心來,耐心地和孩子溝通,先理解他們的感受,然後再和他們一起決定該怎麼做。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注14] 說:“當孩子確實有錯誤需要糾正時,充滿慈愛的父母通常會採取很坦誠的辦法,詢問原因,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關愛和理解,同時體會孩子的感受。最後,才利用恰當的時機,在孩子自然地想傾聽時才給他們講道理。”

換句話說,成熟的父母不會在第一時間去處理孩子的問題,他們會先處理孩子的感受。

美國臨床心理學大師羅傑斯[注16]認為,對於一個幼兒來講,父母的無條件和積極關注是至關重要的成長因素。他們無條件地愛他,不向他提任何要求,也不譴責他,他們只是因為他是自己的孩子而愛他、呵護他,無論他有什麼缺點。得到無條件積極關注,幼兒就會在心中形成一個“安全島”,爸爸媽媽的愛就是安全島的基石。他非常自信地去探索世界,去建立關係,並不特別懼怕受到傷害。因為他深信,如果他受了傷,如果別人拒絕他、不要他,他可以回到這個安全島上來,爸爸媽媽會愛他、支持他。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安全感會逐漸沉澱為一種潛意識。有了這種潛意識的成人會信任值得信任的人,一如兒童時期信任爸爸媽媽那樣。他們很少猜疑別人的心思,但如果有明確的理由告訴他,一個人不值得信任,不值得愛,他們會堅決地離開這個人,而少做蠢事。他們也會受傷,但他們的傷口總是會比較快地痊癒。

情感穩定性,即一個人只要確認對方是愛自己的,那麼,他不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而無端對這一點產生懷疑。

學習上癮的孩子,享受的是知識帶來的快樂,這是天然的快樂,是好奇心得到滿足的快樂,是對這個世界更多一些瞭解後的快樂。這種快樂,決不會是單一性質的快樂. 相反,考試上癮的孩子,他們的快樂其實掌握在別人的手中。

內部評價系統與外部評價系統

有真自我的人,他會形成內部評價系統,即,他行動的動力來自於自己的內在。

有假自我的人,他會形成外部評價系統,即,他行動的動力來自於外部的他人。

生命的價值在於選擇。可惜父母往往喜歡替孩子選擇。

一個經常為自己的人生作決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儘管因為年輕,他會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終和成就一起,讓他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是豐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這是自己的”。

要改善這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適當放手,即父母給孩子制定一個基本的底線——認真生活不做壞事,然後放手讓孩子去決定自己的人生,只在非常有必要的時候才去幫孩子。

隨大流的父母,或者人云亦云的父母,會順從這種壓力流,和全社會一起給孩子施加壓力。但聰明的父母,會用一些方法幫孩子分擔一些,從而減少孩子的壓力。

自我實現的預言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自我實現的預言。意思是,如果相信自己行,你最後就能行;如果懷疑自己不行,你就會退步。

心理學認為,經歷的多樣性比經歷的單一性更好。順利會幫助一個人形成一個方向的思維,挫折會幫助一個人形成另一個方向的思維。

站在考官的角度上看考試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模式,是孩子與其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這比知識更重要。

性格,是通俗的說法,換成心理學專業說法,即人格。所謂人格,作為後精神分析學派的客體關係理論認為,即一個人內在的客體關係。形象表述出來,即一個人的“內在小孩”與“內在父母”的關係。

也就是說,性格是一種關係。

無條件的快樂,

毫無條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個可能犯錯的血肉凡軀,並歡迎改變、死亡和受苦。處在至樂中,無論舒服還是痛苦,我們都欣然接受;我們不執著於結果,而能享受和體驗充實的人生;我們對於沿途的幸福安適與種種經驗充滿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氣和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心理健康的基石是直面自己人生的真相,而不是盲目樂觀。

我想你首先要承認兩個真相:

第一,你的父親很糟糕。

第二,你改變不了你的父親,你也改變不了你的母親。在家庭系統中,你是一個無能為力的小女孩。

承認這兩個真相無比重要。很多優秀女性,就是因為不願意承認第一個真相,同時總懷著要改造男人的夢想,結果會莫名其妙地愛上 “壞男人”。因為只有“壞男人”才需要改造,而“好男人”不需要改造,所以她們只對“壞男人”感興趣。

存在等於被感知。美國心理學家萊因[注18]如是說。這個定義的意思是,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發現自己原來是這般存在著。簡單說來,一個人的存在感,來自於他的感受被另一個人看到。

有清晰自我的人,是投胎技術好,有好的父母,特別是好的媽媽。你的感受被好的媽媽感知到了,於是就有了存在感,並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所謂的自我。沒有清晰自我的人,沒有實現這一步,所以他畢生都在用直接或扭曲的方式希求被別人看到。

看到,必須是心對心,感受對感受,是心靈的呼應,而不是頭腦對心,更不是藥物對心。

存在主義一直強調這樣的人生哲學:

我選擇,我自由,我存在。

孩子到三歲時才能形成客體穩定和情感穩定的概念。客體穩定,即我看不見媽媽,但媽媽是存在的。情感穩定,即媽媽有時對我不好,但我知道,她對我的好是恆定存在著的。

若孩子時不能得到足夠好的媽媽的愛,就會形成程度不一的自卑感。自卑一旦形成,就會導致一個矛盾:渴望愛,但當愛真降臨時,卻又會焦慮緊張到極點。

布伯說,當我在關係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設想,不再將你視為我的目標或實現目標的對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間與全然的“你”相遇。

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媽媽的關注和愛,在嬰兒一歲之前,怎麼愛他都不過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